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暢想“明日大學”:可行烏托邦抑或隱喻詩篇

讀書 | 暢想“明日大學”:可行烏托邦抑或隱喻詩篇

▲ 《重新構想大學》

[美]戴維·斯特利 著

徐宗玲等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毫不誇張地説,高等教育領域的每一次風吹草動,都會牽動公眾的神經。從大學擴招到“雙一流”高校建設,從畢業生就業去向到每年的大學排行榜,概莫能外。畢竟,在中國老百姓看來,大學是邁向成功人生的關鍵一步,十年寒窗苦,為的就是有朝一日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因此對大學的關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在世界其他國家亦是如此,從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1809年在德國柏林創立至今,大學制度已經走過200多年的歷史,面對互聯網及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面對大數據、人口老齡化以及後疫情時代的挑戰,很多有識之士也在思考,大學的明天將何去何從?對此,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新近引進出版了美國未來學家戴維·斯特利(David J.Staley)的研究成果《重新構想大學》,他憑藉對高等教育未來形態數十年的觀察思考,在這本書中提出了平台大學、微學院、人文智庫、遊學大學、博雅學院、接口大學、人體大學、高級遊戲研究院、博識大學、未來大學等十種“明日大學”的模型,這對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背景下的中國教育工作者而言,或許就是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把書作者戴維·斯特利稱作“未來學家”應是名副其實,因為他在20年前就開始“認真、持續地開展預見未來的研究”。他的職場身份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人文研究院院長、歷史學教授,出版過《頭腦、心智與互聯網的深度歷史及未來》《歷史與未來:以歷史性思維想象未來》等著作。身為象牙塔中的一員,又以未來學研究作為安身立命之所,可以想見,他對大學教育的展望與前瞻,必定是懷揣夢想而又躊躇滿志。讀罷全書我有一個總體的感受,面對紛繁複雜的不確定因素,作者在研究態度上始終秉持一種謹慎的自信。

這份自信多半源自若干年前由“慕課”(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引發的一場大討論。早在1997年,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就宣稱:“30年內,龐大的校園即將作古。大學將無法生存。這是一個與我們第一次獲得印刷書籍時一樣巨大的變化。”種種跡象表明,一場顛覆美國高等教育的“超級大地震”即將到來,以至於當慕課引領的在線教育快速崛起之時,很多大學的管理層顯得驚慌失措,不得不倉促應對。而就在輿情一邊倒的時候,斯特利的獨立思考能力幫助他成為了公共討論中的逆行者。他在演講中明確亮出自己的觀點——慕課不是“超級大地震”,讓頂尖大學通過慕課來免費提供所有課程的想法,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後的事實映證了他的判斷,慕課在爆紅之後很快歸於平靜,營利性組織根本無法顛覆高等教育,傳統校園行將崩潰的預言徹底落空。尤為重要的是,這一次品嚐到勝利果實,也讓斯特利對於高等教育創新的研究信心倍增。

讀書 | 暢想“明日大學”:可行烏托邦抑或隱喻詩篇

與此同時,身為歷史學教授的斯特利,始終抱持一種嚴謹而謙遜的態度,謙稱書中推出的十種明日大學形態,是“可行的烏托邦”,即它們雖是想象的產物,但不是憑空想象,其中任何一個都有實現的潛力,但是,即便目標實現也並不意味着找到了盡善盡美的方案或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烏托邦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行自我革新。在他看來,“大學的問題不是缺乏創新,而是缺乏關於創新本質的想象力”。因此,討論明日大學何去何從的關鍵就在於,必須專注於創新帶來的轉型體驗,跳出“我向你付費,你幫我證明技能”的傳統思維,更廣泛、更有想象力地尋找潛在的創新來源。於是,斯特利效仿運用推測性設計製造“概念車”的成功案例,用十種“概念大學”來描畫心中的藍圖。

在這部書中,十種“概念大學”被歸入四個板塊,分別是“組織”“學制”“技術”和“屬性”,這正是斯特利運用發散性思維憧憬未來高等教育創新的四個維度。比如,“屬性”板塊,顧名思義,是從大學教育的根本屬性層面推陳出新,通過聚焦培養特定類型的畢業生來重新設計大學的運作模式。隸屬這一板塊的三種全新的大學形態個個擁有“獨門秘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高級遊戲研究院,光聽這校名就足以顛覆很多人的傳統觀念,該研究院將“遊戲即目的”作為自己的院訓,致力於培養資深遊戲玩家的想象力。博識大學,這裏的學生必須主修一門科學學科、一門人文藝術學科以及一門職業學科,這樣的跨界設計可謂用心良苦,因為創造力和創新思維通常會在這些不同學科的交匯處產生。第三種則直接被命名為“未來大學”,該校學生置身於一個一個具象化的未來場景中,課程分為純未來學和應用未來學,可以説,從理論到實踐,就是要培養一批懂得設計未來的學生。

