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説起唯才是舉,大家首先想起的是否是曹操?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曹操以善用人才、降將、不問出身等為人所知,但大家往往忽略的是,曹操本就不是唯一這麼做的人。其實三國君主,甚至其他諸侯都有過不問出身、不計前嫌或不忌諱降將等等作為。
劉備、孫權手底下這樣的人更多到不勝枚舉,可是很多歷史評論或書籍都只過於強調曹操一人,導致大家認為好像曹操才是最愛人才的人,而唯才是舉也彷彿變得是曹操專利一樣。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那要如何解讀曹操的“唯才是舉”呢? 其實不管是學界,還是民間對曹操的求賢令解釋都有千萬種,小巖也想試着解釋自己所理解的“唯才是舉”,看能否激發一些各位看官的想法,並提供一些意見做反饋討論。
除了曹操外,劉備、孫權有沒有善用各方人才,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邊我們從“不問出身”與“不講求品行”兩個觀點分開來看。劉備的用人
出身方面,關羽、張飛等劉備起事的老夥伴,大概除了劉琰外出身都不高,關羽甚至是個亡命之徒。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其後劉備東奔西跑,也難以真正與人才市場,以及地方勢力結合,但他的勢力成形後,劉備破格提拔行伍出身的魏延、賞識老將黃忠、很可能是蠻人出身的馬忠、收劉封為養子、收降人王平等等。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品行方面,喝酒誤事的蔣琬、不治縣的龐統、“睚眥之怨,無不報復”的法正、棄城而逃但不被追究的廖立等等也都是例子。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出身方面,呂蒙出身貧賤、闞澤“家世農夫”、“寒門”周泰、出身小吏的呂岱等等,都是孫權看中能力而逐漸提拔的。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品行方面,“性嗜酒”且愛打人的胡綜、“粗猛好殺”的甘寧、“性護前,恥為人下”的朱桓、“居處服飾,於時奢靡”的呂範等等,孫權也多因其才而予以寬容,並將他們擺到適當的位置上。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所以這裏要表達的是,“唯才是舉”本來就不是曹操專例。只是因為曹操的求賢令發佈出來,這句過於響亮的話,使得大家忽略了其他例子的存在,至少鼎立天下三家君主也都含有這樣的特質,曹操並不見得在這方面特別突出。曹操用人是否在乎品德?
把這個標題放在前面即是要先説,其實曹操用人還是會在乎名聲或德行的。王烈、崔琰、鄭渾等等人,都是曹操慕其德行打算闢用的。
王烈:.……以義行稱……曹操聞烈高名,遣徵不至。
鄭渾:……太祖聞其篤行,召為掾。
崔琰:琰嘗薦鉅鹿楊訓,雖才好不足,而清貞守道,太祖即禮闢之。
這就跟劉備用許靖一樣,對道德名聲的要求都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而曹操在203年的時候,就已經説明“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這就表示曹操也認為自己勢力穩定下來後,對人才的需求也逐漸開始講究德行。
所以曹操就曾對崔琰強調德行的重要性,希望崔琰以自身德行影響他人:
君有伯夷之風,史魚之直,貪夫慕名而清,壯士尚稱而厲,斯可以率時者已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而在毛玠傳裏,就記載了當時毛玠與崔琰(他們負責舉用人才)的選人標準:
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
附帶一提,“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應可解讀為享有這樣“清正”之名的人是否真的名副其實。
從這邊也可看出曹操並非不在乎人才德行,某種程度上他還是照着遊戲規則的框架在走,就連殺孔融的時候,一樣搬出了許多違反儒家道德的罪名。求賢令
第一次求賢令的背景:我們所熟悉的“唯才是舉”是出自於曹操的第一次求賢令,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求賢令是發佈在建安十五年,此時已經是赤壁之戰後兩年,連南郡之戰都打完了。所以此時的曹操地盤已穩,並非如很多文章所説,因為曹操出身不高而沒人願意投靠,或強調曹操為了與袁紹對抗所做的求才辦法。
小巖強調此點即是要説,曹操發佈此令不單純是為了向天下求賢。小巖認為,曹操除了一方面有意打擊“偽飾以邀譽,釣奇以驚俗”的後漢風氣,另一方面亦有其政治目的。
三次求賢令的目的:小巖認為,曹操在赤壁之敗後改為強化內部權力,並很可能開始野心膨脹,開始積極的架空漢朝前的過渡期,所以此時曹操需要開始區分內部人員“忠漢”與否。陳寅恪先生認為,曹操此時的求賢令重點在打破儒家框架的金科玉律,一方面是可以拉高自己可能不相稱的出身、與合理化之後可能的篡漢行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此拉近親曹一黨的人才。
而沒過多久,同年曹操卻又發了一篇《讓縣自明本志令》,一方面似乎要對親漢人士説明自己的無奈,另一方面卻也還是點出了自己絕對不可能回收權力,並意有所指的點出了“萬安”之計,然後給了自己的三個兒子五千户侯。
而建安十七年時,曹操晉魏公,並陸續把獻帝諸子轉封在外;建安十八年曹操進一步復九州制擴大自己領地。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建安十九年曹操更殺伏後一族,後沒多久他追加第二次求賢令,此令強調人才不須德行而需要“進取”,這裏的進取是什麼意思就很值得玩味。
所以到後期等曹操政權穩固下來,要士族轉為對自己忠誠的話,自然又要重拾儒家風格。所以唐長儒先生在曹操後期的求賢令(第三次求賢令)標註,認為曹操後期的確要求才,而且是優先要求“至德之人”;何夔向曹操建言應篩選有道德名聲之人,曹操也十分贊同。
.…… 夔聞以賢制爵,則民慎德;以庸制祿,則民興功。以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鄉閭,使長幼順敍,無相逾越。顯忠直之賞,明公實之報.…… 太祖稱善
但曹操的第三次求賢令最後仍補了一種人才:“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等於曹操仍給了自己後續行為留了解釋空間。
當然如今對曹操求賢令的解讀眾説紛紜,小巖的這篇文章也不過是一種解讀方式而已,看官自行斟酌。而曹操後續高壓對待親魏士族,以及為何曹丕需要九品中正制,則又是另一個故事了。結語
儘管曹操用人之道的確有其獨到之處,也的確沒那麼講究人才的出身與品德,但我們應避免過度解讀。這篇文章即是希望闡述三件事情:
1. 用人“不講出身和品德”這件事三國君主都有在做,只強調為曹操本人優勢,有過度解讀之嫌。
2. 曹操對於“不講出身和品德”是看時機點的,不一定是金科玉律,當然其實其他君主也是如此。
3. “唯才是舉”此語本身應有其他政治涵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1 字。

轉載請註明: 只有曹操“唯才是舉”其他三國君主如何用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