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歡如何從普通一兵成為天柱大將軍,其霸業如何被宇文泰分了一半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經典

一、北魏漢化和六鎮鮮卑化的矛盾

孝文帝拓跋宏雄才大略,他將北魏都城從平城(今大同)南遷洛陽時,並非頭腦發熱,而是考慮到了所有可能發生的內部和外部問題,因此孝文帝南遷的行動是成熟的,也正因為如此,他的南遷將國力推向了鼎盛。可是孝文帝卻忽略了一點,以他本人的雄才大略和強勢能解決的問題,他的後代未必能解決。


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孝文帝南遷和漢化後,他的北魏朝廷與北方六鎮軍人的矛盾。

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時,主要敵人是強大的北方民族柔然,因此北魏將他精鋭部隊設置在北方,以阻擋柔然南下,就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北方六鎮,即沃野(今內蒙古臨河縣)、懷朔(今內蒙古固陽)、武川(內蒙古武川縣)、撫冥(內蒙古四子王旗)、柔玄(內蒙古興和縣)、懷荒(河北張北)等鎮,這六鎮的成員都是鮮卑職業軍人家庭,即軍户。

北魏是以弓馬得到的天下,因此擔負打仗任務的六鎮軍人地位非常高,受到北魏朝廷的一貫重視,實力也不斷擴大,後來由於鮮卑族人口不足,啓用了不少“降户”和戍邊的死刑犯,如此就造成了六鎮民族的多樣化,包括了鮮卑貴族、漢族豪族、徙邊罪犯、高車和柔然等部落降民。

孝文帝之後的宣武帝元恪時期,由於漢化的深入,北魏朝政體系逐步向中原官僚體系進步,越來越重文抑武,使得依然保留鮮卑傳統的六鎮越來越邊緣化,六鎮上至王爺下到士兵,他們的地位下降帶來了生活水準的下降,於是六鎮之一的沃野鎮發生暴動。

雖然這場暴動最終被平息,可是六鎮地區已經由於戰亂被毀於一旦,六鎮的軍户已經無法在六鎮的土地上生存,於是,北魏將六鎮共20萬軍户集體遷往河北。

六鎮到河北之後,情況變得更糟,因為這些只會打仗的軍人無法融入當地成熟的農耕社會,豪強軍户與河北地方官和當地大族在土地、糧食資源上又產生了巨大矛盾。


於是內遷短短几個月的六鎮,又發生了底層軍人即鎮軍的暴動,這次暴動的規模遠大於前次。

時勢造英雄,這次六鎮的鎮軍暴動中,有兩位英雄脱穎而出,一位是西魏的創建者,奠定北周基礎的宇文泰,另一位就是東魏的創建者,奠定北齊基礎的高歡。

而相比貴族出身的宇文泰,貧民出身的高歡更不容易。

二、良臣擇主而仕,高歡是三姓英雄

高歡是苦出身。

如果把高歡的出生往上追溯,他也是官宦世家,他的六世祖是西晉太守,後來由於永嘉之亂,西晉被滅,他有三代祖先在慕容垂後燕為官,後燕被北魏所滅後,高歡的祖父就成了北魏的侍御史,也算是朝廷京官,可是突然就因為犯法被貶為庶民。

北魏被貶官員的去處,首要的去向就是六鎮,因此高歡的祖父被貶到了懷朔鎮。到了高歡這一代,他的血統雖然是漢人,可是他的生活習性已經完全鮮卑化,他本人也有一個鮮卑名:賀六渾。

高歡生在六鎮,又是庶人家庭,因此長大後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在六鎮當兵。武將世家的背景給了高歡兩個天生的好條件:


第一,高歡長得高大,神武而且英俊。武將講究骨骼粗壯,因為武藝的基礎是力量,而骨骼粗壯又是力量的基礎,史載高歡身高很“”而且“目有精光,齒白如玉”這是精力充沛的表現。高歡的外表,吸引了他的未來妻子,鮮卑的婁氏。

婁氏是有錢人家的姑娘,卻主動追求當時還是大頭兵的高歡,兩人成婚之後,大頭兵高歡才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匹馬,也因此成了帶兵的隊主;

