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不如樊噲
魯肅是東漢末年,東吳孫權的謀臣,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早年結交周瑜,後和周瑜一起投靠孫權,在孫權處鞠躬盡瘁,為孫權鼎立江東做出很大的貢獻。
《三國》魯肅劇照
魯肅生在一個富豪之家,雖然祖輩無人出仕,但是家底豐厚,再加上他視金如土,志向遠大,在當地也是有名望之人。當時袁術吸納他做了個東城長,居巢長周瑜帶領難民向他借糧時,他二話沒説就把倉庫一半都借給了他,周瑜感念此人恩惠,魯肅本是豪爽之人,兩人便建立了堅固的友誼。後來,魯肅被周瑜邀請,一起投靠了孫權。魯肅認為,曹操一人獨大,只有聯合劉備才有贏他的可能,遂促成孫、劉聯盟,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劉備騙取孫權的荊州,孫權極為不滿,魯肅為了大局,單刀赴會,面見關羽,為世人稱道。
樊噲是漢高祖劉邦的心腹猛將,西漢的開國元勳。曾在鴻門宴時救了劉邦,偉西漢的建立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是楚漢相爭時的風雲人物。
魯肅不如樊噲並不是三國時期的典故,而是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的故事。一次,大學士紀曉嵐坐船而行,後面一艘船趕了上來,船上有一武士,扔給了他一個包着石子的紙條,上面寫着“兩船並行,櫓速不如帆快”。紀曉嵐哪能不知道這是諷刺他文臣不如武將,於是紀曉嵐就回了一句“八音齊奏,笛清怎比簫和。”紀曉嵐以文臣狄青和武將蕭何反駁,因此這兩句話聞名天下。
魯肅才能如何
魯肅,字子敬,三國時期東吳孫權的心腹謀臣,周瑜的至交好友,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謀略家、外交家,官至橫江將軍。
《三國》魯肅劇照
魯肅出生在臨淮東城一個豪族之家,自幼喪父,由他的祖母撫養長大,雖然魯肅一家家底很厚,但是祖輩無人做官,所以不算士族,只是當地一豪族罷了。魯肅少時好騎射習武,有遠大的志向,想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有所作為。魯肅為人性格豪爽,從不吝嗇財物,所以結識了不少有志之士,在當地很有名望。適逢周瑜聞名而來,問魯肅借糧,魯肅沒有片刻猶豫,便借給他一倉糧食的一半,後來兩人建立了堅固的友誼,魯肅也隨着周瑜一起投靠了東吳。
孫權很是信任魯肅,魯肅也沒有讓他失望。魯肅向孫權提出了“鼎足江東”的榻上之策,分析天下的形式,權衡利弊之後,讓孫權割據江東,等待時機。利用曹操無暇南下的時機,先佔荊州,然後建號稱帝,慢慢奪取天下。魯肅的榻上之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很多方面不謀而合,從中可以看出魯肅如諸葛亮一般有敏鋭的洞察力和長遠的政治眼光。
魯肅勸説劉備與孫權結盟,共同對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會見孫權,商討兩人結盟之事,曹操恐嚇孫權,孫權有所猶豫,魯肅後來分析了局勢,更加堅定了孫權的聯盟之心。時年九月,孫劉聯軍在赤壁以少勝多,大敗曹軍,使得江東政權穩定。後來在荊州一事上,魯肅單刀赴會關羽,可見此人的膽量與智謀。魯肅死後,孫權親自哀悼,諸葛亮也遠在益州進行默哀。
魯肅到底是哪裏人
魯肅是臨淮郡東城人,也就是今天江蘇和安徽淮河兩岸地區。魯肅出生在東城一富豪之家,但是在他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已經去世了,他是由他的祖母撫養長大的。
《赤壁》魯肅劇照
魯肅少年時候,騎射樣樣精通,最愛習武。正值東漢末年,漢朝廷腐朽,宦官當政,那個時候魯肅就遇見東漢政權遲早覆滅。天下一分為三,數曹操權勢極大,另有東吳孫權,西蜀劉備虎視眈眈。魯肅與周瑜結識是在周瑜問魯肅借糧的時候,在那個糧食緊缺的年代,魯肅張口就借給了他三千斛糧食,可見此人豪爽大方,不拘小節,隨後,周瑜、魯肅就成了知己好友。
