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綸,字允言,中唐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曾任檢校户部郎中,後世稱他為盧户部。
少年時期,盧綸的家境貧困,父親早逝,本人又多病,可以説生活頗為艱難。他在《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崔補闕峒》詩中自稱:“八歲始讀書,四方遂有兵。……稟命孤且賤,少為病所嬰。”
多次落第之後,盧綸終於在玄宗天寶末年考中了進士,但安史之亂爆發了,他沒能做上官,只好逃到江南去避亂。南行途中,他寫下了名作《晚次鄂州》: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這首詩,詩人只截取了逃難生涯中的一個片段,卻反映了廣闊的社會背景。
安史之亂平定後,盧綸又在代宗大曆年間重新參加科舉考試,卻依舊是屢試不第。但他在詩壇上的名聲卻漸漸大了起來,而且他的交遊也日益廣泛,並最終藉此步入了仕途。
大曆六年(771年),宰相元載和王縉先後舉薦,盧綸出任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後升任監察御史。但好景不長,大曆十一年(776年),元載和王縉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盧綸受此牽連,曾一度下獄。
到了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盧綸擔任昭應縣令,後於貞元年間進入了河中節度使渾瑊的幕府。朱泚之亂髮生後,渾瑊出鎮河中,盧綸為元帥府判官。軍營生活,使盧綸的詩風變得粗獷雄放,他的邊塞詩,寫得極有生氣,是大曆十才子裏其他詩人所比不上的。他的詩受到了德宗皇帝的注意,被召入朝,任命為檢校户部郎中。就在似乎要青雲直上的時候,盧綸卻病逝了。
盧綸的詩,工於寫景,形象鮮明,語言簡練,尤其是邊塞詩,氣勢不凡,頗有盛唐氣象。他的幾首《塞下曲》最為有名,歷來為人傳誦,其中的第二首是這樣的: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盧綸的《塞下曲》共六首,詩題也作“和張僕射塞下曲”。這首寫將軍夜晚打獵,看見樹林深處風吹草動,以為是老虎,就拉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進一塊石頭中去了。通過這一典型情節,表現了將軍的勇武。詩的取材,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據載,漢代名將李廣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時,有這樣一次富於戲劇性的經歷:“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還有第三首: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在這一首裏,詩人沒有寫軍隊如何出擊,也沒有説追上了敵人沒有,他只描繪了一個準備追擊的場面,就把當時的氣氛情緒有力地烘托出來了。“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就像是箭在弦上,引而未發,卻最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