第二,高歡出生武將世家,雖然家貧,卻自小受到如何打仗,如何排兵佈陣,如何管理軍人的薰陶,因此他深沉大度,輕財重士,“為豪俠所宗”。

於是,高歡身邊聚集了一批英雄豪傑,其中有一位南朝梁的掘墓人——侯景。

高歡當兵時期,正趕上六鎮暴動。公元523年,27歲的高歡隨着六鎮被遷入了河北。

可是就在這一年的8月,剛遷入河北的六鎮掀起了更大規模的暴動。

柔玄鎮的鎮兵杜洛周在上谷(今北京延慶)發起暴動,高歡帶着一幫兄弟投奔了杜洛周。

杜洛周是高車人,而且是個普通鎮兵,因此雖然有激情,卻缺少領導人的能力,雄才大略的高歡看不起杜洛周,就想暗殺杜後自己上位,沒想到走漏消息,結果反被杜洛周追殺。高歡只得帶着老婆孩子投奔了另一支六鎮暴動的軍隊葛榮。

葛榮是鮮卑人,和高歡都是沃野鎮出身,而且葛榮是將領,能力比杜洛周強很多,可是高歡還是覺得葛榮的能力不行,於是又投了官軍方面正冉冉升起的新星,太原王爾朱榮。


爾朱榮聽自己的老鄉説高歡長得好,是位不可多得的英才,因此同意和高歡見一面。可是高歡這段時間因為鬱郁不得志,顯得精神疲憊,加之爾朱榮對高歡的期望值太高,因此見面看高歡萎靡不振,對高歡的印象並不好。

爾朱榮的那位老鄉見自己引薦的人沒有得到爾朱榮的重視,也明白是什麼原因,就讓高歡更衣再見。高歡再見爾朱榮時,是在爾朱榮的馬廄,馬廄裏有一匹脾氣暴躁的烈馬,因為沒有人能接近,因此鬃毛很長。

爾朱榮是羯族人,因此他看得起的人是能駕馭烈馬的人,他讓高歡剪這匹馬的鬃毛。高歡連馬的蹄子都不捆綁,直接就剪了馬鬃毛,這匹馬居然老老實實地讓高歡剪。

高歡的本事讓爾朱榮高看,可是高歡接下來的話更讓爾朱榮吃驚:“對惡人的駕馭和管理就要像對待這匹馬一樣。”高歡的話表明他不是一個匹夫,而是有勇有謀能駕馭各色人等的萬人敵。

英雄之間只一句話就夠了,爾朱榮立刻認準高歡是英雄,因此單獨和高歡聊時勢。高歡向爾朱榮明確提出:“現在朝廷闇弱,你以清君側名義舉兵,可以成霸業。”爾朱榮大為高興,讓高歡擔任自己的參謀,從此以後,高歡成為爾朱榮的親信。

三、爾朱榮死後,高歡有了自己的軍隊

高歡第一次和爾朱榮見面時提出的策略,就成了爾朱榮的戰略。


孝明帝被自己的母親胡太后毒死後,爾朱榮立刻舉兵向洛陽開來,前鋒就是高歡。爾朱榮僅不到1萬人的軍隊,非常順利地開進洛陽,控制了洛陽朝政,處死了胡太后和2000餘名北魏朝廷的王公親貴及文武大臣,成為權傾天下的權臣。

之後,高歡跟隨爾朱榮和葛榮大軍作戰,屢立戰功,被葛榮軍稱為爾朱榮麾下的七王之一。隨着戰爭的深入,在爾朱榮將星如雲的將領們中,高歡是第一人。

爾朱榮對高歡擔憂起來,他常常問親信,他死之後,誰可以代替他。因為爾朱榮沒有兒子,只有一個繼子,也就是他的侄子爾朱兆。於是親信們都説是爾朱兆。爾朱榮説:“爾朱兆最多隻能帶3000人,能代替我的,只有賀六渾(高歡)。”又警告爾朱兆説:“你不是高歡的對手,遲早是他的敗將。”

儘管如此,爾朱榮還是要用高歡,封高歡為晉州(今臨汾)刺史。

爾朱榮是梟雄,他看人眼光很準,不過他並沒有處理高歡,一來因為目前他不僅要用高歡,而且他也能控制高歡,他認為處理高歡還不到時候;二來是他自己都完全沒有預料到,他自己突然被孝莊帝殺了。


