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成相親最低門檻,真的靠譜嗎?

日前,《半月談》報道了“高端相親局”後,引起了不少媒體與網民的關注。所謂“高端相親局”,就是相親平台設定一個條件的底線——比如參與者必須是“985”名校以上學歷。只有符合這個基本條件的人才能來相親,不符合這一要求的,即便其他方面再優秀也會被相親平台拒之門外。

在媒體報道中,這些參加“高端相親局”的人有以下特點:“就讀或畢業於國內外知名院校,學歷高、收入高、家庭好、工作穩定、氣質獨立,等等”。同時具備這些特點的人,即便不在相親平台找對象,在現實中也容易脱單,絕不是因為條件差才“被動單身”的。因此,儘管“高端相親局”引起了一些爭議,但仍有不少自身條件優秀的人願意參加,甚至有年輕人表示“有需求就有市場,名校學生希望找到同樣優秀的人,這無可厚非。”

從根本上講,這種“高端相親局”滿足了一小部分人對門當户對的婚姻的渴求心理。在他們來看,只有雙方的基本條件——尤其是教育背景與家庭背景相似,才有可能擁有穩定的婚姻。其實,講究門當户對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外界某些偏激地批評這種相親模式的言論,在現實中其實沒有多少“市場”。對多數人而言,尋找一個跟自己整體匹配的另一半,的確是獲得良好姻緣的必要條件。

只是,凡事都不能走極端,我們應當注意的是這類“高端相親局”中存在的兩種謬誤認知。首先,一些人過度看重外在條件,甚至將每個人都標籤化看待。這樣的偏激看法,不僅會傷害別人,也無助於自己心態的穩定,最終耽誤尋找伴侶的終身大事。

試想,如果一個人雖然不是“985”大學畢業的,而是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的博士,難道他的“水平”就一定不如“985”大學畢業的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嗎?再如,即便一個人只是普通本科學歷,但他在工作中做出了很多業績,只是因為各種陰差陽錯的緣故沒能讀上“985”名校,難道他的見識就不如名校學生嗎?這樣的例子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其實都能找到很多。不走極端,重視個體的差異性,尊重每個人的價值,是相親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再者,身處這類“高端相親局”,即便表面上大家條件匹配,都是“985”名校高學歷人才,也不意味着就能因此輕鬆地找到合適的對象,一些人過於樂觀地看重條件匹配機制的“威力”,其實也是一種謬誤認知。外在條件的匹配,最多隻能圈定一個大致的框架,最終能否找到姻緣,還有很多主觀與偶然因素在發揮作用:比如,兩個人的性格是否合適,交往時機是否妥當,還有很多人都在乎卻又無法用理性來描述的“眼緣”與“感覺”的問題。諸如此類的問題,豈能只靠條件匹配機制就能解決呢?

因此,不論自己是不是“985”名校畢業的人,看到類似現象,或者身處其中的時候,都還是應該有一顆平常心,以及不偏激的認知態度。只有在尊重他人選擇與個人價值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找到更多人生的幸福。

作者:西蒙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28 字。

轉載請註明: “985”成相親最低門檻,真的靠譜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