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青色、紅色,古人結婚為什麼就是不穿白色婚服?

今天,我們對嫁衣的印象是大紅色的,其實,那不是歷史的真實面貌。歷史上的嫁衣要比現在的要豐富、鮮活得多。比如兩千多年前的周代新娘,穿的就是一襲黑衣。

據先秦經典《儀禮·士昏禮》記載,那時的婚禮,沒有後世的歡騰熱鬧,衣服也是簡潔肅穆,甚至有些凝重。新婿服叫“爵弁玄端”,新婦的嫁衣則是“純衣繻衲”。所以新郎新娘的禮服,屬於玄縹色禮服。這是先秦時最神秘和尊貴的色彩。

東漢經學大師鄭玄對《周禮·染人》中的玄色解釋道“玄者,天地之色,以為祭服。”後人又進一步解釋“天之正色蒼而玄,地之正色黃而醺。”玄縹色乃是天和地的顏色。玄,黑中泛赤,象徵天之色;緬,黃裏帶紅乃大地之色。其視覺效果,大體就是黑紅二色了。

黑色、青色、紅色,古人結婚為什麼就是不穿白色婚服?

在降重的祭祀場合,天子“玄衣玄冠玄裳”,王后在祭祀先王時穿着最隆重的禮服褘衣“褘衣玄”。連卿士們聽朝所穿的正服,也是黑色。因此,在婚禮那天,把象徵天地的玄之色穿上身,如祭祀般隆重這正應了先秦經典《禮記·昏義》對於婚禮的理解“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

據《周禮》記載,天子般是在祭祀這樣的重大禮儀場合才會穿上冕服。不同的祭祀場合穿不同等級的冕服。而冕服並不是天子的專利,大夫以上級別的人也可穿。士雖沒有資格穿冕服,但可以穿上與冕服同類但低一級的爵弁服。比起冕,爵弁少了前後垂下的旒。春秋戰國時期大夫以上的人穿着冕服去接新娘,而士則穿着爵弁去迎親,這大概是當時婚禮的常態。

古人已把五色與五方、五侯(四時)、五行等對應起來。五色中的青,對應着五方中的東方、四時中的春、五行中的木,五帝中的青帝。所以青是東方,東方是春,而春,則是男婚女嫁的時節。東漢班固等所撰的《白虎通義·嫁女篇》説得最是直接“嫁娶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陰陽交接之時也。”通過一系列勾連轉換,象徵春的青,就和春的嫁娶之事連在了一起。它不再如玄色般高貴和冷酷,卻充溢着一股草木茂盛、鬱鬱葱葱的生命力。因此在唐代選擇青色作為新娘禮服,正是源於此。

同樣是一襲青衣,不同的新娘,得按自己的品級來穿。如果是庶人就用“花釵禮衣”;如果新娘的夫婿屬於九品以上六品以下小官,所穿為花釵大袖禮衣;如果是五品官以上的命婦,或者皇家的公主,可用“花釵翟衣”;最高等的是皇后、太子妃接受冊命時所穿,分別用“神衣”、“褕翟”。

黑色、青色、紅色,古人結婚為什麼就是不穿白色婚服?

《唐六典》中道“庶人婚,假以絳公服。”官員女兒初次出嫁,可穿母親品級的嫁衣,但若是平民的女兒,還是穿自己的花釵直袖禮衣,別再奢望命婦的榮耀了。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平民新所穿的,不僅是公服,還是絳色的公服。至此,紅色婚服粉墨登場了。新郎緋紅,新娘青衣被後世形容為“紅男綠女”,不過確切地説,應是“紅男青女”。

明朝以赤為尚。《明史·輿服志》中記載“今國家承元之後,取法周漢唐宋,於赤為宜。”於是在帝后妃嬪的禮服中,就多見這大紅之色了。命婦的禮服中,也有“真紅大袖衣大紅圓領袍”等。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十分發達,人們愈發追求世俗的享樂渴望打破階層的藩籬。於是那后妃命婦的大紅禮服,便也成為庶民的追求。尤其是在婚禮這樣重要的日子,穿上象徵着大富大貴的紅,彷彿自己也躋身於高貴的階層。

