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本科批投檔結果發佈,孩子被大學錄取,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可是,有個朋友卻高興不起來。
他的孩子,成績雖然不錯,被一所985高校錄取,但專業是環境科學與工程。
他聽人説,孩子這是落入了“天坑”啊——
志願填報,有“生化環材四大天坑”,指的是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四個專業。這四個專業,難就業,就業後工作環境差,工資低!聽人這麼一説,朋友不禁為孩子的未來擔心起來。
我知道以後,對他説,不要聽某些人瞎掰扯,985名校畢業,無論學什麼專業,將來都好就業。
再説,隨着社會發展,文明進步,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生態文明”已作為五大文明之一,寫入“十四五”規劃,將來需要大批的環科人材,誰説不好就業呢?
朋友聽了,心中有些釋然了。
大學專業的“熱”與“冷”並非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現在的“熱”能持續多長時間,我們未可知否;一些專業,現在看起來很“冷”,但大學之所以開設,説明社會上有需求,不會一直“冷”下去。
社會是發展的,社會需求會產生很多新興專業,而新專業產生,原有舊專業就會變冷甚至消失,比如,三十年前,農村熱門的木匠、鐵匠、稱匠,現在你還看得見嗎?快遞員,程序員,三十年前你聽過、想過嗎?
再有就是,現實社會中,又有多少人從事的專業與自己學校所學專業完全一致呢?
董卿是學戲劇的,撒貝寧是學法律的,朱軍是學單簧管的,可是,最後他們都做了主持人,成了央視名嘴;馬雲是學英語的,可是他卻玩起了“支付寶”,劉強東在人大學的專業是社會學,現在卻在“京東店鋪”上賣起東西來了……
所以,上大學,不僅是學知識,更是發展能力,一個人的能力發展起來了,將來就業時,所學專業倒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因此,平湖一柱説,沒有不好的大學,沒有不好的專業,只有不努力的人,不會學習的人,不能與時俱進的人。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