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國慶節去哪裏玩了?跳長繩比賽準備得怎麼樣?”10月10日,鎮海應行久外語實驗學校的劉巧老師回到了自己的學校,她通過電腦和龍游縣實驗小學端禮校區四(1)班的徐航倩老師及她的學生們進行視頻通話。
一個月前,劉巧老師帶着同事們温暖的遊學祝福,和另外27名鎮海中小學教師們一起踏上了前往衢州龍游的交流之旅,與這個班的孩子們結下了緣分。
國慶後的雲端相見
“徐老師,我們很想您!”與劉巧老師互換學校、班級、學科的龍游縣實驗小學端禮校區的徐航倩老師也收到了劉巧老師和鎮海應行久外語實驗學校四(4)班的孩子們的祝福,孩子們揮着手熱情地打着招呼。一個月前,她和27名同行經過四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鎮海,開啓了自己的交流學習之旅。
這樣的場景是第二次出現。自2016年鎮海區人民政府和龍游縣人民政府簽訂《教育對口支援協議書》以來,鎮海區教師與龍游結下了不解之緣。截止目前,全區共有34所學校與龍游學校簽訂幫扶協議書,覆蓋全學段,5年來共有445名教師赴龍游開展交流幫扶工作。從剛開始為期幾天的實地互訪、交流校園,到2019年10月突破時間限制,第一次開展龍游鎮海雙方互派教師進行為期一個月交流教師活動,學段從幼兒園到初中,涉及學前五大領域、語文、數學、體育、美術等眾多學科。今年,劉巧老師和徐航倩老師積極報名了互派互訪活動併成功入選。
劉巧老師結束支教時的合影
在劉巧老師拿到的課表上有一節體育課。由於龍游縣實驗小學端禮校區的學校操場正在整修,劉巧很快想到了適合孩子們的體育項目——跳長繩,這也是外語實驗學校的特色運動項目。確定好項目,她購置了長繩,並通過看視頻、畫示意圖、親自示範等方法試圖讓孩子迅速掌握動作要領。
第一節體育課只有一半孩子排隊參與,另一半在旁觀摩。第二節體育課,幾乎全班都站在了準備隊伍中,孩子們的眼中滿是期待。“1——2——3——跳——”“1——2——跳”“1——跳”。這一次,劉巧讓孩子們和她一起喊節奏,孩子們越跳越起勁,越數越整齊。這節課,超過半數孩子挑戰成功,動作規範、流暢。
“我知道應行久外語實驗學校有個外號叫‘不夜城’,因為老師們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徐航倩老師看到辦公室的同事們經常因為工作很晚才回家。遇到要上公開課的日子,他們更是將家裏的被子、毯子直接帶到學校;她也經常能聽到幾個老師為了一道簡單的題目在交流與討論。“態度決定一切,成事在於認真,正是有這樣一羣對教學有着滿腔熱血,對待工作認真嚴謹的老師們,才會讓鎮海的教育越辦越好。”徐老師被他們的敬業精神深深感動。
龍游學生寫給鎮海學生的信
返程的日子越來越近,劉巧老師和徐航倩老師商量着給兩個班級的孩子架起交流的橋樑。兩位老師將兩個班級孩子用心寫下的一封封信件收進包裏。9月29日返程後,兩位老師第一時間來到學校將這些信件交給了各自班級的孩子們。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讀着素不相識的筆友寫的信,彼此的距離逐漸拉近,關心和祝福在心中升温。孩子們都紛紛表示要將“寫信進行到底”。
因為遇見,交流交心,以教育為名,織就愛與責任的大網。“孩子們,陪伴你們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每一張笑臉、每一聲祝福、每一個作揖禮都留在老師的心裏。正像我們約定的那樣,你們一定要強大自我,博學多藝,做更明禮的學子,看更廣闊的天地!”看着屏幕裏相處了一個月的孩子們,劉巧老師深情地説。
外語實驗學校學生
回顧這一個月來的點滴,徐老師表示,“這段時間讓我認識到互動交流的意義。只有多體驗,多交流,多思考,才能幫助自己開闊眼見,更新思想,解決教學困惑。也只有不斷完善自己,多多吸取良好經驗,才能充實自己,提升自己!”
(藍媒聯盟·鎮海區新聞中心記者 林曉豔 通訊員 胡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