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文財神的范蠡范蠡墓建在哪裏?范蠡是我國最早的商人,有精明的商業頭腦,加上艱苦奮鬥,樂善好施,遂成民間流傳的“財神”。本是越王復國的一大功臣,功成身退便攜帶美人西施四處遊歷,可能是與范蠡遊歷的地方之多,加上與西施之間的傳説,還有人們對他的紀念,遂關於范蠡之墓在全國有多達五處。
山東定陶范蠡墓
首先是山東定陶處有一座范蠡墓,在2013年的時候這座范蠡墓被選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獻記載,范蠡最後是選在了定陶居住,因為此處是全國貨物流通的中樞地段,非常適合商業發展,生意往來。因而范蠡被稱為“陶朱公”,故范蠡在此處安享晚年,便葬於此處,且曾經在范蠡墓四周出土過春秋戰國時期的陶器殘片。
山東肥城也有一座范蠡墓,這座墓在肥城市的陶山,而也有記載秦代的李斯曾如果此地,還為范蠡以小篆體刻了文字石碑立於此處,後也有西漢道士在其墓前口誦八言,為當地流傳。後范蠡墓經過時間的摧毀,變得破敗不堪,得清代之人重修。
湖南華容處的范蠡墓,記載中范蠡和華容之地頗有淵源,其墓也在此處。范蠡離開越國之後曾泛舟於此,且華容為水米之鄉,適合生意往來,遂有范蠡來此做生意並死後葬於此地的可能。
湖北石首的范蠡墓是為“繡林十景”之一,傳説范蠡曾在此處的桃花山隱居,而且此地關於范蠡的故事廣為流傳,而范蠡的墓碑在解放後尚存在,於1958年被毀,而且曾在桃花山下有范蠡廟,屢毀屢,也有眾文人留下的佳作和痕跡。
安徽渦陽也有一處范蠡墓,這可能與范蠡與西施的傳説有關係,當時范蠡協同西施泛舟湖上,來到此處,便在此生活,二人終葬於此,故此地有奶奶廟紀念他們。而范蠡墓形成是范蠡曾經所帶部隊路經此處,得知范蠡逝世,便以土堆成衣冠冢紀念他。
范蠡簡介
范蠡是越王勾踐成功復國的一個功臣,是為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為越王勾踐身邊的一名謀士,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為人博學多才,謙遜有禮,懂得明哲保身,深受世人好評。
范蠡雕像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三户邑,雖然家貧但對從小便有大志,熱愛讀書,十分刻苦。
公元前516年,二十歲的范蠡遇見好友文種,兩人趣味相投,在思想上也有着同樣的見解,後來兩人深知楚國政治腐朽,官府黑暗,他們空有一身本領卻不得起用,甚是失望。
於是公元前511年,兩人相約共入越國,投身於越王。雖為越王的門下,但是范蠡卻沒有真正發揮自己的長處,當時越國和吳國交戰之猛,後越國敗於吳國,范蠡和文種方被起用。范蠡提出委身求和的策略,委身求全以換來他日反攻時日,並獻上滅吳九策。
公元前490年。隱忍的勾踐得以反國,范蠡等人一同歸返,之後用了數十年的時間在勾踐身邊為他輔佐提供策略,最終在公元前473年,大敗夫差,使其身亡,而在公元前468年,范蠡幫助勾踐重得霸業,成為一方霸主。
同年,范蠡便辭官而去,開始了他的隱居生活,泛舟五湖四處經商,范蠡為出色的商人,有着驚人的經商之道,所得之財均散盡以救濟貧困之人,為世人所稱道。
公元前448年,范蠡病逝,享年八十八歲。
范蠡怎麼讀
范蠡從小便博覽羣書,雖出身貧苦之家卻有着治國救民的大志,因厭惡楚國的黑暗統治,便投奔越王。范蠡是為偉大的政治家,成功幫助越王勾踐重建越國,後功成身退,過着隱居生活,四處經商,幾度成為一方富甲,後又以錢財救助貧困家庭,因此成名天下。
范蠡畫像
但是關於范蠡的名字,卻有很多人不會讀,或者讀錯,今天就來介紹下范蠡的“蠡”字該怎麼讀和代表着什麼意思吧。
這麼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名字不僅很多人不會,也有不少影視作品所呈現的也是錯誤的讀音,有人以為“蠡”是為“yì”,也有人稱之為“yáo”,更有電視劇《爭霸傳奇》中演員説的是“ní”。其實以上説法都不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字所有的讀音有時候不止一個,其所代表的意思也不止一個。