後來,周瑜勸説魯肅和他一起投靠東吳孫策,孫策很是賞識魯肅,只因祖母突然離世,不得不回鄉安葬。再等他回來時,孫策已死,孫權當政。只是這孫權也是愛才之人,看重魯肅,與他同榻而飲,這次榻上飲酒,魯肅也給孫權“鼎立江東”之策。讓孫權據守江東,蓄勢待發,將來有望建號稱帝,孫權聽此一席話,更是敬重魯肅。
魯肅一直堅持東吳和西蜀聯盟,分析天下局勢,北邊已經被曹操基本平定,現在就只剩下南方,曹操志在必得,單憑東吳或西蜀一家,根本就是以卵擊石,兩家聯合,還有一些勝算。魯肅將此想法告訴劉備,諸葛亮也很贊成。經過兩方不斷商議,孫、劉結成聯盟,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東吳的江東之地得以穩固,荊州之地也得以保全。
周瑜死後,將重任託付給魯肅,並説只要魯肅在,東吳政權就在。只是天妒英才,魯肅45歲時就病重身亡,孫權很是痛心疾首,親自到場哀悼魯肅。
魯肅過蒙屯下
《魯肅過蒙屯下》是《資治通鑑》中的一篇,講述了魯肅到呂蒙駐地視察的故事。當時周瑜已經去世,魯肅代替周瑜成為了水軍都督,一直以來魯肅一位呂蒙只是一個武將而已,沒有什麼智謀,但是聽到別人説呂蒙現在已經大大的變化了,於是前去視察,發現呂蒙已經是一個可以運籌帷幄的人才,於是兩個人成為了好友。
呂蒙劇照
這篇故事是説,魯肅一直以來比較輕視呂蒙,覺得只是一個武將,但是有人告訴魯肅,呂蒙現在已經與過去大大的不同了。於是魯肅去視察,與呂蒙喝酒交談,呂蒙提到説,魯肅與關羽離的那麼近,而且關羽是像虎熊一樣勇猛的人物,問魯肅怎麼防備。魯肅非常輕鬆的説,到時候怎麼合適就怎麼辦吧。呂蒙説,怎麼可以不提前做好防備呢?於是為魯肅劃定了五種應對方案,魯肅非常的驚異,魯肅離開了自己的坐席,拍着呂蒙的背説,我還真不知道你的才幹謀略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了。於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兩個人結為好友後才離開。
這則小故事講了魯肅,説明了魯肅是一個非常豪爽的人,也是一個非常愛才的人,同時也講了呂蒙,呂蒙作為一個武將,能夠通過學習成長為一個智勇雙全的人,離不開孫權的勸學。現在我們還有一個成語叫做“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就是從這個小故事中來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學習的重要性,也看到魯肅與呂蒙的惺惺相惜。
魯肅性格特點
魯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人,這樣一個人卻也是一個謙虛謹慎的人,事實上魯肅的才能完全不輸於周瑜,但是不像周瑜那樣有鋒芒,所以一般人都會認為魯肅比較的老實,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將魯肅描寫的有點愚笨,但是魯肅卻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其一生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孫劉聯盟,使得三國鼎立。
魯肅畫像
首先魯肅是一個性格豪爽的人,魯肅幼年喪父,由其祖母養大,看到朝廷混亂,羣雄蜂起,魯肅在家鄉組織青年人習武練兵,在周瑜做居巢長的時候曾經向魯肅借糧,魯肅將家裏糧食的一半借給了周瑜,這一半就是三千斛,是非常大的一筆財富,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魯肅的豪爽,對朋友的仗義。
魯肅也是一個熊才大略的人,周瑜帶着魯肅去投奔孫權,魯肅一見面就分析了天下的形勢,為孫權制定了孫劉聯合共抗曹操的大政方針,並且準確的預測出將來的天下必然是三足鼎立,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到魯肅的眼光獨到。
魯肅也是一個大智大勇的人,赤壁之戰的前夕,很多人主張投降曹操,是魯肅堅持要孫劉聯合共抗曹操,孫權也是聽從了魯肅的勸説才下定決心與曹操決戰到底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名武將魯肅是具有大智大勇的。後來的單刀赴會也説明了魯肅是一個大智大勇的人。
