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結束的兩會中,關於取消英語主科地位的代表呼聲餘音未歇,當前多變的國際局勢又加劇了很多人對英語的針對性。近日,周老師接受FT中文網《麥可林訪談錄》音頻欄目邀請,就英語學習、國際教育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對當前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內容為部分觀點: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周成剛
英語是認知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
中國不可輕易放棄
我認為,英語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代社會交流的世界級語言。
它更重要的是一個文化載體。我們説,多一個語言,多一個窗口,多一個世界,它更多的是去認知這個世界,去理解這個世界的一個重要的工具。所以我覺得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和世界的交往、接觸、交流、互動而產生的。
現在都難以想象,如果説我們不去開放國門,過去四十幾年都保持改革開放之前的那種狀態,今天我們的國家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所以即便兩會有政協的委員提出這麼一個意見,但是不同的聲音也有很多。這個背後,可能部分是來自於孩子們的一種考試的壓力。這方面我覺得,無論是考試的形式是不是應該多樣化或互動的,或者説教材學習的方法應該變得更加有趣,更加好玩,還有英語的考試能不能變成不同的層級去滿足不同的需求,我覺得這是可以更多去考慮的。
打壓英語治標不治本
國際化人才才能適應國際化環境
現在由於教育的均衡問題沒有得到充分解決,還有邊遠地區、落後地區沒有得到足夠的資源,確實對這些孩子來説,如果説一下子每個人都要求去學那麼多的外語,而且通過同一個考試,而且是隻有那一次考試來決定他命運的這麼一個前提之下,我覺得可能大家的壓力就會增加,然後就會焦慮,然後就會覺得會有一些埋怨。所以,更要改變的是我們源頭的東西。
比如,我們怎麼樣來使這些考試變得無限的多元化,真正的因材施教,同時針對不同的個體、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施教,讓學習變得更有趣,讓他們變得內心更強大,變得更有學習的精神,終身學習,全球視野。
圖片來自網絡
我始終覺得,如果説孩子們不能夠和世界去互動,是非常遺憾的,甚至都是不可思議的。
懂英語的人現在在一些高端的工作上可能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其實正好表明了世界500強的那些企業,他可能都是跨國界的,它都是全球性的,它都是international的。既然是全球性的、國際化的,我們的孩子要在這個地方頭部的企業裏邊佔有一席之地的話,他們也需要變成國際化的。變成國際化的其中的一個重要標誌,其實就是你能不能和世界去進行對話,有沒有能力和語言。
各國教育的比較
以及對中國未來教育的建議
亞洲是一個很泛的概念,比如説我去了日本以後,我就發現日本的教育做得非常的紮實,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那麼的“穩”。你到了新加坡以後,你會發現新加坡的教育永遠那麼“新”。它始終在不斷的創新,並且把中西結合做得非常好。你到了韓國,發現很“潮”,它和時尚永遠掛鈎在一起。而中國是注重基礎的教育。其實亞洲也有差異,但是總體而言,亞洲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相比較的話,會偏被動一些,主觀能動發揮的不是那麼充分,或者説,這種創新思維方面沒有得到完善和激發。
跟西方比的話,我覺得最希望的是少一點被動式的填鴨、老師劃重點式的死記硬背,多一些創新的思維,多一點開放式的、討論式的、參與式的,動手式的教學形式,讓他們有一些更多的體驗。因不同的個人,不同的個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是,這不是光靠教育能夠完成的,它需要一種社會制度的保障,需要一種價值觀的引導,需要一種資源的均等,才能夠徹底綜合地來解決。
圖片來自網絡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
讓人學會幸福地生活
我有時候特別羨慕一些高發達或者説高福利的國家,比如像我去北歐的芬蘭,還有到新西蘭這些國家,那些孩子們真的是在愉悦當中學習,他們的動手能力在無限好的氛圍當中,在自己的個體化的量體裁衣的教育當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每個人都適得其所,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學習得無比愉快,並且個人愛好潛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其實我覺得,這是我們應該好好去研究的一個問題。
我更想説的是,我們要從價值觀的引導、社會福利的保障、就業機制的平等,以及更多的就業選擇,對孩子們的因材施教和個體化的輔導和教育這方面,做出共同的努力。這就涉及到教育的最終極目標,它是能夠影響人,改變人,但是他不僅是給人知識,不僅是給人能力,還要讓人們去在這個社會里邊找到自己生存的一種法則。去學會幸福地生活,我覺得這一點就是教育的無比重要的責任。
中國孩子讀書變得“應試化”了嗎?
“兩會”閉幕,但對教育的討論永不落幕
各國高校陸續放榜,今年又有不一樣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