首先范蠡的“蠡”是“lǐ”讀第三聲的,多用於人名,在字典中這個讀音的註釋便是春秋時期的范蠡(lǐ),也有現代散文家陸蠡(lǐ)。也用於地名,讀第三聲,正如現在河北地區有一個縣城為蠡(lǐ)縣,傳説是因為范蠡離開越國後曾經去過那裏而出名的,還有在江蘇無錫市有一個地方為蠡(lǐ)湖。還有一個動詞意思為蟲蛀木,指東西將要磨損斷掉的樣子。
其實“蠡”這個字是多音字,其中一個讀音是“lí”,讀第二聲,它所代表的意思有瓠瓢,也有指貝殼、螺號的意思。“蠡”還有一個讀音便是“luó”,是一個通假字,通“蠃”,是為一種寄生蜂。
范蠡名言
范蠡為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本為楚國人,為實現抱負投奔越國。自幼貧困,但博學多才,從一個普通農民成功躍升為一代上將軍,最後成為擁有家財萬貫的商人,因而聞名天下,為現如今民間跪拜的“文財神”。
李光潔飾演的范蠡劇照
而范蠡的一些經濟之道,商業理念很是先進,就算放到如今不論是從商還是治國均有一定影響,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欣賞欣賞范蠡名言吧。
“貴出如糞土,賤入如珠璣。”
這句話是范蠡經商常用的理論,講的是當有些貨物的價格上漲的很高的時候,切記要對待它猶如糞土,毫不吝嗇的將其賣掉;反之,若價格下跌的多的時候,要待它如珠寶似的,大膽的買進。
范蠡很是看中物品的價格變動,正如它看見竹子和蘆葦很便宜無人購買,他便以極低的價格將這些全買下來,然後製成掃帚或蘆葦蓆等物再以適當的價格賣給百姓,從中獲取利潤,這也是范蠡的生財之道。
“夏則資皮,冬則資紗,旱則資船,水則資車。”
這句話的意思是商人要有看準商機的雙眼,要準備早於人們需要的東西,正如夏天非常炎熱的時候就要準備冬天的商品,在冬天冰雪寒冷時就要準備夏天之物。就算是大旱天時也要準備發生水災時所需的船隻,水災時要買車輛避免旱災的出現。
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防患於未然,商人永遠要先掌握商機,要在出現這個市場之前就先準備好,那才是生財之道。
范蠡賣馬
范蠡可謂是成功的商人,不僅擁有強大的經濟頭腦,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和貨物流通。他從政治上功成身退,棄官從商,幾度成為富翁,又散盡錢財支助眾多需要幫助的人。隱退後的范蠡四處經商在山東一帶經商的傳説甚多,其中以范蠡賣馬出名。
陳坤飾演的范蠡劇照
范蠡從商之前一直在吳越一帶居住多年,如今退隱便到了齊國,深知吳越戰事不斷,需要好馬,而且南北馬匹價格懸殊,,北方馬匹健碩又便宜,若能將北方馬匹運送到南方,能為吳越提供很好的作戰馬匹,這不失為賺錢的生意。
但時逢兵荒馬亂,盜賊橫行,加上路途遙遠,運輸費用很高又有被劫風險,實在不好運送馬匹。經過多方調查,范蠡得知齊國有一鉅商為姜子盾,常運貨至吳越,且早買通沿途強盜,故他的貨物通常很暢通無阻,不會受到盜賊襲擊便到達目的地。
於是范蠡便張貼告示在他家門口説道自己馬隊剛開業可免費幫人運輸貨物至吳越,姜子盾見此,怎會放棄這免費的勞動力呢,便找到范蠡要求合作。
故他們倆便這樣合作,一個免費將貨物送到吳越,一個則將馬匹順利送到吳越,可謂是雙贏的合作。范蠡賣馬這也是他退隱後賺到的第一桶金,也開創了商業發展的另一種模式。
范蠡三遷
范蠡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為人精明有學識,曾輔佐越王勾踐復國,也懂得明哲保身,後以商致富,成名天下。一生不為權勢所絆,也不為富貴而牽掛,以三遷而安穩度日,司馬遷稱其為“范蠡三遷皆有榮名”。
陳坤飾演的范蠡劇照
