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則是中國最為傑出的君主之一,一生之中創設了大量的制度典章,為明朝奠定了後世近300年的基業。雖然康熙帝、乾隆帝曾稱讚他“遠邁漢唐”。但是在眾多文人口中,朱元璋卻是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君王,因為他將其親自敕封的34位功勳卓越之人之中的30位全部誅殺。那麼問題來了,在朱元璋小時候,那個對他又打又罵的地主劉德,下場究竟如何?
1328年,朱元璋在濠州出生了,對古代的封建家庭而言,男孩子的降生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可是對朱家而言,卻是一個災禍。為什麼這麼説?因為對朱家這個飽受壓迫的家庭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家裏的糧食本來就不多,如今再加上朱元璋這一張嘴,真的很難生存下去,生活品質一降再降。
朱家作為傳統的佃户家庭,根本不會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要朱元璋能有點幹活的力氣,父母就讓他出勞動力,上學?門都沒有。為了多賺點錢,父母讓朱元璋去當地的地主劉德家放牛,絲毫不管他的心裏是怎麼想的。元朝末期的時候,朝廷橫徵暴斂,苛捐雜税,無時無刻不在破壞着國家的基礎,底層的人民早已經苦不堪言。
基於這種社會現狀,地主與佃農之間的關係又會和諧到哪去?由於朱元璋年紀小,很多事情都聽不明白,劉德又缺乏耐心,經常對他又打又罵,朱元璋經常一個人趕着牛羣默默哭泣,忍受着劉德的打罵。隨着時間的流逝,朱元璋也逐漸長大,雖然他在劉德家已經放了好幾年的牛,但是和劉德之間的關係,絲毫沒有得到改善,只因為他是地主。
一天,劉德再次對朱元璋破口大罵,朱元璋捱了幾句之後,馬上趕着牛羣向遠處逃去,氣得劉德連連跺腳。朱元璋走遠之後,心裏十分不爽,他看着正在吃草的牛羣,心裏想出了一個計劃。幾天之後,他叫來了好朋友湯和、徐達等人,幾個人一起將小牛犢宰殺吃掉了。在朱元璋後來的回憶中,一直記得那一天嘴裏的味道,是那麼的美妙。
偷吃小牛犢的後果,換來的自然便是一頓暴打,可是朱元璋卻滿不在乎,畢竟這麼多年已經習慣了。1344年,一場蝗災、瘟疫席捲了整個濠州城,就在短短的半個月內,朱元璋的父親、母親和大哥相繼去世。偌大的朱家,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為了安葬父母,朱元璋不得不向地主劉德借墳地。可是劉德從來不做賠本的生意,自然是不借。最後,還是劉德的哥哥劉繼祖贈了一塊墳地給朱元璋兄弟二人,朱元璋心裏十分感激。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朱元璋在1368年稱帝,建立大明。劉德聽説之後,馬上來到朱元璋面前磕頭請罪,希望他能饒自己一命。沒想到的是,朱元璋不但不怪罪他,反而給了他和哥哥劉繼祖一塊100頃的土地,並讓他們放心離去。想來,朱元璋並不是文人口中的“暴君”,而是實實在在的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