讀書 | 暢想“明日大學”:可行烏托邦抑或隱喻詩篇

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都是從對傳統的繼承、模仿和超越開始的,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斯特利構建的十種明日大學模型也是如此,我們在閲讀過程中,很容易聯想起當下業已存在的某種商業模式或組織形態。好比讀到高級遊戲研究院,我會想到那些電競遊戲玩家,他們“會玩會創新”,收穫快樂的同時實現人生價值。不過,最讓我感到腦洞大開,也是最具顛覆性的大學形態要算是“人體大學”。在斯特利的構想中,高層次學習的中心不僅是人腦,還是整個人體。人體大學旨在訓練人們從包括所有感官在內的六個維度接收信息、解釋信息並表達想法,它的基本思想是“讓身體接受教育,掌控有度,而認知則來自身體的所有感官。學生學習與感官形式的學科信息和符號進行互動,這些形式是我們未曾料想到的,例如通過觸摸學化學,或通過聲音學統計。上建築課的學生被要求‘畫音樂’,其他學習可能用泥土做東西來描述單詞。”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或許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體感官與學習的關係,當智能手機配備了滑動翻頁和捏合接口等功能後,我們就必須學會新的手勢和動作來配合它,並開發新的肌肉記憶形式與之相適應。總之,經由斯特利條分縷析地耐心講解,我開始認同他的觀點並有一種強烈的預感,伴隨着越來越多的可穿戴裝備被研發應用,藉助VR可視化系統營造出的虛擬環境,人體大學成為現實並非遙不可及。

相比中學時代,學生進入大學校園之後便擁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除了在課堂裏學習知識之外,更加豐富而且精彩的是參加社團活動、田野調查、勤工儉學、公司實習、畢業設計等形形色色的社會實踐。斯特利顯然對這一點青睞有加,索性將“社會實踐”的特徵發揮到極致,創造性地提出“遊學大學”。該校不再以課堂為中心,而是以遊學為目標,除了一棟供教務管理人員辦公使用的“小型行政中心”,再無其他固定的物理空間。通過借鑑當下炙手可熱的“零工經濟”工作方式,遊學大學的老師和學生以做項目的形式自由組合成為各種學習團隊,“做中學”正是其辦學理念。用斯特利的話來説:“學習地點在全球範圍移動,具體取決於教授和學生在什麼地方求索歷練。”在圓滿完成若干個項目後,學生將獲得遊學大學頒發的文憑。但此時,文憑的重要性已在其次了,因為遊學經歷讓他們練就四海為家的本領、卓越的溝通能力和雲遊天下的性格,能夠融入到不同的文化環境之中。

未來學家絕非空想家,他們也可以是實幹家。通讀全書,你一定會感到斯特利所言的“可行的烏托邦”絕非虛言。為了證明每一種構想的“可行性”,他不吝筆墨,詳細闡釋每一個觀點的來龍去脈,用精準精細的舉措讓想法落地,使讀者有一份真實可感的信任。譬如,他在介紹“平台大學”構想時,不僅考慮到課程體系的設置,而且為學校的組織管理準備了一套科學合理的運作模式,甚至,連同學校教學科研經費的來源及使用,也都“未雨綢繆”地作了規劃。有了這些四梁八柱式的關鍵設計,平台大學的整體輪廓已經逐步清晰起來。

其實,斯特利在內心深處潛藏着一股躍躍欲試的使命感,期待着有朝一日可以把自己關於大學的設想變為現實。他表示:“用創業語言來説,我對這些可行的烏托邦的每一個描述,都可以被理解為商業計劃的初始藍圖或早期階段。我希望有一天能付諸實踐。我完全期待所有這些替代形式能全部實現,成為實實在在的大學。”

讀書 | 暢想“明日大學”:可行烏托邦抑或隱喻詩篇

理想總是豐滿,但現實往往骨感。斯特利可不是那種只會畫餅充飢的理想主義者,他深知高等教育的改革創新牽一髮而動全身,前行之路荊棘叢生,“考慮到我們目前的情況,實現任何一種可供選擇的大學形態都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首先,當前的認證體系就是橫亙在面前的一道無法逾越的障礙。比如,美國的監管機構不允許大學在缺少通識教育的情況下獲得認證,那麼切割掉通識教育課的博識大學勢必難以生存。而高級遊戲研究院不把學生就業作為教育的目標,無疑是與現行體制格格不入的異類,要想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並非易事。此外,一些傳統模式的背後,是人們根深蒂固的保守觀念在支撐,甚至關聯着某些羣體的現實利益,沿用舊例起碼是安全的、低成本的一種路徑,創新卻意味着要動一部分人的奶酪,其難度可想而知。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斯特利傾向於接受高等教育哲學家羅納德·巴內特對大學校長們發出的倡議:“他們應該成為大學的詩人,提出新的語言,為理解大學的可能性提供新的隱喻。”妙哉斯言!即便不能立竿見影地推動大學變革,但至少可以為有志於高等教育創新事業的大學領導者們提供可資借鑑、可獲啓發的靈感。如果説詩人是通過隱喻展現一個富有想象力的新世界,那麼,斯特利筆下的十種明日大學模型,就可以被視為自帶隱喻的詩篇,或許其中的一個隱喻能夠被大學改革的領導者捕捉到、領悟到,哪怕只有一句詩撥動了他的心絃,明日大學就可能不再是遙遠的夢。意識到這一點的斯特利興奮地寫道:“我希望我發現了概念上和語言上的工具,用以描述在想象中挑選出來的場景,以便將其充分展現給別人,從而使他們可以在場景中發現具有個人意義和潛在行動的情形。”作為讀者,我們有理由相信,憑藉這一份大膽做夢、小心論證的衝勁和闖勁,斯特利的明日大學值得期待。



  作者: 周 洋

  編輯:周怡倩

責任編輯:朱自奮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05 字。

轉載請註明: 讀書 | 暢想“明日大學”:可行烏托邦抑或隱喻詩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