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鋭評|莘莘學子期待校園沉浸式教育

極目新聞特約評論員 山梔子

近年來,中小學開展感恩教育的視頻時常見諸於網絡,痛哭流涕似乎成了感恩教育的“標配”。這也引發了關於感恩教育形式及效果的討論。

這類感恩教育的實施主體,基本為社會組織或培訓機構。近十年來,全國各地相繼出現一種專業團隊,面向中小學校開展“感恩教育”。他們有各自專業的演講者,有固定的講稿,有特別煽情的演講話術,有父母、老師和學生現場互動的流程,也共同營造了呼喊、擁抱、下跪、痛哭等感人場景。當然,背後也基本有共同的“套路”,現場推銷感恩教育或家庭教育的讀本,引得被氣氛渲染後衝動的家長們“搶購一空”。

事後冷靜下來,不少家長和老師又會有一種“受騙”的感覺。於是,這種社會組織進校園的“感恩教育”開始引發爭議。正如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樣,“公益”演講有時也並不那麼簡單和純粹。當我們在不滿他人贏利時,也不妨反思我們自身的教育。

試問,“痛哭流涕”的教育現場,學校教育做到了多少?

又問,“痛哭流涕”的動人場景,不正是觸動學生心靈的效應嗎?難道這可以是“裝”出來的模樣嗎?

再問,“痛哭流涕”的教育現場,我們的學校“儀式教育”,有多少次能夠讓孩子像這樣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回?

筆者在八年前擔任鄉鎮中學校長時,也曾經不住某社會組織感恩教育團隊的“誘惑”,配合“教育”了一場。作為現場的見證者,我也跟着孩子和家長們哭了一回……細細想來,學校教育,是否也應向這樣的社會組織學習,如何讓思政教育直擊心靈,動人心絃。

重温社會組織感恩教育的結構和場景,體現了儀式教育最鮮明的特徵和規律。一是教育主題的吸引力。演講的主題,都是當下家長和教育關注的焦點和痛點。二是教育資源的豐富性。他們在演講中,會調動豐富的資源,鏈接傳統和現代,關注網絡熱搜和身邊鮮活案例。三是演講話術的感染力。飽含激情、聲音洪亮、表達優美、氣場充沛,尤其是善用“詰問”“追問”和“反覆”等手法,善於講好“身邊的故事”。四是對話互動的現場感。沒有對話就沒有感應,沒有互動就沒有體驗,對話和互動最能激發參與者的心靈衝擊。從上述意義上講,一場匠心設計的演講,不論其出發點是什麼,其結果都是可圈可點的。

反思學校教育,不是沒有“儀式感”,而是缺乏觸發情感、叩問心靈、潤澤生命的“儀式設計”。真正有儀式感的思政教育,一定會讓學生在類似“痛哭流涕”的情感宣泄中,催生一種捫心自問和掩卷沉思的力量;真正有儀式感的教育活動,一定會在學生心中播下一顆顆向陽的種子,實現夢想的傳承,閃耀行動的光芒。

給學生一種“沉浸式”的教育儀式感,這正是社會感恩教育給予學校教育最大的啓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55 字。

轉載請註明: 極目鋭評|莘莘學子期待校園沉浸式教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