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來源: 翔哥有話要説(xgyhys1212),作者科比爸
內卷是今年最熱門的詞彙。簡而言之就是僧多粥少,無數人競爭少數的資源,要求越來越高,投入越來越多,所獲卻越來越少。在各個社交媒體上,各行各業的從業者都在抱怨卷得厲害。但讓翔哥深深體會到當下內卷之慘烈的是:最近有老鄉來問,在帝都有沒有門路?一問才得知,他的朋友TOP2博士畢業,回老家省府做了公務員,幾年前被外派到地方當了副處正職,原本仕途看漲,不料在小縣城原地踏步就是數年,再不找找路門升上去,往後就更希望渺茫了。身為北漂不高端人口,在大帝都哪有門路,看門房的關係都沒有,自身難保,愛莫能助。再説,他朋友這個年紀就已經是副處正職,又可知在帝都絕大部分人奮鬥的終點就是正處,可能還是虛職。但這事還是讓人感慨,在經濟欠發達省份,TOP2博士畢業走仕途已經如此艱難。我們畢業那會,別説TOP2,就是211的博士回鄉都還是珍稀人才,短短十來年,原本是博士們曲線走捷徑的星光大道變成了羊腸小道,僅有學歷是不夠的,還要有硬關係,不僅僅得有省府的關係,最好要有帝都的關係。關係這東西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學歷、年齡還是硬指標。博士們高起點尚且抱怨“卷”,那麼小本選調生在村裏沒日沒夜做扶貧工作,想的還無非是能有機會調到縣裏。無奈縣城崗位就那麼點,除去人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預定好的崗位,剩下的絕大多數村官們在回城漫漫路途上也是卷得不行。除了走仕途,大部分博士還是想留高校。前些年,TOP5的博士要在國內大城市好一點的高校謀個教職還是有戲的,如果跟的導師是校領導,大概率還能謀個好差事。現在不行了,土鱉博士批量生產,海龜博士批量洄游。海龜也從當年的只要回來就給教職,到現在要求藤校、發頂級期刊,等等。當然,給海龜的待遇還是比土鱉博士們高,土鱉博士們自然更內捲了。一線大城市名校難留,也可以考慮三四線城市的高校,尤其綜合性大學的人文社科經管還是需要人的,有安家費、有分房,待遇上是不錯的,只要通過考核。但就是往後課題什麼的機會就少了,想要在學術地位上更上幾層樓,那是別想了,畢竟越往上走越卷得厲害。至於資本界,好一點的基金、投行到底有多難進就不用説了。不對,是想來實習都要遞條子,還有些人就乾脆明碼標價賣實習機會,別指望留下,給敲個實習章供刷個簡歷就不錯了。資本界的卷還在於可投的項目越來越少,國貿、亮馬橋的投資經理比創業者還多,前幾年起為了搶項目,PE往VC走,VC往天使走,過去投C輪的去搶天使的機會。更多的畢業生還是要去企業的,一線、新一線城市房價那麼高,不進大廠就買房無望,可大廠的門檻也是越來越高,非211/985海投簡歷基本看都不看。前些年就有某沒落的互聯網小廠直接把校招的門檻定為海龜+TOP5。好不容易進了大廠,也最好在35歲之前靠着996、007晉升為主管,否則到時候年老體衰,保險、微商是歸宿。卷,是真卷。
01但以為現在才卷,那也是有失偏頗的。事實上,相比起現在,1978年之前要更卷。那時候,農家子弟要想跳出農門,只有幾條路:參軍、上大學、招工。每一條路都是獨木橋。以上大學為例,1977年恢復高考前,想上大學,是要農村、工礦企業裏通過羣眾推薦、領導批准和學校複審,才能進入大學學習,學制一般都是兩年,畢業分配到各地。從1970年到1977年,整整7年,全國各級高等院校共計才招收了94萬名工農兵學員。而1978年,全中國有9.6億人,算一下這得多卷。那時候全國城鎮化率只有17.9%,82.1%人口是農民,按世行的標準,貧困化率高達9成以上,全國青壯年文盲率18.5%,每萬人擁有大學生只有8.9人。好消息是:當時能上大學自然是天之驕子,奔赴上了人生的快車道;壞消息是能上大學的幾乎萬里挑一。剩下的農家子弟絕大部分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工人子弟等着接父親的班。改革開放後,很多人倒是迎來了人生機遇,那就是去打工。今天打工人是自嘲,可那時,打工確是無數農村小夥小妹離開農村的唯一出路。1981年9月,香港開達集團在招商局蛇口工業區開了內地第一家獨資經營的玩具廠凱達玩具廠,並投資4000萬港元修建一幢標準廠房。幾個月後,凱達玩具廠接收了第一批13名員工,之後求職者蜂擁而至,當年廠子員工就超過兩千人的規模。