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22日消息: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鄧子基於今天11時38分去世,享年98歲。
鄧子基是著名經濟學家、財政學家、教育家,中國財政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財政學界主流學派“國家分配論”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資料圖
官方資料顯示,1923年6月,鄧子基出生在福建沙縣夏茂鎮儒元村的貧困家庭,9歲失去母親,11歲失去父親。知識幫他擺脱困境,他靠每學期的第一名來贏得6元的獎學金。
幾年後,鄧子基以第一名成績考到福州高級中學。1943年高中畢業,鄧子基被保送到位於重慶的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與此同時,他還考取了國立交通大學航空系。鄧子基先在交通大學讀了3個月的飛機制造專業後,他得知剛開學的政治大學包吃包穿,給零用錢花,畢業後還包分配,他轉而投奔政大,就讀經濟系的財政專業。
鄧子基和廈大的結緣是從1950年開始,當年,他以福州考區第一名的成績,成為新中國首批經濟學研究生,師從時任廈大校長、《資本論》中譯者之一王亞南。
據報道,王亞南對學生要求十分嚴格,入校後,鄧子基用兩年時間潛心攻讀《資本論》。王亞南要求鄧子基明確自己的專業方向,他對鄧子基説,“你以前做過税務工作,那就搞財政學吧。”
“亞南校長是解放後廈門大學的第一任校長,他對學生要求嚴格,我們那屆8名研究生,最後只有6個畢業,按期畢業的才4個。”鄧子基説。
為了讓鄧子基更快成長,王亞南還安排他為本科生兼課,鼓勵敦促他學習、思考、寫文章。鄧子基的《蘇聯預算制度研究》就是在這一期間完成的,並於1952年發表在《廈門大學學報》上。
王亞南出於愛才之心,讓鄧子基留校工作,這一留就是60多年。學習期間,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勇於突破。
建國之初,我國財政理論界主要流行的是蘇聯“貨幣關係論”的觀點。
1957年,西南財經學院教授許廷星寫了一篇關於財政學研究對象的文章,提出“財政是分配關係”。鄧子基從中得到啓發,他認為,財政的本質是一種貨幣關係體系的觀點僅停留在對財政資金運動的表象描述上,沒有揭示財政的本質。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説和財政思想,潛心研究財政的本質等一系列基礎理論問題,提出了“國家分配論”觀點。
1962年,鄧子基發表《略論財政本質》一文,文章全面系統地論證了“國家分配論”,並提出“財政的本質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係”這一觀點。同年,他發表了《試論財政學對象與範圍》、《財政只能是經濟基礎的範疇》。通過這一系列文章的發表與闡述,鄧子基全面系統地分析論述了財政的本質問題,初步確立了他“國家分配論”代表人物的地位。
現在,“國家分配論”成為我國傳統財政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在我國現行的“財政學”教材中,基本沿用這一理論,並被學界廣泛認可。
鄧子基説,國家分配論的核心在於分析與探討財政活動的本質,國家分配論能説明財政是什麼。他説,明確財政的概念是財政基礎理論的重要前提,概念是人們認識的階梯,概念不清,誤解了別人的觀點,爭來爭去就不會有結果。
鄧子基一生出版著作、譯著、教材60多本(含合作),發表論文400多篇。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福建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廈門市勞動模範”等國家和省部級獎勵和稱號達40多項。
公開報道顯示,從1984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博士生,到今年,鄧子基已經培養了107名博士。其門下弟子,數十名畢業後走上省部級崗位,包括現任財政部部長劉昆、原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原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等。
此外,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峯也是鄧子基的學生。
2009年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金融系舉行建系八十週年慶典時,何立峯曾發表《難忘鄧子基老師》一文,其中提到,“在鄧老師身上,我們的確有許多應當學習感悟的東西。我們現在也年過半百了,尤以兩點為最”,其一是“堅持學習、永不滿足”;其二是“勇於探索,與時俱進”。
2017年,鄧子基榮獲首屆中國財政理論研究終身成就獎,這是中國財政理論界的最高獎項。去年9月,他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
資料來源:廈門大學官網、《中國教育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