爾朱榮的突然死亡,讓高歡的命運也發生了轉折,因為正如爾朱榮所料,爾朱兆不是高歡的對手。

高歡既然向爾朱榮獻上了他稱霸業的大計,那麼爾朱榮死後,高歡自然就當仁不讓了,可是高歡的短板是沒有自己的軍隊。

跟隨爾朱榮起家的嫡系軍隊,在爾朱榮死後都歸了爾朱兆,對這些軍隊高歡是無法染指的,他瞄向了被爾朱榮收納的葛榮軍隊舊部,這部分軍隊分佈在幷州和肆州即今天的山西。

葛榮死後,他的舊部雖然被爾朱榮收納,但畢竟不是嫡系,因此經常被爾朱榮嫡系的軍隊欺負,雙方經常發生衝突。爾朱榮死後,能力有限的爾朱兆對這部分軍隊非常頭痛,他問高歡怎麼處理,高歡説:“可以選擇心腹去統領,如果再鬧事,就拿統帥問罪,自然就不會有事了。”爾朱兆問誰可以去,高歡的鐵哥們賀拔允正好在座,他見這是高歡脱離爾朱兆的好機會,立刻説:“高歡是最好的人選。”高歡心裏高興,卻一拳打向賀拔允面門,將賀拔允的牙齒打下一顆:“當初天柱(爾朱榮)在時,你不敢説話,現在是大王(爾朱兆)的天下,哪裏有你説話份,我要殺你。”爾朱兆很感動高歡的忠心,就讓高歡去做葛榮舊部的統領。


於是,高歡有了自己的軍隊。

四、有了自己的軍隊後,高歡滅了爾朱兆

因為爾朱榮被孝莊帝所殺,頭腦簡單的爾朱兆就要帶兵到洛陽殺孝莊帝。爾朱兆此舉就是得罪天下人,高歡看出和這樣的人不值得共事。於是高歡藉口葛榮舊部要反,他不能離開並、肆二州,拒絕了爾朱兆的命令。

爾朱兆明白高歡的藉口,對高歡產生了敵意。

高歡雖然得到了軍隊,可是他的軍隊和爾朱兆的軍隊都在山西,還沒有實力和爾朱兆抗衡,於是他的下一步計劃是離開山西,到山東獨立發展。

為了達此目的,高歡重金收買爾朱兆的親信,之後對爾朱兆説幷州之地發生饑荒,他的人馬沒有吃的,因此想去山東“就食”。爾朱兆身邊的人也為高歡説話,使得爾朱兆對高歡不僅毫不懷疑,還催高歡趕緊行動,因為高歡的軍隊和他在一起,確實存在糧食不夠吃的問題。於是高歡帶着他的人馬到了山東。

高歡一到山東,就向他的部下散佈爾朱兆要將他們收為奴隸的消息,使得這些葛榮舊部羣情激奮,堅決要團結高歡周圍。高歡見民心可用,宣佈正式和爾朱兆決裂。


高歡的能力是爾朱兆完全無法比的,他一方面和爾朱兆作戰,一方面進洛陽立了新皇帝孝武帝元脩,孝武帝則封高歡為大丞相、天柱大將軍、太師。

高歡成了朝廷正式任命的大丞相,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收穫天下人心,而與之相反,在天下人心中,爾朱兆則是弒君大賊。

一年以後,公元533年,高歡滅了爾朱兆,成了號令天下的權臣,唯一和他抗衡的,是關隴的英雄宇文泰。

五、三方演義轉化為兩雄分北方

孝武帝也是有雄才的人,他不願意做高歡的傀儡,於是上演了一場孝武帝、宇文泰和高歡的三方演義:

孝武帝不斷命令宇文泰東進洛陽勤王,可是宇文泰卻要做齊桓公,他對孝武帝虛與委蛇,只表忠心而無行動。於是孝武帝就不斷封賞宇文泰,希望以封賞換取宇文泰的勤王,結果宇文泰由一個小小的刺史,先成為大都督,再大行台,最後成為和高歡平齊的丞相。


直到宇文泰感覺從孝武帝這裏榨不出油水了,才忠心耿耿地提出讓孝武帝到他的關隴來。

對宇文泰要孝武帝到關隴的事情,高歡一無所知,他只知道孝武帝要對付他,因此他準備帶大軍到洛陽制住孝武帝,沒想到結果反而促使孝武帝逃往了宇文泰處。

孝武帝逃往關隴,終結了高歡的霸業之夢,因為宇文泰有了和高歡抗衡的地位和能力。

於是,高歡不得不另立了孝文帝拓跋宏的曾孫元善見為帝,即為孝靜帝。

統一的北方分裂為東西兩部,高歡和宇文泰分別雄踞一方,高歡控制着東魏,宇文泰控制着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