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噲和項羽 項羽是個什麼樣的人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樊噲和項羽

樊噲和項羽一生的交集,就是在項羽為劉備所設的鴻門宴上。讀過《鴻門宴》的人恐怕都知道,范增因為夜觀天象,發現代表劉邦的星象隱隱有成龍的跡象,這就表明劉邦將會是這江山的帝王。但是作為項羽陣營裏的謀士,范增肯定是不願意看見這一情形的發生,所以他勸誡項羽,一定要殺了劉邦。

《楚漢傳奇》樊噲劇照

當時的項羽有的確對劉邦起了殺心,所以才會設宴宴請劉邦。同時因為張良與項伯的關係,劉邦提前知道了項羽的殺機。樊噲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出現在鴻門宴上。

劉邦赴宴之後迅速的表明了自己的忠心,這本就打消了項羽殺他的念頭,但是因為范增多次對項羽的示意,所以張良對劉邦的安全還是不放心,他藉口出去,然後找到了樊噲,讓他進去保護劉邦。樊噲也是一大英雄,他進去之後,絲毫不畏懼項羽的威嚴,這也迎來了項羽對他的賞識。

當時項羽將桌上的豬腿賜給樊噲吃,樊噲也不客氣的拿起來就吃,而且並沒有絲毫的做作,同時也沒有用其他的任何作料,這使得項羽非常的驚奇。所謂英雄惜英雄恐怕就是這樣,總之項羽是非常的讚賞樊噲的,在他吃肉的時候,還問他能喝酒嗎,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又將自己的酒賜給樊噲引用,當然樊噲依舊沒有推辭,而是直接拿起來就喝。這樣的豪爽是非常對項羽的胃口的,所以項羽是非常賞識樊噲,也就沒有為難他對自己的大不敬。

這就是樊噲和項羽之間的聯繫,可以説項羽之所以最後沒有殺劉邦,和他欣賞樊噲脱離不了關係。

項羽是個什麼樣的人

項羽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就是項羽。項羽,項梁的侄子。自小項梁便教他書法、劍法和兵法,但他只淺學,他認為“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

破釜沉舟

少年項羽

項羽從小就擁有一身神力,“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這就是人們當時對他的評價,而且項羽從小就有一個偉大的抱負,秦始皇是可以取而代之的,就因為項羽敢想敢做,最終在鉅鹿之戰時,以破釜沉舟大破秦軍,推翻了秦朝的統治,自稱為西楚霸王,可見項羽的英勇、果敢和足智多謀。但項羽最終在與漢王劉邦的楚漢之爭中大敗,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可能項羽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輸給了劉邦,歷時四年的楚漢之戰,項羽幾乎屢戰屢勝,這也不難看出項羽的驕傲自大,從不把劉邦放在眼裏,他一直認為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殊不知劉邦也在一點點變強大。項羽還有一些匹夫之勇和優柔寡斷,比如鴻門宴時,不聽亞夫范增之言,卻聽信小人讒言,最終放虎歸山,沒有殺了劉邦。最後自己卻自刎在烏江邊上,他認為自己已經愧對江東父老,無顏面對他們了。這就是項羽,英勇善戰,才氣過人,最終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白白把江山送給了劉邦。

項羽 岳飛

論中國歷史上的蓋世英雄,西楚霸王項羽和南宋愛國將領岳飛,一定是不可不提的兩位重要人物。

岳飛像圖片

後世很多史學家拿項羽和岳飛作比,關於兩人武力值誰高誰低的問題,也着實因起了一場學術界的爭論。

其實,項羽和岳飛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英雄人物,本無多少可比性,若非要拿二者對比,那麼項羽天生神力武藝高強,卻不善智謀,缺乏領導千軍萬馬的才能,屬於“將才”一類;而岳飛熟諳兵法,懂得將軍事理論運用於實戰,因而是南宋歷史上有名的戰神,毫無疑問,岳飛屬於“帥才”一類,有這樣的統帥領導千軍,部隊才有百戰百勝的可能。

從個人眼界格局的角度來對比,岳飛顯然比項羽高出一個層次。

項羽爭霸天下,主要着眼於個人利益。秦國滅亡後,新的政權呼之欲出,放眼幾支農民起義軍,以項羽的楚軍和劉邦的漢軍實力最為強大,搶先攻陷咸陽的項羽當然想獨攬大權,嚐嚐當皇帝的滋味,因此,剛愎自用殺人如麻的項羽在逐鹿中原的過程中絲毫沒有為自己的長期征戰所造成的生靈塗炭,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而內疚,本質上來説,他與已然滅亡的秦朝統治者並無不同。

而岳飛作為保家衞國的軍人,其戎馬半生的戰爭經歷主要是為了捍衞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同時保護黎民百姓不受外族侵害,因此,心懷家國的岳飛與項羽這等亂世梟雄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項羽亞父