“一副金絲冠兒,一副金頭面一條瑪瑙帶,一副丁當七事,金鐲銀釧之類,兩件大紅宮錦袍兒,四套妝花衣服,三十兩禮錢,其餘布絹綿花,共約二十餘抬。”這是明代小説《金瓶梅》中的情節,描述的是西門慶第三房妾孟玉樓收到的彩禮。不過新郎不是西門慶。這時候,西門慶早已命喪黃泉。新一任郎君,是知縣兒子李拱璧(李衙內)。清明時節,孟玉樓上墳祭祀,不想卻與李衙內相遇,四目傳情,心意相通。衙內很快託陶媽媽來説媒。四月八日,李家便送來上述聘禮。到了十五日婚期,孟玉樓拜別舊夫之家,玉樓戴着金梁冠兒,插着滿頭珠翠、胡珠子,身穿大紅通袖袍兒,先辭拜西門慶靈位,然後拜月娘。……媒人替他帶上紅羅銷金蓋袱,抱着金寶瓶,月娘守寡出不的門,請大姨送親,送到知縣衙裏來。

37歲的孟玉樓三嫁,新郎僅是個芝麻小官的兒子,但她的一身穿插卻似一位貴婦人。其他不説,單説這主色調,無論是聘禮中提到的“大紅宮錦袍兒”,還是出嫁的行頭“大紅通袖袍兒”,“紅羅銷金蓋袱”,都是明豔的紅。

後世心目中的中國新娘紅衣,直到創作《金瓶梅》的時代,才正式登場亮相。這時候,無論是官家的小姐夫人,還是平民家的小家碧玉,都會在婚禮時穿上紅衣。

不過這大明江山的主人,原本對紅色是設了禁令的。據《明會典》記載,平民女服用色用料多受限制。即使是婚禮服,也限用紫色粗布,並且禁止用金繡。袍衫也只限用紫色、綠色和桃紅色等淺淡的顏色,而禁止用大紅色、鴉青色、明黃色等濃豔的色彩。

黑色、青色、紅色,古人結婚為什麼就是不穿白色婚服?

紅色是平民女子的禁色,但這只是枯燥的律令罷了。活生生的現實是,到了明代後期,違令之事已經司空見慣。據明末清初葉夢珠《閲世編》所記,“時惟大紅為禮服而不輕用。未幾,遂為常服。……寢淫至於明末,擔石之家非繡衣大紅不服,婢女出使非大紅裏衣不華。”連牌女在正式場合都要穿大紅禮服,更何況是生僅能做一次的新娘子。

明朝以赤為尚。《明史·輿服志》中記載“今國家承元之後,取法周漢唐宋,於赤為宜。”於是在帝后妃嬪的禮服中,就多見這大紅之色了。命婦的禮服中,也有“真紅大袖衣大紅圓領袍”等。明代中後期,商品經濟十分發達,人們愈發追求世俗的享樂渴望打破階層的藩籬。於是那后妃命婦的大紅禮服,便也成為庶民的追求。尤其是在婚禮這樣重要的日子,穿上象徵着大富大貴。

民間新娘既敢穿上違禁的紅,自然也能在款式上大膽追求高品級,比如瞄準后妃和命婦的禮服—鳳冠霞帔。《明史·禮志》中有這麼一段記載:“凡庶人娶婦……婿常服,或假九品服,婦服花釵大袖。”也就是説,庶民結婚,既可穿符合本人身份的正裝作為吉服,也可往上越級,穿上九品芝麻官的官服。這便是“新郎官”一詞的來源。可是新郎官的新媳婦兒,按規定只能穿“花釵大袖”,並未被允許穿上命婦服飾。這與唐代的規定幾乎如出一轍。

到了清代,“鳳冠霞帔”更成為漢族新娘的標準盛裝。而這樣的穿戴,不僅是榮耀那麼簡單還成為一種身份的證明,以表示是明媒正娶的嫡妻。不過鳳冠霞帔雖備受追捧但也不是唯一的選擇。畢竟要置辦一套九品官服、鳳冠霞帔,對於普通小民來説,也是相當耗財耗力的。

古代中國人喜歡喜慶吉祥的紅色婚服,而白色則是兇喪的象徵,是喪葬服飾用色。白色婚紗,是基督教影晌下出現的西式婚服,代表着新娘的純潔和忠貞,而隨着西風東漸,中國人才漸漸接受這種婚服。不過歷史上總會有“奇葩”,晉朝皇宮裏流行起了白色的婚服。

晉人張敞在《東宮舊事》裏留下一條記錄:晉朝太子大婚,新人身着白觳衫,白紗衫,或白絹衫,系紫結纓。這種服飾,幾乎與當時葬禮上所穿的服裝一模一樣,可謂婚喪同服。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其實與當時玄學盛行有關。受老莊影晌的玄學,“以無為本,反璞歸真”,追求清新淡雅的風尚,因此白色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這才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白色“婚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34 字。

轉載請註明: 黑色、青色、紅色,古人結婚為什麼就是不穿白色婚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