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擁立溥儀當了十二天皇帝的辮帥張勳,最後結局如何了?

1917年7月1日,末代皇帝溥儀在“辮帥”張勳的擁戴下復辟。
然而溥儀只當了十二天的皇帝,即在7月12日就被段祺瑞所帶領的“討逆軍”趕下了台,溥儀的皇帝夢再次破滅,擁戴他的張勳倉皇逃入了荷蘭大使館躲了起來。
綜上,當了十二天鬧劇皇帝是溥儀而非“辮帥”張勳,那麼張勳逃入荷蘭大使館後結局如何呢?欲知詳情還得從頭説起。
話説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自從1912年2月12日退位以後,由於受國民政府的優待,他仍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過着他衣食無憂的生活。
溥儀6歲時退位,轉眼6年過去了。這6年來溥儀從來沒有想過再次當皇帝,説實話做皇帝對他來説沒有太大的誘惑力,他也知道自己能力很平庸。
當年擁立溥儀當了十二天皇帝的辮帥張勳,最後結局如何了?

“與其做個讓人擺佈的皇帝,還不如做一個自由的平民。”溥儀心中想道。
溥儀不想稱帝不代表着皇族的遺老遺少們不想再次掌權,他們認為只有溥儀當了皇帝,他們才能重新奪回國民政府手中的權力,張勳就是這些大清遺老遺少中的一員。
張勳(1854~1923)是大清遺臣,溥儀即位時任江南提督,率巡防營駐守南京。張勳是典型的保皇派,骨子裏有種“皇權至上”的思想,雖然他也迫於時代的潮流參加了革命,到後來還是北洋軍閥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張勳眼中,清朝雖然滅亡了,但他心中仍然以清朝為正統,溥儀才是他心中的偶像。
當年擁立溥儀當了十二天皇帝的辮帥張勳,最後結局如何了?

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他禁止自己軍隊的士兵剪辮子,他自己也留着辮子,他固執認為,這才是一個做臣子最起碼的品德。
但在外人眼中,他的這種行為有點不倫不類,當時人們把他和他的軍隊當笑點看待。
不管別人如何説三道四,嘲笑辱罵也罷,張勳心中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扶植溥儀再次稱帝。
有道是:“機會是為有心人準備的”。
1917年6月14日,張勳以調解段祺瑞和黎元洪衝突為名(調解府、院之爭),帶領3000士兵進入北京。他首先叩見了當時住在紫禁城的溥儀,對溥儀説了復辟的意思。
當時12歲的溥儀直接説不,“我年齡太小,恐難當大任”。張勳説“當年康熙爺8歲登基,也不照樣做了一番事業嗎?”張勳耐心的為溥儀做工作,直到深夜,溥儀才勉強接受了。
第二天,張勳派兵佔據了火車站,郵電局等要地,同時派人勸黎元洪“奉還大政”。
當年擁立溥儀當了十二天皇帝的辮帥張勳,最後結局如何了?

7月1日凌晨,張勳穿上清代的朝服朝冠,率領康有為等羣黨,擁12歲的溥儀登基。
當天小皇帝發佈了八道上諭,實際是張勳一手操辦的。把民國六年改為宣統九年,恢復清末官制,封官授爵;封黎元洪為一等公,畢竟人家老黎讓位的,任命張勳、王士珍、陳寶琛、梁朝偉敦彥等為內閣議政大臣,同時宣佈了一些大臣的任命……
曾經冷冷清清的紫禁城又熱鬧了起來,京城的大街小巷,又都掛起了龍旗,清朝的袍褂,發辯都成了暢銷品。
轉眼十幾天過去了,復辟消息如發酵般傳出後,全國輿論沸騰了,紛紛要求討伐張勳。
當時寓居在天津的段祺瑞,手中握有軍事實力和財政支援,他藉助全國反對復辟的聲勢,在天津附近的馬廠組成了“討逆軍”,誓師討伐張勳。
當年擁立溥儀當了十二天皇帝的辮帥張勳,最後結局如何了?

“討逆軍”很快攻入北京,張勳的辮子軍只有3000人,一觸即潰。
7月12日,張勳倉皇逃入荷蘭大使館,次日,溥儀再次宣佈退位,只做了12天的龍椅又下了台,段祺瑞於7月14日到北京,重掌政府大權。
1918年3月,北洋政府以“時事多艱,人才難得”為由,對張勳和復辟案中的官員一律實行特赦,張勳獲自由後從荷蘭大使館遷居津門德租界6號寓所。
張勳的結局
張勳做了寓公後,發揮他的經商天賦,投資當鋪、銀行、商店等企業,賺了個鍋滿盆滿,家中的僕人、丫鬟不下上百人,有人估計張勳的資產不下五六千萬之多。
當年擁立溥儀當了十二天皇帝的辮帥張勳,最後結局如何了?

1920年5月,張作霖想拉攏張勳,向時任大總統徐世昌提出恢復張勳長江巡閲使和安徽督軍之職,但被張勳拒絕了,張勳心灰意冷不想從政,其實他的心中還在留戀着大清。
在張勳的晚年,有人提出他應該剪掉辮子,當時張勳掂起辮捎學着京劇的道白:“吾無力迴天,尚可獨善其身。腦袋在、辮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也。”説罷哈哈大笑……好一個“返老還童”的張勳。
1923年9月12日,張勳在天津寓所因病去世,享年69歲。溥儀賜諡號“忠武”。張勳臨死前,讓人把辮子重新梳洗辮好。之後安詳的閉上了雙眼。
文/秉燭讀夏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6 字。

轉載請註明: 當年擁立溥儀當了十二天皇帝的辮帥張勳,最後結局如何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