當時以深圳為起點的珠三角地區率先開放,最早承接了港台企業的合資、獨資工廠,大陸以“三來一補”的模式融入全球產業分工。給工廠打工成為農村初中畢業生們最直接的出路。打工辛不辛苦?當然辛苦,過廣州火車站一度比過雷區還難,到了工廠找到活,還得躲查暫住證的,那代打工人都有一段自己的血淚史。但為啥農家子弟還是跋山涉水跑去沿海地區打工,無非就是打工有工資,一個月的工資比在家種地一年的收成還高,哪怕是到本世紀初,農家子弟讀完初中,大多數也還是去打工,能考上大學的鳳毛麟角。比起沒學歷的打工仔、打工妹,改革開放後的讀書人要有更為光明的未來。同樣是1981年,外資工廠回來了,外資企業也回來了。那年7月,19家國外企業被陸續允許在黃浦江畔開設辦事處。上海曾經是遠東第一大都市,一度雲集了全球客商,有許多精通外語的中國籍員工。但到1982年4月,上海市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服務部代外商在上海僱用中國僱員時,由於外語教育斷層多年,翻遍了一千萬人口的大上海各局和國企,有大學學歷、能略懂外語又能通過政審的人才,2年下來,也就只能找到區區115人。進了外企辦事處工作,但實際工資還是按在原單位的標準發放,此外還有服務部發放的25元的外事津貼。多出來的這25塊津貼,已經相當於加了30%的工資,並且工資和津貼還逐步增加。所以大學生們紛紛跑向外企。1985年5月21日,《解放日報》刊登了一則小小的招聘廣告,對外服務公司要代招專業人員(電子、化工、機械、金融等),條件是:招懂英、日語,大專文化程度,市區户口、40歲以下。廣告一出,1000多人跑到延安東路上的黃浦中學報名點報名。外企熱,外語也熱了。1982年,央視引進了BBC的“跟我學”(follow me)電視節目,一度被奉為“英語學習的聖經”,就連刊登“跟我學”教材內容的《電視週報》,也因此增加了50萬的訂户。1993年上海勞動制度改革,外資機構在華僱傭關係從國家派遣用工變為企業用工,一時間,外企白領收入爆增,一些外企中層經理月薪可達4000多元,駐華首席代表甚至可以到七八千元,而當時上海市職工的月平均工資不到500塊。這更刺激了各種英語培訓機構遍地開花,直到今天。那個年代,農家子弟去給外資廠打工,大學生去外資企業上班,大家都覺得有美好的未來。
02改革開放後,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帕累託改進”。今天考公務員競爭無比激烈。但當年要幹部年輕化,很多大學生一進來很快就被提拔,仕途步入快車道。90年代合同制幹部轉正,很多人學歷不過是中專、師範,是的,那時候師範、中專也很難考,是農家子弟快速就業的解決辦法,但工作了要更高的學歷怎麼辦,函授了、電大了應運而生。所以今天小年輕進了單位,看到很多退二線的老幹部們真實學歷不過中專、師範也不要驚訝,那時候幹部隊伍確實沒現在卷。國家進入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後,社會管理日趨複雜,無數新單位被創設,到處需要人手,那幾代幹部享受到了機構擴張的黃金時代,紛紛佔據了一席之地。等到承平日久,該創設的部門基本都創設完了,新增編制少了,老同志又還沒退休,機會也就少了,舊人不退,新人就沒有機會,在機關摸魚划水成了很多年輕人的選擇。企業則是另一番模樣。在所有要素裏,中國缺土地缺礦產甚至一度缺技術,但唯獨不缺人,這也是中國能成為世界工廠的初始資本,當打工人才能成為農家子弟們的出路之一。如果中國止步於出賣勞力,那麼它會在世界產業鏈、價值鏈最底層,一代“苦力”複製下一代“苦力”,生生不息,卻代代貧窮。但1977年恢復高考卻埋下了後來改變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伏筆,1977年各大專院校錄取新生27.3萬人,到1988年高校在校生總規模206萬人。當時的大學生普遍分配工作,他們進入國企、學校、政府部門,少有進入私營企業的。1980年代陸陸續續有一些大學生從國企辭職到了私企。1989年不少大學生南下進入了當時的鞋廠、電器廠自謀生路,其中日後大名鼎鼎的裕元鞋廠就招募了50多名大學生,補充了急需的管理崗位。1999年啓動高校擴招,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迅速上漲,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人數689萬人,比1978年增長16.1倍。到2017年,全國有800萬高等教育人才畢業,其中碩士50多萬,博士5萬多。