每個帝王身邊,必有一個出謀劃策的謀士。西楚霸王項羽也不例外,有一個從他起兵之初便一直相伴左右的亞夫,可能很多人好奇項羽的亞夫是誰,那就是范增。項羽從小便沒有父母,范增待他就如自己的親生兒子,從項羽起兵反秦之時開始,范增便相伴左右。

黃秋生版范增

范增,説起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如果説鴻門宴,那便無人不知了。項羽與劉邦的楚漢之戰時期的鴻門宴,就是亞夫范增所設。宴前,項羽與范增便計劃好一切,找準機會便殺了劉邦。宴上,亞夫范增再三舉起玉玦,示意項羽應當立刻殺了劉邦,項羽卻猶豫不決,便錯過了時機。隨後范增就設法讓項莊舞劍助興的同時,趁機殺了劉邦,最終居然被張良識破,招來樊噲,便説“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最終救出了劉邦。因為項羽的優柔寡斷,放走了劉邦,范增心裏很清楚,這等同於放虎歸山。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宴後,亞夫范增便就對項羽説:“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可見范增句句所言屬實,雖然范增有很多雄才大略,但都不曾被項羽所採納。劉邦曾説:“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這也可以看出劉邦對范增懷才不遇的遭遇而感惋惜。亞夫范增最終因為受到項羽的猜疑,便請求回鄉,最後卻在路上鬱悶成疾而死。

項羽定都彭城

項羽定都彭城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為了脱離楚懷王的控制,二是手下士兵歸鄉情切,三是天下形式所迫,四是地理經濟位置。這幾個方面構成了項羽定都彭城的主要因素。

定都彭城的項羽

項羽定都彭城原因一,項羽名義上還是楚懷王的下屬,上頭還有一個楚懷王,諸侯講究禮數,項羽如果想控制蜀國軍隊必需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楚懷王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為了控制楚地,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同一政權,項羽在彭城建都就是為了對付楚懷王,後來由於項羽的實力越來越強大,楚懷王的臣子紛紛投靠項羽。如果項羽不在彭城定都,無法鞏固既得權利。

項羽定都彭城原因二,項羽手下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楚人,都有着衣錦還鄉的想法,一個錦衣夜行就是對當時楚軍狀態最好的描述,思鄉情切,為了能夠籠絡自己的士兵,將都城建立在楚地能夠鞏固他在士兵中的地位。

項羽定都彭城原因三,項羽如果在關中定都,戰略上有函谷關可守,但是關中對於項羽來説是一個毫無根基的地方。楚地就是如今的江蘇地區,周圍是平原,看起來戰略地位岌岌可危,但是這是握在項羽手裏的。關中是劉邦打下來的,項羽定都關中就要背上不義的罪名。

項羽定都彭城原因四,楚地物產豐富,處在黃淮海平原,是當時天下最豐盛的地方,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定都彭城能夠為軍隊提供戰略物資。

項羽以少勝多的戰役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奇才項羽因滅秦功績而為世人熟知,其後他自封西楚霸王,但最終被漢王劉邦所滅並自刎在烏江,但這不能抹殺其一生中所指揮的大小戰役,這其中尤以以少勝多的戰役矚目於世,那麼項羽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哪些呢?

項羽畫像

項羽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是著名的鉅鹿之戰,公元前209年楚懷王命項羽為上將軍,項羽親自渡漳水攻打秦國。為了表示其不滅秦朝終不還的決心,他下令全部將士每人只帶三天的軍糧,並將飯鍋砸破、軍營燒燬,而後以勢不可擋的威勢包圍了秦軍主力,經過九次衝殺成功阻斷了秦軍的通道,取得了巨大的戰果,這一戰項羽僅率五萬將士全殲秦軍三十餘萬人,這對最後推翻秦朝暴政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司馬遷曾於《史記》中詳細的記載了這輝煌的一大戰役,流傳極廣的“破釜沉舟”成語也是因此得來。

項羽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二是彭城之戰,漢王劉邦以楚懷王被項羽所殺這一藉口聯合各諸侯討伐楚國,項羽只帶了三萬將士迎戰,而劉邦因為剛剛奪得彭城而沾沾自喜,加之看到項羽所率部隊數量並不多而小看了他,出乎人意料的是項羽先是用誘敵深入的作戰方法發動突然襲擊,殺敗劉邦聯軍數十萬人,還有十萬餘人在逃跑時跳河而亡,其後項羽採用分兵突擊的方式使數量龐大的聯軍在作戰中無法相顧而敗亡,劉邦也在混亂中逃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11 字。

轉載請註明: 樊噲和項羽 項羽是個什麼樣的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