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近代史,也是一部戰爭史,穿插其中的除了令後人敬重的革命英雄,當然也不乏目光短淺的投機之輩,楊森,就是其中較為著名的一個。
楊森這個名字,在英烈榜中確實是查無此人,但是在投機者中,卻是名列前茅。1977年5月15日,楊森在台灣因肺癌逝世,享年93歲。楊森的人生履歷堪稱跌宕起伏,他歷經辛亥革命,護國戰爭,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幾乎歷經了中國的整個近代史。
然而,擁有這樣傳奇人生的楊森為何晚年只能孤獨地躺在異鄉的病榻上,了此殘生呢,為何他沒有用自己一貫的圓滑作風為自己再爭取一次機會呢?事實上,不是他沒有,而是他被拒絕了。
楊森
劉伯承拒絕楊森起義
1949年末,隨着渡江戰役的勝利結束,蔣氏王朝走向末路,解放戰爭即將迎來最終的勝利。然而這時,中國的西南地區仍然殘存着一些國民黨勢力,為了徹底解放西南,鄧小平和劉伯承率領劉鄧大軍,挺進西南,希望能夠一舉解放西南,攻克解放戰爭勝利的最後一個難關。
不過,儘管西南地區殘存的部分勢力已然不是解放軍的對手,但是為了減少無謂的流血犧牲,劉伯承和鄧小平所採取的對策是,鼓勵起義和擁共,他們通過第二野戰軍進行官方聲明,呼籲西南地區的國民黨軍政人員不要再頑強抵抗,投向光明,以此來立功贖罪。
為此,劉伯承與鄧小平多次召開會議,商討鼓勵國民黨軍官起義的種種細則。
畢竟,分屬不同黨派,在此之前,也一定有或直接或間接的交集,尤其是解放戰爭以來,解放軍和國民黨之間隔着的既有國仇,也有家恨。一旦決定實行和平起義政策,就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工作。
最終,在劉鄧二人的殫思竭慮之下,最終擬訂了關於國民黨軍官起義的基本原則,並且通由二野軍部給出官方聲明。基於這種情況,西南地區多位國民黨軍官再三考慮之後,紛紛決定響應其號召。
畢竟,彼時已經大勢所趨,即使他們再負隅頑抗,也不過是徒增無謂的犧牲,還不如給跟隨自己多年的士兵一條出路。之後,劉文輝、鄧錫侯、潘文華、盧漢等人先後響應二野號召紛紛起義。
而此時的楊森任國民黨第20軍軍長西南長官公署副長官、重慶衞成總司令部總司令,官銜已是國軍上將,面對這種情況,他也作出了和其他同僚一樣的選擇。
而且在楊森看來,自己若是能夠起義,對第二野戰軍來説也是舉足輕重的,而且按照劉伯承和鄧小平的解放策略,對於楊森的起義,二人應當都予以支持,甚至給予一定程度的關照。
然而,當楊森的起義電報發送到二野軍部時,被劉伯承知曉後,他卻毅然決然拒絕了楊森的起義要求,並且公開稱:“千萬不要這些人,別理他!”
劉伯承
起義被拒的楊森一度覺得怒火中燒,但是在思來想去之後,他終於明白,如今的局勢已經並非當初,解放戰爭的勝利只是早晚問題,他的左右逢源在這個時候已經起不了作用了。
而且眼看着自己昔日的同僚紛紛起義,也算是為自己的家人保全了一線生機,楊森不甘只有自己的起義要求被拒,於是再次向二野發送要求起義的電報。
而這一次的楊森,並不像一開始那樣,信心滿滿,他將自己開始提出的種種要求一一篩減,最終只留下了一條,他在電報中説,只要解放軍能夠保證將他在西南的財產安全運送出去,他就願意無條件響應解放軍的號召。
但令楊森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封電報更加惹怒了劉伯承,本就質疑楊森人品不願接受楊森的劉伯承這下徹底認定楊森是一個不值得相信的人。
最後關頭,還在考慮講條件,謀私利,即使他們不願意徒增無謂的流血犧牲,但是要讓他接受這樣一個投機分子,也絕無可能,於是劉伯承第二次拒絕了楊森的起義要求。
接連兩次的要求被拒,楊森明白自己已經沒有機會了,他不甘心像其他同僚一樣,將自己半生所謀全部上交,知曉起義無望的楊森,最終還是未能及時悔悟,在最後的迫不得已之下,只能跟隨剩餘的國民黨勢力一起敗逃台灣,直到臨終也未能再回大陸家鄉。
楊森的“惡跡斑斑”
也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何解放西南時,劉伯承能夠接受其他的國民黨軍官的起義,甚至鼓勵他們投向共產黨,但是對於楊森,卻毫不留情,斷然拒絕其要求呢?這其中又有着什麼樣的歷史淵源呢?
