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守寡56年,向毛主席請示結婚,周總理一席話使她決定永不再婚
宋慶齡絕對是二十世紀舉世聞名的偉大女性,吾輩的楷模,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共產主義戰士,也是一位好妻子。在工作中,她不拘泥於舊俗,敢於創新,開拓新事物,有着堅定的信仰,温文爾雅的她藏着一個堅韌執着的心靈,至死追隨丈夫開創革命新視野;在生活中,她温柔嫺淑,志趣高雅,就像孫中山自己所説那樣,宋慶齡是一個"完美的妻子"。
在工作以及生活上,宋慶齡很好地詮釋了不同的角色,而且都拿捏的非常到位,"人生如戲",宋慶齡就是這樣一個"完美演繹自己的人",也難怪世人對於她的評價會如此之高。
矢志不渝,一心為國
宋慶齡於1893年出生於上海,家庭條件很好,父親宋嘉樹操持着家業,財力雄厚。很小的時候,宋慶齡就被送去了美國學習,接受西方獨特的教育,也正是在這樣一個教育及家庭背景下,自小接觸民主主義的宋慶齡對於自己的祖國充滿特別的希冀,她希望國家能夠民主、獨立且自由,在辛亥革命之後,這種想法也愈發深刻。
回國之後的宋慶齡,大志未能有用武之地,於是流亡到了當時革命人員最集中的東京。在1914年的時候,宋慶齡做了孫中山的秘書,長期的工作相處之下,兩人暗生情愫,就此展開了一段唯美的愛情,都知道孫中山和宋嘉樹是老友,兩人平時也多有來往,但對於這段婚姻,宋家卻不樂意,孫中山比宋慶齡大了將近30歲,都是當爹的年齡了,加上此時孫中山還是結過婚的,這宋慶齡父親也定然不樂意。
但是宋慶齡卻不在乎這些,也是個執拗的人,不顧家裏人反對,毅然決然與孫中山在日本結了婚,自此也是踏上了餘生的革命生涯。結婚之後的宋慶齡過得很幸福,孫中山對這位妻子也很疼愛,早年在一次逃亡路上不幸流產,也使得後面宋慶齡終生沒有子嗣。
當初日本大肆侵華,對我國百姓殘忍傷害,國內民族矛盾激化,宋慶齡也是在這種危急時刻挺身而出,説道:"此刻國難當頭,眾人又何苦在此內鬥,全國人民應當團結在一起,共同抵禦外敵才對",過後又積極開展抗戰思想工作,也為國共第二次合作牽線搭橋,做出了不可埋沒的犧牲。
新中國成立之後,宋慶齡更是勇擔重責,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給了中國婦女和兒童的教育等工作,一直擔任着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等職務,對於工作,她從來都是負責、公私分明的,她可以坐在辦公室一宿批改手頭文件,也可以下到底層親自探訪民眾,瞭解真實情況,認真做出每一次的政策分析。
決意終生不再嫁
宋慶齡的丈夫孫中山,相信沒有人會不知道他,他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沒有孫中山或許就沒有現如今的新中國,他的一生都在為革命事業奔波勞累。當初的"三民主義",構建的宏偉事業,同帝國主義也是鬥了一輩子,他心裏很清楚中國要想走向富強獨立的道路還需要好幾輩人的共同努力才行,在1925年的時候,孫中山因病去世,臨走前發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大業未成身先死",孫中山的一生是可敬的。
作為孫中山的妻子,宋慶齡在孫中山死後悲痛不已,兩人在革命中相識,陪着孫中山走過了多少個腥風血雨的日子,兩人的愛情已經跨越了時代,自此宋慶齡也是為孫中山守寡了56年,這56年裏她一直陪着孫中山,守着當初那一份初心。
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的,一個人久了難免顯得孤獨無助,宋慶齡是一個女人,當然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另一個人的關懷,遇見了對的人她也會心動。當初宋慶齡向毛主席表明,説她遇上了一個可以託付、陪伴她到老的知心人,希望毛主席准許自己再婚,毛主席聽聞後很是高興,隨即答應了。
但周總理聽後卻猶豫了,他覺得略顯不妥,要知道宋慶齡可算是"國母"級別的偉大女性形象,在百姓眼裏,"國母"温柔嫺淑,至死不渝,如果今日宋慶齡復婚恐怕會讓某些人説閒話,破壞了宋慶齡原有在百姓眼裏的形象。宋慶齡再三思考之下,覺得很有道理,她覺得自己的一生都應該屬於祖國,屬於人民,之後也是毅然決然捨棄這一想法,選擇繼續默默守護着孫中山。
在大義面前,宋慶齡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國家,國家形象大於個人,這一點她從沒含糊過。
或許你會覺得再婚而已,應該沒什麼,人民羣眾或許還希望看見宋慶齡更加快樂的度完餘生,但站在國家的立場上,一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大人物,其一舉一動都會被人無限放大,這一點宋慶齡應該非常明白,她又怎會為了自己而拿祖國去做別人口中的"閒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