雖然中國的平均教育水平低於美國的平均教育水平,但中國的高學歷人口總數明顯高於美國。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大學畢業生總數更大約是美國的三倍。哪怕中國大學的教育質量水平還不如美國,但架不住達到及格線以上的理工科畢業生總數足夠多,他們大部分進了企業、進了工廠,成為工程師。“工程師紅利”成為新世紀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推動力,如果説過去是“中國組裝”,那麼現在就是“中國製造”,有足夠多數量的工程師,中國才能有最完善的產業鏈。託工程師、打工人996的福,中國產業鏈的及時響應度也是世界第一,90年代紡織品、玩具還是出口大單,現在是手機、機電等等品類。是的,中國有大學學歷的人佔總人口可能是4%,但分年齡組則是另外回事了。2010年的統計結果顯示,70後人口中有23.1%接受過高等教育,80後人口中,這一比例提升為44.8%。現在的90後麼,比例只會更高。這就意味着:如果你沒有大學學歷,從概率上説,大概率無緣新世紀的紅利。
03教育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一方面它讓中國擺脱了人多地少農耕內卷的命運,另一方面還是因為人多,導致受教育的人在時代紅利逐步用盡時,陷入了新的內卷。出生率是逐年降低,全國小學生數量是逐年下降,2000年全國小學畢業人數24191773人,到2018年減少到16164927人。大學大專招生人數逐年增加,2000年參加高考人數375萬,普通本專科共錄取221萬;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達975萬人,普通本專科共招生790.99萬人。好消息是:98年畢業的小學僧只有24%的概率未來拿到大學大專文憑;而08年畢業的小學僧有40%的概率未來拿到大學大專文憑。壞消息是:大學大專文憑的含金量也大大稀釋。如果説過去只要考上大學,就有點競爭力,那麼現在就得要211/985才有好一點的起點。土本土研競爭激烈就算了,隨着中國的收入水平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海龜也洄游。1978-2018年40年裏,各類出國留學人員數量約585.7萬人,完成學業的約432.3萬人,其中有365.1萬人回國發展,佔比約84.5%。海龜洄游帶回了新技術新理念,但也意味着學歷競爭更激烈。做題家們不再是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為了拿好點的績點,為了考研,為了刷個簡歷,如今大學也是一片血腥的紅海。這意味着家長們的軍備競賽更加慘烈,從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來看,考不上大學就大概率職場出局。比起剛改革開放時讀不了書去打工也能養家餬口,考上中專、師範也有機會捧上鐵飯碗相比,現在家長們要為孩子們考慮更多,也就更焦慮。託素質教育、快樂教育的福,公立學校被要求不要題海戰術不要加重作業負擔,但現實社會的競爭反而更加激烈,那麼原本在課堂上的競爭被轉移到了校外。K12教育階段,各種補習班、輔導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家長們省吃儉用只為送孩子上輔導班。海淀黃莊因此天下聞名,哪怕是身為職場打工人的家長也“被迫”花上萬塊在孩子的補習上。囚徒困境之下,沒有家長敢輕易放棄,課堂上教得少,但考試標準高,這就意味着不課外補習就跟不上進度,所以城市的輔導補習市場蔚為壯觀,高薪吸引得就連TOP5的畢業生都湧入行業。本來中國教育資源空間分配極為不平衡,互聯網興起後,K12在線教育就成為熨平這種不平衡的方式,連續5年增長率超過總體增長率。
