“誰要是生五個孩子,要給他一個免考進北大名額,這是給國家做貢獻了!”
這句話牛吧?如果真的上升為國家高校招生政策,是不是很誘人呢?你會生養5個孩子去享受北大這樣的招生政策嗎?
看好了,這可不是家長與朋友在吹牛,更不是在調侃。這是北京大學旅遊研究生與規劃中心主任、教授吳必虎在“2019協同創新高端論壇”演講時,在談到我國人口斷崖式下降、國家應當出台更加積極的鼓勵生育政策時,爆出的經典言論。
作為國家智庫的專家,吳教授的“金句”真的能上升為國家招生政策嗎?客觀地講,吳教授的雷人“金句”更多是一種對於國家出台積極生育政策的態度,尚缺少實施的現實基礎,而且至少有4大現實問題無解。
一、1個北大的免考指標就能促進積極生育嗎?
人口生育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課題,不僅與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息息相關,更也育齡夫婦的生育觀念緊密相連。兩者相比之下,計劃生育政策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後者才是決定性因素。過去我們實施限制性計劃生育政策幾十年,政策那麼嚴,但那些持有“養兒防老”“多子多福”思想的育齡夫婦,偷偷摸摸都要生幾個,生兩個、三個的大有人在,生四個、五個的也不少。
但是,歷經幾十年的限制性計劃生育政策,80後、90後的生育觀念已悄然改變,加之社會節奏不斷加快,家庭生活、個人工作和子女教育的壓力不斷增大,“少生優生”理念已深入人心,更多的家庭追求生活高品質,很少有人追求多子多福。即使國家全面放開了二孩生育政策,人口出生情況也並未出現人口專家所期待的那樣快速回升。
為什麼國家全面放開了二孩生育政策限制,還是沒有多少育齡夫婦響應呢?根子還在於生育觀念,是人們的觀念已經改變了。改變一代人的觀念,註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送孩子到北大就讀是每一個普通家庭共同的教育願景,但5個孩子國家只保證1個免考讀北大,相比於生養5個孩子的精力、經濟等付出,很多家庭大概率還是會望而卻步,響應者可能寥寥無幾。
二、免考讀北大那個名額到底給哪個孩子好?
就算吳教授所倡導的“誰要生5個孩子,給1個免考讀北大的名額”真上升為國家政策,那麼問題來了,對於生育5孩的家庭,做父母的把這個免考讀北大的名額,到底給哪一個孩子呢?給老大?給老麼?或者抓鬮?
從農村過去生育多子女的家庭來看,不要説送誰去讀北大,就是送誰去讀書、誰不讀書,都會產生極大的家庭矛盾,這樣的矛盾甚至會持續很多年。一些多子女的夫婦,因為在送子女讀書的問題上不公平,導致晚年贍養的時候還要遭受個別子女的怨氣呢。
北大是國內的最高學府之一,讀了北大的孩子再怎麼差勁,也差不到哪裏去。現在讓父母在5個子女中確定1個孩子免考讀北大,手心手背都是肉,讓誰去了都會遭到其他4個孩子的妒嫉和憤恨。理性的父母面前這樣的情況,肯定是一個孩子都不送,或在5個孩子都認可抓鬮的情況下,把決定權交給運氣。
總之,如果北大吳教授所言的“金句”成真,不但不能起到刺激生育的問題,可能還會釀成新的社會矛盾,引發新的社會問題。
三、北大能夠裝得下嗎?
就辦學質量而言,北大與清華被人們習慣性稱為國內高校TOP2,是國內最高學府。但是,北大、清華的辦學規模就那個樣子,兩校每年各自招收的本科生也就三千多人,具體到每一個省份,也就幾十人、上百人,錄取人數最多的北京每年也不到700人。
在當下,我國廣大農村現有的5孩家庭,恐怕也有幾千人吧。也就是説,就算國家不搞政策刺激,在現有計劃生育政策下,自然而然產生的5孩家庭都可能用光北京大學現在每年的本科生招生計劃。並且還有那麼多的三孩、四孩家庭,這些家庭生育觀念本就是“多子多福”,如果有國家政策刺激,當然要生滿5個啦。
所以,北大的學位真能裝得下每個5孩家庭的孩子嗎?
四、高考生還有可能進北大嗎?
這個問題是派生出來的。吳教授倡導的“誰要生5個孩子,給1個免考讀北大的名額”一旦付諸實施,5孩家庭的孩子就將佔據北大的全部招生指標或者絕大部分指標,上千萬高考學子怎麼辦?他們的高考權益又如何保障?這也很現實。
綜上,北大吳教授所言的“誰要是生五個孩子,要給他一個免考進北大名額”,只應看作是堅持出台積極計劃生育政策的姿態和取向,而這樣的具體政策,幾乎沒有出台的現實社會基礎。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教育挖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