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碩複試30餘人被取消錄取資格,圈子關係面前,公平更重要
考研複試已經進入尾聲了,隨着各高校陸續完成複試,錄取名單也相繼確定並公示,在沒有特別情況下,被公示的學生通常都可以順利錄取入學。
不過,儘管是小概率事件,但理論上,被公示還不等於錄取,比如之後還有政審、體檢等環節,也可能會淘汰學生。然後,近日曝出的一條原本已被錄取卻取消資格的消息卻引來了廣泛的關注與警示。
取消錄取資格的原因是泄露了複試考題,事件源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複試過程,期間學生們被要求籤訂保密協議,要求不得跟別人分享複試考題。而其中的幾名考得非常不錯、拿了400多分的學生,覺得錄取完全沒有問題了,於是在考研羣裏分享了面試題目和經驗,結果被人舉報,這些400多分的學生被取消了錄取資格,其中還有考了2-3次的學生,可謂非常慘、非常可惜。
對於該事件,廣大網友和高校老師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此,筆者進行了總結,並結合自己的看法,提出以下幾個觀點。
一是公平原則毋庸置疑。不論怎麼説,公平都是毋庸置疑的原則,尤其是在考研這種競爭十分激烈的事情上,很多學生競爭一個名額,最後的錄取一定要靠成績和能力説話,才能讓人信服。而眾所周知,很多高校的複試題目,很多年也不會更換,或僅做微調。因此,在複試之前,獲得以往學長的經驗分享是非常重要的,擁有以往學長的關係人脈,也成為了複試順利過關的法寶。而這對於其他學生來説無疑是不公平的,複試試題的保密性因此十分重要,要保證所有參加複試的同學都在公平的前提下競爭,確保試題不被泄露,自然十分重要。
二是警惕私人關係中的小人。大學裏的學長學姐、師兄師弟等關係,往往是未來工作和事業發展中最重要的人脈網,對於資源分享、工作介紹等都可能會起到關鍵的作用。然而,人性的陰暗面仍然不容忽視,面對實實在在的利益,即便是自認為的親密關係,也不見得就十分可靠,背後被人捅刀子的事情時有發生。把別人打壓下去,自己就能有更多的機會上位成功。當自己被舉報,所有在這個圈子裏的私人關係都會成為懷疑的對象,這無疑是很可怕的深淵。
據傳,現在很多考研羣、校友羣都已經陷入沉默或直接被羣主解散。很多人痛斥舉報者,他們的用意自然令人不寒而慄,但公平是更需要維護的原則,從道理上説,被舉報沒有任何問題。但話説回來,作為法學院的學生,更需要有法理意識,既然已經簽了保密協議,自己還沒有保密意識,被舉報也是不冤的。希望其他同學引以為戒,不要犯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