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好成績,但卻往往事與願違,似乎孩子不管怎麼學都拼不過別人,為啥別人家的孩子就那麼聰明呢?
高考730分學霸母親談教育心得
其實孩子們的智商都差不多,之所以成績更好一些,是因為家長從小幫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19年廣西省的高考狀元楊晨煜,總分達到了730,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這麼厲害,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用了什麼方法才教育出這樣的孩子。
但在採訪中,楊晨煜卻表示,在學習中,母給自己的實際指導很少,大家不要太神化家長的作用。
而楊晨煜媽媽的話,也印證了這一説法,楊媽媽談了自己的教育心得:自己和孩子爸爸都不是什麼學霸,從小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但在孩子小時,尤其是剛上小學的時候,兩人就幫孩子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而後面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成果。
家長輔導孩子學習的精力始終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隨時隨陪在孩子身旁監督和指導。況且隨着孩子年級的增長,家長輔導起來也會變得力不從心。
因此,孩子的學習成績主要還是靠自己,而要想成績好,就與平時的學習習慣有分不開的關係。主要的教育模式,就是小時候管長大不管,這種“漏斗式教育”,父母們可別管反了。
如何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做到這4點,孩子差不了
1)學習環境要好
孟母三遷只為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個做法至今日仍被大家肯定。除了要給孩子選一所好學校,一個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也很重要。
家長要給孩子準備高度合適的小課桌,放書的櫃子,亮度合適的枱燈,另外孩子學習時家裏不能太吵,父母尤其不能在其旁邊玩手機。
2)鼓勵孩子獨立思考
看見孩子做不出來題,家長着急很正常,但別急着告訴孩子怎麼做。因為同樣的內容,家長眼裏很簡單,但在孩子眼裏就很難。
如果家長總是打斷孩子思考,或輔助孩子完成作業,那孩子始終也無法掌握真正的學習方法。
3)給孩子的空間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就想全方位掌握孩子狀況。從在校的學習情況到和同學的相處情況,再到孩子心裏的小秘密等等,家長都想了解。
真正聰明的家長應該是懂得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允許孩子擁有小秘密,否則孩子永遠是家長手中的提線木偶,雖然乖巧,卻缺少靈性。
4)讓孩子把學習當主業
記得小時候,很多孩子都要下地幹農活,家長從小就告訴我,只用好好學習,就不用幹農活,也不用操心家裏。
儘管現在很多家庭都不存在這樣的煩惱了,但讓孩子把學習當主業也有了新的定義。比如給孩子報的興趣班不能喧賓奪主,不能給孩子太大壓力等等。
家長對學習的定義不能太狹隘
有一位家長非常支持孩子學習,但卻從不允許孩子看課外書,她認為那是浪費時間。孩子喜歡畫畫,可他不願意給孩子報興趣班,只願意報科目相關的輔導班。
像這樣的偽支持行為還有很多,這樣的“支持”只會讓孩子感到壓抑,進而厭惡學習。
如果能幫孩子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即便孩子長大,家長也不用多操心。相反,小時候沒養成好習慣,長大再管教就費勁了。
而就算孩子成績不拔尖,孩子也就並非不優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擅長的領域,重要的是家長是不是“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