魯肅也是一個具有領導才能的人,周瑜去世後魯肅接替了周瑜的職位,軍隊只有四千人,魯肅治軍有方,很快部隊就擴大到萬餘人,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魯肅的領導才能。
魯肅的一生最主要的就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堅持孫劉聯盟,共抗曹操,使得三國鼎立,可以説沒有魯肅就不會有孫劉聯盟,可能曹操能夠很快將其各個攻破,也就不會有三國。
魯肅服孔明歇後語
史書上沒有記載魯肅是如何服孔明的,但是在家喻户曉的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將魯肅寫成了一個老實的人,一個直心眼的人,對孔明可以説是非常佩服的,至今還有從《三國演義》中來的一個歇後語,那就是魯肅服孔明——五體投地。事實上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的作用很小,赤壁之戰完全是周瑜與魯肅主持的。
魯肅畫像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出場並不是很多,即使是有出場往往也表現的大智若愚,這與史籍中記載的魯肅性格豪爽,大智大勇的形象完全的不能相符。當然作為一部文學作品來説《三國演義》是相當成功的,我們不能以史書的標準來要求《三國演義》。魯肅服孔明的歇後語就是來源於《三國演義》,下面我們就説一下在這部小説中孔明是如何讓魯肅服的。
首先在曹軍大舉南下的時候孫權陣營內想要投降的人佔了大多數,所以諸葛亮舌戰羣儒,説服了孫權聯合劉備共抗曹操,羅貫中筆下甚至是連周瑜也戰鬥意志薄弱,於是諸葛亮智激周瑜,周瑜於是下定決心聯合劉備抗曹,然後就是草船借箭,再之後就是共同商定火攻曹營,然後諸葛亮為火攻曹營借來了東風,總而言之就是將諸葛亮的智謀展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説是一個讓人無法不產生崇拜的人。作為一個老實人的魯肅自然就是更加的佩服,特別是草船借箭的時候孔明還讓魯肅幫忙弄來了需要的草船,帶着魯肅前去取箭。很多看了《三國演義》這一章節的人都會佩服的五體投地,當然魯肅身處其中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但是事實上,舌戰羣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都是虛構的,東風是有,但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也沒有裝神弄鬼的去借東風,所以小説就是小説,史實就是史實,兩者不可以混淆。
魯肅遣子問路
“魯肅遣子問路”是一則謎語,是1982年五月長江中下游六省市十四個單位在江西廬山舉行的“匡廬謎會”,其中九江隊為了盡地主之誼,寫下一副對聯,該對聯為:魯肅遣子問路;陽明笑啓東窗。
《三國》魯肅劇照
魯肅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將軍,字子敬,臨淮東城人。難麼魯肅遣子問路,也就是説先把子遣走,沒有了子,就只剩下敬了。而且在古文中“問路”又有指導的意思,所以魯肅遣子問路的謎底就是敬請指導。
看下聯,陽明笑啓東窗。陽明是指明代的理學家王陽明,這裏不像上邊那個,巧妙去字,而是回到陽明本身的意思,陽明陽明,意思就是有太陽,很光明,也就是説陽光照進來,簡化説就是光臨。“笑”暗指“歡樂”的“歡”字,只有歡樂了才能笑出來。打開東窗讓陽光照進來,人很歡樂,連起來就是“歡迎光臨”。
這副對聯巧妙的運用了當地的歷史名人的名字,包括人的字。設計的巧妙而又不容易猜出,很有文化氣息,謎底藴意很好,表現了當地人熱情好客,歡迎四方來客。後來“魯肅遣子問路”被作為禮貌用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被頻繁使用。
關於魯肅,他並沒有諸葛孔明那樣被世人熟知,只是因為他大智若愚的性格,他的聰明一般不在人前表露,只等到孫權需要的時候,他就充分表現出他的大智慧,他所獻上的每一條計策都為東吳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