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1954年11月28日,楊立三在蘇聯逝世,享年54歲。當這個消息傳回國內,所有人都為之悲痛。

同年12月,中央為楊立三舉辦了隆重的葬禮,為楊立三扶棺的正是周總理,主席、朱老總、彭老總等一眾開國元勳都在百忙之中出席了楊立三的葬禮,在楊立三出殯的時候,市民自發趕來為這位革命前輩送行。

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紅色管家

楊立三生於1900年的冬天,是湖南人,從小楊立三就是個文武雙全的少年,長大之後,他投奔了湘軍隊伍。楊立三參軍並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為了報效祖國,他在軍隊和家鄉里堅持宣傳革命思想,一度受到了國父孫中山的賞識,然而他始終覺得國民革命軍並不能做到徹底的革命。

在楊立三四處尋求救國之道的時候,他無意間認識了一些我黨人士,先進的思想讓楊立三為之心動。他當時就覺得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便來到了紅軍的隊伍之中,參與了秋收起義,從此便一直在根據地工作。

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有人將楊立三稱為''紅色大管家'',這是因為楊立三長期主管我軍的後勤工作。革命隊伍各項物資都不富裕,如果沒有楊立三這個面面俱到的大管家,恐怕前線的隊伍也撐不下去。

後來這位後勤部長隨同紅軍參加長征,誰知走到半路周總理病倒了,當時全軍正在艱難地過草地,周總理這個病號一下子變得有些麻煩。楊立三得知這件事之後,當即決定從後勤部隊裏派出戰士把周總理抬出草地,因為人手不夠,他讓戰士暫時放棄一部分武器,先救人再説。

楊立三深知周總理對於組織的作用勝過那些武器,為了節省人力,楊立三親自幫忙抬擔架。路途中楊立三一直緊盯着總理的身體狀況,一顆心揪得緊緊的,經過六天六夜的跋涉,擔架終於被抬出了泥濘的草地,楊立三兩個肩膀因為抬擔架腫的嚇人,把周總理安頓好,他就病倒了。

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後來周總理始終對這件事念念不忘,在楊立三的葬禮上週總理還説,雖然大家都是無神論者,可他還是希望九泉之下的楊立三有知,知道自己來送他一程。這是艱難年代結下的戰友情誼,是無法割捨的感情。

後勤保障

當年楊立三要操心的事整個紅軍的衣食住行,部隊的軍費就這麼多,還要緊供着戰時的需求,楊立三這個管家為了能讓大家儘量生活無憂也是愁白了頭。當年紅軍做新軍裝的時候,楊立三拿着賬本反覆計算,灰色的布料比白色的布料貴,要是照着全軍一人一件軍裝買灰色布料,錢是一定要超支的。

為了能讓所有的戰士都穿上新軍裝,楊立三帶着後勤部的幾個戰士跑到市場上討價還價,磨破了嘴皮子買回來一堆白色的布料,然後又買了灰色的染料。隨後整個後勤部開始忙碌起來,給這些白布上色,這個法子比直接買灰布省好多錢,總算能讓所有的戰士都穿上新軍裝了。當年為了滿足全軍的需求,楊立三可真是把所有能省錢的法子都想遍了。

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後來紅軍渡黃河的時候,又遇上了困難,敵人為了攔住紅軍,早在半個月前就威逼當地百姓把船全都鑿沉了。這地方是黃河渡口,水流湍急,找人下河去打撈也不太現實。找船的事情自然又落到了楊立三這個後勤部長身上。楊立三接到命令之後,就跑到老鄉家去打聽了,他很好奇,半個月前船就都沉了,那當地百姓這半個月是怎麼來回的?

一打聽,原來當地人有個妙招——用羊皮筏子過河,所謂的羊皮筏子就是把羊皮綁起來,吹上氣,幾個氣包綁在一個筏子上,雖然沒有船穩當,但是過河不成問題,最關鍵的事羊皮筏子的造價比船便宜。楊立三知道後十分高興,趕緊各處去搜羅羊皮,最後湊出來了一百多隻羊皮筏子,把戰士們順利送到了對岸。

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到了抗戰爆發之後,日子變得更加艱難。因為國民政府的財政一片混亂,高管和富商相互勾結,市場上物價飛漲,老蔣那邊承諾的軍餉一拖就是幾個月。為了讓戰士們可以定期拿到錢,楊立三恨不得一天往老蔣那邊跑八趟,總之是要把錢磨出來。要是一個人還不行,他就拉上週總理這樣的黃埔舊人一起去,不看僧面看佛面,總之不管後勤這邊如何為難,前線的將士軍餉一次也沒有拖欠過。

一生為國

後來楊立三覺得光靠老蔣的財政部門靠不住,關鍵還是要自己開源。於是他在後方組織軍隊開始大力搞生產建設,而且還承諾全體軍民,只要參加生產,一律可以得到相應報酬。既能支援前線,自己還有報酬可拿,後方的軍民各個爭先恐後參加勞動,最後前線的軍餉基本可以靠後方資助。不僅如此,楊立三還在後方辦起來了工廠,能夠給前線生產基本的武器,對當時的八路軍來説,這簡直是久旱逢甘霖。

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歷史書上説淮海戰役是人民羣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而組織起這麼多''小推車''的人正是楊立三,從解放戰爭以來,楊立三通過各種渠道給前線進行物資運輸,雖然只是''小米加步槍'',可這些東西全都是當時能籌措到最好的東西。

楊立三多年的戎馬生涯之中,其實很少直接參與戰鬥,和眾多開國將帥相比,他的知名度也不算很高。可是假如當時軍中沒有這樣一個有能力的後勤人員,一羣無槍無糧的戰士又憑什麼和敵人堅持長期作戰呢?他雖然不是將帥,卻同樣是對革命有大功之人,也正因為這樣,很多人會稱呼楊立三為楊立三將軍。

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其實楊立三一生從來沒有做過將軍,因為他主管的不是軍事作戰,解放之後擔任的也是後勤部門的部長,所以他並未被授銜。但開國之功,並不僅僅靠軍銜來決斷。建國之後,這位紅色大管家依舊為了全國人民的衣食住行而辛勞,最終累垮了自己的身體,早早離開了人世,讓所有人都感到遺憾和悲痛。

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所有為了國家付出一切的前輩都不應該被忘記,他為人民獻出一生,人民也會永遠記得他的名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26 字。

轉載請註明: 此人一生未授銜,葬禮比元帥還隆重,羣眾自發為他送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