在越王勾踐重振越國之時,全國上下普天同慶,而范蠡的心思如越王一樣沉重,越王是為了想辦法斬除這些復國功臣,免得被奪去復國之名,而范蠡則是深析越王心理,知道“大名之下,難於久居”的道理,便悄然離去,帶着家人到了齊國之地。
此時的范蠡並沒有很富裕,便和家人辛勤勞動賺取錢財,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有兒子的幫助,沒過多久,事業得到發展,家中財富便積攢到了數十萬。於是范蠡的名聲漸長,得到齊國人的讚歎,遂被相中其才能,於是邀其為宰相輔佐君王治國。范蠡知道自己從一介布衣升到宰相這一高位是為不易,但身居高位久受尊名,是為不祥,便留下宰相官印,帶着家人再次離開,遷至定陶。
那時“定陶”被叫做“陶”,范蠡認為此地是貿易的要道,在這裏必定可以發家致富,遂在此處定居。范蠡以精明商業頭腦很快聚集了大量財富,而范蠡一直以來樂善好施,所得財富均會賙濟貧困,深得好評。
范蠡村
范蠡本是楚國人,為實現抱負投奔越國,輔佐越王成為一方霸主,便因大名之下,難以自居為由辭官而去,深有遠見,保全了自己。遂棄官從商,遊歷天下,所到之處,散財給百姓還致富於此地,因而後人為了感激他將地方改為范蠡村,供其為財神。
范蠡像
范蠡的故鄉是楚地宛城三户裏,於2010年正式改名為范蠡村,進行了規劃調整,成為了一個自然村。范蠡村得到開發後,建立了主題旅遊景區,吸引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商聖范蠡之鄉,成功帶動村莊和城市的發展。
范蠡村從古至今一直吸引着大批文人騷客的來訪,他們路經此地吟詩作文,甚有感觸。
而在如今安徽渦陽之地也曾有一個范蠡村,只是現在更名為李村了,當地有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以前墓前有廟宇,廟中有西施和范蠡的塑像,現如今已經消失,而臨近范蠡和西施墓的便是曾經的范蠡村。
且説范蠡定居定陶後,生意越做越大,聚集了家財萬貫,遂留下大兒子看管,自己則偕同夫人、幼子四處遊歷,曾到大禹治水之地的村莊,發現此地百姓安居樂業,山貨豐富唯獨缺少食鹽等生活用品,遂產生一個主意。
在此暫住租下一鋪,比當地價高收購當地山貨,再以貨運去他地販賣,再回購食鹽等用品在此村比當地價低價販賣,因此招攬了許多人來此進行買賣,一時之間村莊經濟高速運轉,百姓生活質量得以提高。
因此當地人為了感恩范蠡,便將此村為范蠡村,至今還存范蠡街、范蠡鎮,且在逢年過節均會祭拜財神范蠡。
范蠡後代
范蠡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商人,雖從小家貧但胸懷大志,後至越國立下大功,但不貪圖權勢,深有遠見,辭官離去,從此棄官從商,發揮其特長賺取萬貫家財,成為天下聞名的商人。
嚴寬飾演范蠡定妝照
范蠡雖天下聞名,但是卻一直沒有納入歷史名人之冊,想必和范蠡棄官從文有關係吧,當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成功復國,在普天同慶之時,認識到功高蓋主的危險,便半夜逃跑了,本作為一名忠臣應誓死效力國家,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理念,但范蠡為了保全自己而走,不被當時制度所接納。
再者當時的封建制度,重農抑商十分嚴峻,商人是一個地位非常低下的職業,范蠡棄官從商被那些文人所不齒,可見范蠡當時的果敢和決心之大。
現如今范蠡的後代改姓為“忻”,而今在浙江富陽一帶得知有范蠡的後代,而關於為何范蠡後代改姓“忻”他們也給出這樣的解釋。一是以字答義,“忻”字拆開來,便是“心”和“斤”,這便是心中有斤兩之意,代表着很會做生意的意思,也附和着范蠡因經商發家致富一説。二來范蠡起了隱居之意,便一人在屋內踱步思考,見院子裏子孫嬉笑惹惱毫無煩惱,便想起了“忻”字,古時候“忻”同欣,即希望家族欣欣向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