這還要追溯到楊森過去的“斑斑劣跡”,也正是因為這些“斑斑劣跡”才使得他錯過了最後的上岸機會。
1926年,為了配合北伐戰爭的勝利會師,由楊闇公擔任書記,劉伯承、朱德作為委員,準備策劃發動順瀘起義,其目的是為了消滅當時的頑固軍閥劉存厚,繼而能夠與北伐軍在武漢順利會師。
為了避免在起義過程中,其他軍閥勢力趁機攻打起義軍,劉伯承和朱德商議之後,決定竭力爭取楊森的起義,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緩解起義軍的壓力,而且也為北伐會師增添助益。
而當時的楊森明面上支持起義軍,暗地裏卻是兩頭討好,在最關鍵的時候,不僅沒有幫助起義軍,相反坐山觀虎鬥,最後直接導致了瀘順起義的失敗,楊闇公也因此被捕遇害。
在這件事中,劉伯承看出了楊森的為人,十足的投機分子,而且自私自利,是一個偽君子,真小人。然而,這並非是劉伯承拒絕楊森起義的唯一緣由,畢竟,在這件事中,楊森的人品低劣固然毋庸置疑,但是也並非不可救藥。
可就在1939年6月12日,震驚中國的平江慘案發生,楊森作為主謀,領導手下人殺害了十幾名革命幹部,其手段之殘忍,令人深惡痛絕。
除此之外,楊森還是個出了名的兩面三刀倒戈將軍,所行之事,令人不齒。可另一面來説,也正是因為國民黨有這樣不堪的軍官將領,才註定了其之滅亡。我黨黨風清明,幹部自律堅決為了革命勝利而不屈不撓,不像楊森之輩,無恥至極。
其實,一切的事件疊加,楊森的卑劣已成定局,再無翻身餘地。他是一個極其會運用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小人,自己前腳説過的話後腳就有可能忘得一乾二淨。
在解放戰爭即將迎來最終勝利的關鍵時期,如果一旦相信了楊森的起義之語,一旦發生意外,誰也不能保證,楊森是不是還會重蹈二十年前的覆轍。畢竟,他已經習慣了欺騙,甚至他的雙手沾滿了我們同志的鮮血,無論是為公為私,劉伯承都不會同意他的起義之舉。
全部繳械,其餘不談
有人認為,劉伯承與楊森之間是私人恩怨,而西南起義這件事是公事,劉伯承將軍不應該將其混為一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劉伯承與楊森從本質上來説並無私人恩怨。
只是因為二人曾經在多次行動中有過接觸,對於楊森的為人,無論是劉伯承,朱德還是鄧小平,他們都有所瞭解,拒絕楊森的起義要求,不僅不是為了報私仇,而是為了解放西南的工作不被影響。加之,在楊森的兩次的起義電報中,都多次提到了種種要求。
而這些一言一行無疑是在告訴劉伯承,這個要求擁護起義的楊森還是當年那個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的楊森,一旦他同意楊森的起義要求,不僅要面臨着隨時可能倒打一耙的楊森,還要聽從他的種種過分要求,而這些,都是劉伯承不能接受的。
因此,在楊森接連兩次的電報之後,劉伯承最終説出了斬釘截鐵的一句話:“有多少槍繳多少槍,就是繳械,別的不談。”
事後,劉伯承也在和鄧小平的電話中討論了楊森的問題,鄧小平沒有和楊森面對面打過交道,但這並不影響他從其他途徑聽聞楊森的為人,事實上,解放西南的和平解放政策,目的是為了減少流血犧牲。
而鼓勵國民黨軍官起義也是為了給他們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但是對於楊森,誰也不敢確保他會不會在起義內部左右逢迎,甚至再次投敵。倘若在關鍵時期,楊森再度反水,或許他給人民帶來的傷害會更大。
因此,在鄧小平和劉伯承多次商討之後,二人統一了意見,決定拒絕接受楊森的起義要求。最終,這位圓滑了一生的投機者因為自己前半生的左右逢迎被解放軍拒之門外,而他也只能和剩餘的國民黨舊部一起敗退台灣,一生對着自己的家鄉翹首遙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