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歲的蒙常生是從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弄頂屯的“天梯”上走出去的第二名大學生。村裏的人説他是“全村的新希望”。
這個山坳裏的小村屯從前連通往外界的路都沒有。為了方便孩子們外出上學,村民在危崖處搭建過一個木排,人們稱之為“天梯”。這是數十年來當地孩子們上學的必經之路。去學校時,他們一邊扛着生活用品,一邊爬天梯。年齡小的孩子要手腳並用,才能翻越10多米高的懸崖。
弄頂屯通往外面的公路是2014年建成的,天塹變通途——孩子們“爬天梯上學”的時代徹底結束了。此後,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走進全國各地的大學,其中不少學生打算“反哺”家鄉。特別是近幾年,弄頂屯正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特別羨慕別的村有公路”
蒙常生2020年重新回看過天梯,他從家出發,先是通過一條細窄陡峭的山路爬到山頂,當時發現,因長時間無人行走,部分路段的雜草已有半人高;接着,從山頂往下望去,看到一座已經有些腐爛的木梯呈75度角斜靠在斷崖上——這就是他走過5年半的“天梯”。
蒙常生從小就爬天梯,第一次是在四五歲時跟着父母一起去地裏,後來又跟着當教師的父親爬天梯去上課。他説,弄頂屯所有的孩子還沒讀書時,自己就爬過天梯了,“我們要去幹農活。”
爬天梯是一件風險不小的事情。上世紀,弄勇村一名村民因酒後不慎跌下天梯身亡。“小時候走那裏很害怕。”剛上小學時,蒙常生翻越天梯單程就得用時0.5-1小時,天黑了得打着電筒爬回家。他説:“那時村裏沒有路,特別羨慕別的村有公路。”
“負重”是爬天梯時的一項挑戰。上學時,蒙常生的書包裏不僅有課本,還得背一週的口糧,大姐幫他背過一段時間。但自從大姐上初中後二姐生病了,這個小男子漢承擔起了幫二姐背口糧的擔子。他記得,當時背得最多的是黃豆——因為黃豆拌飯是寄宿生最常吃的食物。對於他和很多同學來説,吃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如果從家帶了肉,一般存放不過3天,只能在週一、週二儘快吃完,“如果有一頓肉,所有人都會圍着你,一起吃肉”。
蒙常生的求學之路像爬天梯一樣艱難。2006年父親過世時,他剛上二年級,那時母親實在供不起3個孩子讀書,他想過放棄讀書:“每到開學,家裏都沒錢交學費。”儘管大姐初中畢業後很想繼續讀高中,但還是選擇外出打工補貼家用,把上學的機會留給蒙常生和他的二姐。
2016年,蒙常生如願考上大學。村民都説:“你是全村的希望。”大學畢業後,他再走這條見證自己奮鬥歷程的天梯時説:“有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很累但又很懷念,有時候很迷茫、想放棄,但一直有一個夢想讓自己堅持下來——一定要走出大山。”
上大學意味着將來有出路
在弄勇村這樣偏僻的村落,誰家孩子能考出大山,就意味着他將是全村的“標杆”,毫不誇張地説,至少能影響兩代人。
蒙常生考上大學這件事,就讓村裏一些家長的心裏萌生了“孩子要上大學”的念頭。過去,村裏的很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選擇外出打工;現在,很多家長開始告訴孩子:“要多多學習,長大後上個好大學。”
正在大化高中上高三的蒙宣任就受到堂哥蒙常生的影響。蒙宣任覺得堂哥是一個讀書很用功的人,“應該向他學習”。蒙宣任也曾“爬天梯上學”,他記得,最初走天梯時,梯子有些陳舊,自己走上去總會站不穩,特別是一邊抓着天梯,一邊扛着生活用品時,尤為不穩,“一到下雨的時候就特別怕”。
2012年9月開學,當時剛上小學四年級的蒙宣任扛着涼蓆衝在前面,村裏其他孩子帶着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往學校趕的一幕被媒體記錄下來。隨後,孩子們上學“行路難”的問題被外界關注。2014年5月,從弄頂屯到學校的砂石路建成了,孩子們步行到學校只需半小時。
蒙宣任感慨地告訴記者,照片中當年一起爬天梯的孩子,現在有的在外務工,有的已成家立業,“讀書的孩子只有我一個了,得用功讀書才能出去”。蒙宣任説,雖然外出務工對很多年輕人來説,是個不小的誘惑,掙了錢可以買很多東西,但眼光要放得更長遠,“上大學對我來説,意味着將來的(出)路”。
弄頂屯孩子們上學的基礎條件一直在改善。如今,蒙常生上學時經歷過的4人同睡一張牀的“大通鋪”時代已結束,他盼望的營養午餐計劃覆蓋到了高中階段;蒙宣任已告別“背口糧”的時代;隨着公路進屯,很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搭上去學校的車。
“想帶着更多人走出大山”
談及弄勇村弄頂屯近些年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蒙常生認為變化最大的是房子。他説,小時候村裏、屯裏大都是木房子。磚瓦房很少見;現在,一棟棟漂亮的磚瓦小樓在這個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拔地而起。
用水難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原來,這裏一遇乾旱,村民們就得半夜到山上的泉眼接水,水流緩慢、一滴一滴地淌,一晚上集不夠100斤水。蒙常生的媽媽有時半夜去排隊,一排就是一晚上。現在,村民們有了水櫃,無需再為生活用水發愁。
蒙常生家的物質條件一天天好起來了,有了電視機、冰箱、電話等。媽媽有了智能手機,還去了外省打工掙錢。
隨着網絡的覆蓋,這名少年有了認識世界的窗口,精神生活更豐富了。他説,小時候的娛樂活動只有跳繩、踢鍵子;現在可不一樣了,通過手機隨時能瞭解大山以外瞬息萬變的世界。
去年5-6月,蒙常生去上海完成了自己的畢業旅行,這是他20多年來第一次走出廣西。開了眼界的他感覺“村子變小了”,於是萌生出讓更多人出去看看的想法。他覺得,實現這個想法的途徑就是當教師。蒙常生今年在準備教師資格證考試。他説:“高考時,母親讓我繼承父親的‘衣缽’,報考師範院校,當時逆反的我沒有遂母親的願,現在想來有些後悔。”
蒙常生家鄉的師資力量很欠缺,時常留不住教師。此外,村裏一度沒有幼兒園,孩子們不會説普通話。蒙常生讀初一時,發現一名親戚家正上四年級的妹妹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另一名弟弟讀到六年級了,但不會做加減乘除計算題。
作為全村的希望,蒙常生自感壓力不小。他説,以前想讀完大學走出大山,但畢業後發現似乎又有另一座大山壓着自己——要帶着更多人走出大山,“如果能讓弟弟妹妹們走出大山,我會覺得更加光榮”。
家庭經濟條件好起來後,蒙常生外出打工的大姐又去衞生學校讀書圓夢,如今已經畢業。在她看來,這樣也許能找到另外一條出路。現在,弄勇村的大學生越來越多。
韓篤是2015年到弄勇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長的,這幾年見證當地村民如何一步步奔向美好新生活。他介紹,有的村民家已出了兩個大學生。
蒙宣任今年6月將參加高考。“儘量考到二本線以上,考個好點兒的學校,未來想當一名教師,教書育人。”他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麗梅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