前浪家長和後浪們都不容易。家長們真金白銀砸下去,就只為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這時候,內卷又出現了,那就是在線教育市場雖然高速增長,但成本也急劇上升,為了留住名師,為了拉新,在線教育公司們也是填進去了無數真金白銀。尤其今年疫情之下,在線教育市場井噴,滲透率從2019年的15%一路飆升,有望2022年穩定在55%,玩家們為分搶潛在的千億級市場,就要先搶佔渠道、搶佔用户心智、吸引用户,競爭更加白熱化。除了鋪天蓋地的廣告,頭部在線教育在線上買量的消耗戰已經刺刀見紅。從某短視頻平台的調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猿輔導、跟誰學旗下的高途課堂都屬於高位,猿輔導不含斑馬接近10億投放,高途在7-8億。作業幫、有道平均2億/月,Q3投3億,其他1.5億左右。第一檔梯隊今年前3Q 8-10億,第二檔在6-8億,第三檔4-5億投放,這是頭部幾家。9、10月份是暑期後淡季,作業幫、有道整體投放下滑多,單日消耗量1-2百萬左右,猿輔導、高途還是相對保持高位,但比暑期檔還是下滑,日消耗2-3百萬,是有道和其他類型的一倍以上。無法評估實際預算,從銷售業務線,雙11之後,冬季檔會燒起來,至少猿輔導和高途會大投入。為了擴大市場份額,獲得更高用户規模和市場下沉,那麼必然犧牲掉了短期盈利。從這場大戰來看,可以預計的是,頭部玩家都將出現暫時鉅虧。據不可靠的路邊社數據,某剛鉅額融資的未上市在線教育公司可能要虧損80-90億,某第二檔的公司可能要虧40-50億。全行業的暫時虧損,只為擠掉競爭者,在長期中獲得優勢地位,如果能做到剩者為王,那麼資本市場未來將給予更豐厚的回報。受教育的,卷;做教育的,也卷。
04都捲到這份上了,還能繼續卷嗎?能啊。你看日本、韓國,東亞怪物房三國先後經濟騰飛,又先後進入低出生率的泥沼,社會發展階段遞次演進,從職場來説,日韓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國的未來。前些日子,某銀行招聘筆試考卷上了熱搜:DES加密算法、粒子的靜止能量、洛朗級數、原子的K殼層,等等。只有你不會的,沒有考不到的。這是來欺負人的智商嗎?當然不是,因為人家不缺來應聘正式崗位的。過去30多年,託國運、加槓桿的福,各行各業都有過擴張的景氣週期,吸納了巨量的就業人羣。但這些年,資產驅動負債的模式遭遇了降槓桿,經濟也從高速增長到了高質量增長。
增長高質量了,辦公自動化了,也就不需要那麼多桂圓了,所以今年上半年6家國有行共計減少員工數13204人。金融業有特殊情況,其他行業有還在繼續擴張的,薪水待遇還在增長,但求一個穩定的高薪崗位難度比過去要高。互聯網、高端製造業還是用工大户,但往往是校招接收了幾十萬份簡歷,許多還是211/985的,最終能到offer的幸運兒只有幾千人多,錄取率不超10%,這個錄取率已經在向國考和央企靠近。2021年國家公務員最熱報考崗位報錄比到2774:1,而互聯網大廠校招非技術崗招錄比可以到3000:1。感受下這慘烈。更慘烈的是,名校高學歷考進去後,可能主管的學校、學歷還不如自己,只是人家進來的早,還有股票。就跟前面那位博士一樣,貨真價實的TOP2博士,但生得晚了幾年,上頭的學歷不如自己,但架不住人家佔了坑。大廠真是香,薪水要遠遠高於小廠,並且還有股票、期權,走上人生巔峯買房迎娶白富美就靠這人生的飛躍了。如果無緣大廠,那麼職場路徑可能就是在小廠裏兜兜轉轉,最終逃離北上廣深杭。為了應付筆試、面試進大廠,各種求職培訓機構、在線求職培訓課程也快速發展,在線教育公司們又找到了新的增長曲線,全生命週期幫你應付各種考試、各種證書。不想進大廠,想去小公司做全能選手,或者創業?託秉承維護競爭的經濟政策思路的福,以及還處在發展階段,目前中國經濟體的集中度相較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小公司也有逆襲機會,在過去,許多優秀公司就是一路逆襲起來的。但在人口老齡化、去槓桿、增長模式轉型之下,小公司的逆襲機會是越來越小,在大廠和小廠會逐漸成為涇渭分明的兩種職業路徑。在日韓,進大公司的跟去小公司的,人生路徑就完全不同。所以為了進大公司,畢業生也是拼了,從考進名校到考大公司,總之就是一路考考考,暫時考不上的就去考試院複習繼續考,做題家就要做到底。中國目前還沒這麼誇張,但在東亞怪物房裏,做個考霸幾乎是人生最可預期的選擇。教育是東亞人的剛需,從小到大,從生到死。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十個字,真是東亞人數千年的血淚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翔哥有話要説”。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