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難滿足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資助體系亟待完善

作者 |李鋒亮

今年暑期召開的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明確了研究生教育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這預示着我國研究生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從而更好地回應我國社會、經濟、產業的戰略轉型與發展的需求,培養適應多領域需要的人才。

研究生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有新的支撐環境與條件。

其中,研究生的資助是研究生進行研究學習的重要支撐,因此,筆者認為其應該做較大幅度的調整,以適應研究生教育未來的戰略發展。

就資助理念而言,對研究生進行資助的理念應與對基礎教育、本科教育學生的資助理念有着本質的差異。研究生教育的學習者幾乎都是成年人,而且是在就業市場中具有相當競爭力的人才。

如果説對基礎教育、本科教育學生的助學金政策是“不讓一個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那麼對研究生的資助則是為了吸引有潛質的學習者,使其能心無旁騖地投身於有挑戰性的學習與研究中。

研究生階段是我國唯一實現了全日制學生資助全覆蓋的教育階段。

2014年,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開始施行,隨之,研究生國家助學金將納入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均列為了資助對象。

目前,博士生的國家資助標準已提高至每生每年1.5萬元,相對而言,碩士生國家助學金的標準卻低了很多——保持在每生每年約0.6萬元的水平。

然而,就學生規模而言,碩士生遠超博士生,碩士生助學金的涉及面也遠大於後者。筆者認為,十分需要進一步考查調增碩士生助學金資助標準的必要性,測算我國當前碩士生國家助學金的資助水平。

這是增強研究生資助體系的保障作用、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與研究生教育發展新階段相匹配的重要措施。

筆者領銜的研究團隊近期對碩士生的基本生活資助進行了測算,發現就全國平均水平而言,碩士生國家助學金的基本資助水平僅能支持其日常基本生活開銷的60%,在東部地區這一缺口更大。這説明當前碩士生國家助學金標準仍較難滿足學生基本生活支出。

除了需要全面提高碩士生國家助學金的基本資助水平外,筆者對國家碩士生助學政策還有如下的改進建議。

其一,建立分類資助標準和動態調整機制。碩士助學體系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學科、地區等因素,科學評估不同背景的碩士生對資助的需求程度,建立分類資助標準,從而保證國家助學金的資金利用效率和資助績效最大化;

同時要考慮到各地經濟水平、消費水平、物價變動對學生基本生活支出的影響,建立並完善相應的資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其二,建立精準認定機制,強化資助瞄準效果。在研究生資助認定上,某些研究生教育強國的經驗可以為我國提供參考。

例如,美國通過規範的“資助包”組合,實現學生資助的精準發放,而完善的收入申報系統和徵信系統則是美國獲取學生家庭情況數據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英國採用“先評價,後資助”的方式,先對學生的住宿條件和家庭情況進行細緻的評價,後依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大學收費標準和助學金髮放標準,使得學生資助更加精細化;

在澳大利亞,申請助學金的學生需要接受政府的家庭經濟情況調查。

我國目前也在相關方面有諸多動作。2019年,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全面推進了扶貧、學籍等系統數據共享,為破解精準資助難題提供了路徑。

因此,各地區各學校需要儘快應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中的建檔立卡學生管理功能,以確保資助精準覆蓋建檔立卡的碩士生,實現應助盡助;

同時,在信息化共享和大數據的基礎上,對需要資助的碩士生認定製定更為科學精準的量化標準。

其三,建立資助效果評價反饋體系,提高助學金資助績效。

目前,國家助學金無償性給付與學業激勵目標之間仍存在矛盾。筆者領銜的團隊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助學金對於高校學生的學業促進作用並不顯著。

因此,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建立相應的助學金資助效果反饋評價機制,跟蹤受資助學生的學業發展、心理發展、職業發展、資助效果和滿意度評價等,並以此為參考依據對國家助學金政策進行相應的動態調整。

總之,我國研究生教育已經進入新發展階段,需要有更強有力的支持體系。因此,必須進一步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鑑於我國碩士生規模龐大且其資助水平相對較低,建議以碩士生資助為抓手,提高碩士生國家資助水平,並充分發揮資助育人、資助促學的效果,進而促進研究生教育的整體發展。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

《中國科學報》 (2020-10-27 第5版 大學週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國科學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73 字。

轉載請註明: 較難滿足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資助體系亟待完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