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這是《大秦帝國》裏最常看到的一句話,每次讀到這句話,心中總會湧起一種激動和熱情。
老秦人這種熱情,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體驗,從一件事上就能看出來秦人的這種共赴國難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秦國有兩個比較有名的都城,一個是故都雍城,一個是後來的咸陽,然而在這兩個比較穩定的都城中間,還有一個時間比較短的都城,他就是櫟陽。
遷都櫟陽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是秦國曆史上最重要的時刻,商鞅變法就發生在秦國遷都櫟陽的這段時間,更重要的是,遷都櫟陽對秦人還有個另一個更深的含義,那就是秦人骨子裏的一種精神。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01)老鄰居一分為三
秦國自東周立國,不斷在與西戎做鬥爭,蒼涼貧瘠的土地再加上不斷地與蠻族征戰,秦人錘鍊出來了一種堅韌不拔不服輸的精神。
到了秦穆公的時代,秦國東出函谷關,成了與東方諸侯爭霸的一股強大實力,秦穆公也被公認為是春秋時代的五霸之一。
但秦國這個國家,因為常年跟蠻夷打交道,所以文化上思想上,相對於中原來説還是比較落後的,主要一個表現就是保留着人殉制度。
所謂人殉就是用活人陪葬,中原各諸侯早就不用這個了,但秦國還頑強保留着這個制度,一般王公貴族要奴隸陪葬也就算了,秦穆公貴為一代雄主,臨死前卻幹了一件荒唐事。
他讓秦國當時最著名的五個大臣給他陪葬去了,這一下子徹底讓秦國衰落了,而且這是個很壞的榜樣,此後歷代國君,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可以想見,人殉制度尤其是秦穆公的這種做法,對秦國國力有多大傷害。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從此秦國直接衰落了一百多年,眼看着關東大國爭霸,他就默默地在那裏當個配角,還時不時跟義渠部落什麼的打上一架。
這種小日子過得按理説也行,秦國所説窮點吧,但日子還算過得去,很快一個好消息就從東邊傳來,秦國的死敵晉國亡國了。
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秦國東邊最強大的國家居然亡國了,晉國實在是太強了,當時幾乎沒有什麼國家能夠預料到他也能亡國。
晉國的確是很強,強到不可能有人打敗他的地步,事實上的確如此,能打敗他的只有他自己,戰國的開端就是以晉國的滅亡開始的,從此天下沒了晉國,多了韓趙魏三國。
這件事對於秦國來説實在是太好了,畢竟一個強大的有世仇的鄰居,一分為三,這對於秦人而言絕對是好事兒啊,但秦人還沒笑出聲兒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世道變了。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02)變法才能變強
自從三家分晉之後,華夏大地的風向開始變得緊張起來,春秋時代那種温文爾雅已經行不動了,大國開始逐漸吞併小國,再也不死春秋時期認大哥的那種模式了,而是開始了兼併戰爭。
這裏面最先崛起的是魏國,因為魏國最早開始了變法運動,魏國變法的推動者是李悝,再加上吳起西門豹等人的全力支持,三家中的魏國最先崛起。
先説下變法,所謂變法就是原來的那一套不行了,需要改一改了,原來大家用的都是分封制度,貴族世襲,國君權力不大,無法對全國形成高效的統治。
這種情況一旦外部發生變化,當你需要調動全國力量的時候,世襲的貴族壟斷了國家資源,顯然不可能形成高效的國家動員能力,你要想讓整個國家動員起來,抵抗外部壓力,就必須改革內部結構,調動起每個人的積極性。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魏文侯最先改革,重用了一批改革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吳起,他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個人實在是太厲害,創建了一支非常強大的軍隊,魏武卒。
而且縱觀春秋戰國這500年, 吳起是唯一吊打過秦國的人,如果不是衞國內訌,把吳起逼走了,那秦國就不是被吳起吊打,而很有可能就是被滅國了。
