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大秦賦李斯、荀子最後談話,看似是成功秘訣,實則補瘡剜肉

史話《大秦賦》第1期,探索歷史劇人物背後的心路歷程。
明朝人李贄《史綱評要·後秦紀》: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推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
就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進而創立前無古人的秦帝國而言,李斯在世人眼中的地位是很高的,高到可以跟秦始皇“並行”,但是他的結局卻是讓人唏噓不已。

史話大秦賦李斯、荀子最後談話,看似是成功秘訣,實則補瘡剜肉
《史記·李斯列傳》日:“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
秦二世當政後,李斯作為始皇帝最親近之人,大秦帝國的締造者,卻被像罪大惡極之人般消滅。所遭受的死前折磨更是驚世駭俗。
《漢·書·刑法志》曰:“當皆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其誹謗詛詈者,又先斷舌,故謂之具五刑。”
李斯在被腰斬前,先是臉上刺字,接着用刀割掉鼻子、砍掉左右腳,然後用藤條或荊條將人活活打死,最後砍掉腦袋、把屍體當街剁成肉醬。可以説僅1個“具斯五刑”,李斯就已經死得透了。秦二世後面還要加個腰斬,意味着秦二世的泄憤訴求攀升到極致,他對李斯是恨透了。
一代秦相李斯就這樣在帝王的恨意中,落了個不得善終。然而李斯的結局,其實早在李斯離開師傅荀子之時,就已經註定了。而這一切,又都在他跟師傅的告別詞中有過暗示。
李斯在楚國上蔡當管倉庫的小吏時,看到廁所裏的小鼠見人就跑,而糧倉裏的老鼠見人卻有恃無恐。悟出了影響自己一生的人生哲學“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環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個人要想過上好日子,就要明確地想辦法攀爬到1個能夠給你好日子的環境中,只有處在那個環境中,才有可能成功過上好日子。
自此之後,李斯開始瘋狂的惡補自己的學識、認知等,努力讓自己有匹配過上好日子的能力,為此李斯特意拜師荀子。除了能力提升,李斯還把眼睛看向四方,探尋能讓自己成勢的環境,最終選擇了秦國。
《史記·李斯列傳》斯聞得時無怠,今萬乘方爭時,遊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説者之秋也。

史話大秦賦李斯、荀子最後談話,看似是成功秘訣,實則補瘡剜肉
李斯的眼中,西邊的秦王要吞併天下,以自己一己之力建立帝業,所以正值需要大量人才做戰略謀劃的時候,而這正好是自己一展抱負的千載難逢之機會,於是李斯毅然選擇離開老師去秦國奮鬥。與此同時李斯也説出了自己對人生價值的理解。而這些話縱使放在今天也是熱血滿滿。
《史記·李斯列傳》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強行者耳。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久處卑賤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惡利,自託於無為,此非士之情也。
李斯把功名富貴放在了自己追求的終究目標,並且暗諷那些地位卑微,卻不想功名富貴,天天混日子的人是白白長了一副人相。在李斯的字典裏所謂的“禮義廉恥”那些應該很少,他是把最大的恥辱視為卑賤、貧窮。

史話大秦賦李斯、荀子最後談話,看似是成功秘訣,實則補瘡剜肉
後來,到了秦國的李斯,那顆對功名富貴的利己追求,確實讓他有了努力的動力,也讓他成為了人上人。但是將人生目標僅視為功名富貴,對於人來説是補瘡剜肉,看似有效果,實則埋下重大隱患。
對“功名富貴“的無限渴望,讓李斯在心理上,可以為了眼前利益而毫無原則,甚至可以説只要價錢合適,他可以出賣任何人,如此一來直接造成了李斯後來的悲劇。
李斯萬事利己,趙高得以僅僅是“許諾共治天下”就成功説服李斯放棄自己的職業操守,背叛新君主扶蘇,恭迎胡亥篡位。
在篡位的行動中,李斯認定自己是功臣,可以繼續得到重用,逃過在秦始皇時代就反對他的扶蘇所支配,所以除掉扶蘇是他的最大利益選擇。
然而李斯忽視了一山難容二虎的事實,李斯要繼續把權,當百官之長,但是秦二世之下只有一個位置——趙高作為另1個功臣,他也想要。

史話大秦賦李斯、荀子最後談話,看似是成功秘訣,實則補瘡剜肉
趙高是宦官,是秦二世的老師,李斯雖然是丞相,但去後宮次數有限,跟年少的秦二世理論上只是萍水相逢的關係。而古時的大臣權力,往往直接取決於皇權,皇帝説你好,你就好,説你啥也不是,就啥也不是。
如此一來,李斯在跟趙高的爭鬥中,跟秦二世走得更近的趙高是有天然優勢,李斯陷入1個最不利己的環境,最終死在了不利環境中。
環境給予李斯一切,卻也讓他死在環境之下。功名富貴激勵了李斯奮發圖強,卻也讓他被利益矇蔽雙眼,失去基本的判斷,釀成“大禍”自己作為人而不得善終,自己的事業二世而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3 字。

轉載請註明: 史話大秦賦李斯、荀子最後談話,看似是成功秘訣,實則補瘡剜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