在吳起的打擊下,秦國失去了河西之地,連函谷關這個重要的關口,都變成了魏國的一個不重要的小城門,魏國把秦國的生存空間完全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秦國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後來儘管吳起走了,但魏國強大的實力還在,秦人的個性就是從不會向困難低頭,秦獻公做出了遷都櫟陽的決定,這個櫟陽位置特殊,直逼秦魏兩國邊界,向魏國堅定的表明了秦人絕不會向後再退一步的決定,櫟陽也成了秦人命運的轉折點。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為什麼秦獻公有如此的魄力呢,面對不斷壓縮的生存空間,還能正面迎敵,這跟他的個人經歷有關係,後面我們會看到,一個國君的經歷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這個國君的能力。
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國君,基本上也就是個守城的君主,有魄力的君主,往往都是有不一樣經歷的,秦獻公就是死這樣一個經歷不同的人。
在他5歲的時候,國內發動了政變,忠心地屬下把他帶出了秦國,開始了流浪生涯,這一流浪可就是幾十年,而且不像中原那些流亡公子,秦獻公的流亡之路,更加崎嶇,很多時候都是在那些野蠻地區生存,這也就磨練了秦獻公的不屈的精神。
回國繼位的秦獻公面對不斷被魏國壓縮的國土,做出了遷都櫟陽的決定,他要向全體秦人表明,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秦人絕不再後退一步。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03)遷都與國運
俗話説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秦孝公在櫟陽完成了商鞅變法之後,秦魏兩國的實力就開始發生變化了,秦國越來越強,魏國卻越來越弱。
這裏面很明顯能看出來秦魏兩國的精神,魏國原來的首都是安邑,後來感覺不行,這地方離秦國太近了,於是遷都到了大梁,這種做法看上去是比較穩妥,但很明顯跟秦孝公比起來,秦魏兩國的精神氣質一目瞭然。
國都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城市,也是核心之所謂,遷都的話牽一髮而動全身,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歷來遷都都有主動與被動的區別。
被動遷都的都是因為戰事的原因,外敵入侵不得不遷都,戰國時很多國家都曾遷都,楚國就曾經多次遷都,大部分都是被動遷都的,而且楚國比價坑,遷都後那地方還叫郢,這個地名折磨了無數歷史學家好久,因為你不管把這個地方定義為哪裏,都有相反的證據出現。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知道近些年出土文獻中有楚居這篇文字,才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原來楚國人遷都後,都城名字還叫郢,只不過為了區分可能會在前面加一個字來區分。
遷都事關國運,北魏遷都洛陽後很快就衰落了,北宋想遷都到洛陽,結果大家都反對,結果一百多年國都無險可守就被攻破。
這裏面最值得一説的就是明朝的遷都,跟秦獻公一樣,也是迎難而上,直面敵人,當時明朝最大的敵人就是北方的遊牧部落,都城在南京,可以説離邊疆地區非常遠,從安全角度來講是非常安全。
但明成祖朱棣偏要迎難而上,執意要把首都定在北京,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也成了中國歷史上骨頭最硬的朝代,不和親不納貢,很有當年老秦人的那股子不服輸的盡頭。
你現在看看北京的位置,實在是太靠北了,但是那又如何,大明王朝照樣活得好好的,至於説亡國,那也是逃不脱歷史的規律,因為中國歷史上就沒有超過300年的封建王朝,倒是有一個,宋朝,但很明顯宋朝有點憋屈,畢竟是遷都才保存了下來。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相比之下,大明朝遷都的骨氣,足以傲視歷代王朝,每每看到北京城直挺挺的抵在長城邊上,心中都無限感慨,這樣的骨氣,怎麼到了後面,中國人的骨氣越來越少了呢。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我們的原生文明,有不屈不撓永不服輸的精神,這種氣質化作我們民族氣血的一部分,時刻在呼喚着我們心中偉大的夢想,為統一天下而不斷進取。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作者:昭烈名臣)
本文為文史自媒體昭烈名臣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聊最野的八卦,説最正的歷史,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0 字。

轉載請註明: 秦獻公為什麼遷都櫟陽,秦人的個性,由此顯露無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