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朝是朱姓皇族,為什麼國姓爺鄭成功一直姓鄭?

由 尉遲長喜 發佈於 經典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里,國姓通常來説用的都是朝代的名稱或者是當朝天子的姓氏。帝王們為鞏固統治地位,會採取拉攏朝中大臣的手段,常用的手段有兩個:一是與朝中重要大臣們聯姻;二就是賜予大臣榮譽。關於賞賜的部分,不勝枚舉,表現的方式眾多,例如,有賞賜寶物;有加官進爵、一些空有頭銜無實權的官職,像宋朝太尉、清朝太保之類的官職;還有便是賜予大臣國姓。賜大臣國姓是歷朝歷代皇帝慣用的拉攏大臣的手段。
既然是賜予國姓,那麼就是當朝皇族的姓氏了,唐朝的國姓是李,宋朝的國姓是趙。偏偏有這麼一個人,被皇帝賜予了國姓,但是,卻不怎麼使用,甚至大部分人只知道找個人叫國姓爺,卻不知道這個人還有一個姓氏。
不姓國姓的國姓爺
眾多周知,明朝是朱元璋起義建立的朝代,所以朱姓也就是當時明朝的國姓。而在明成祖朱棣在位之時,他曾給一位朝廷上立功的太監賜姓,可賜的姓卻不是“朱”,而是“鄭”,這個人就是下西洋的鄭和。也有一個説法是,鄭和本身就是姓鄭,而下面這個,就是貨真價實的國姓爺了。
其實除了鄭和以外,還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鄭成功。作為現在廈門市的“守護者”,很多人親切的稱呼他為國姓爺,後世人們都知道鄭成功姓“鄭”,那麼這個“國姓爺”的稱呼從何而來呢,又是怎麼回事?
第一點:賜姓的皇帝是隆武帝
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是東南沿海的大海盜,得到了朝廷的詔安進而做官,在鄭芝龍做海盜期間,娶了日本平户藩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而誕下鄭成功。
一般而言,在古代被賜姓,應該是無上光榮的事情,但是給鄭成功賜姓“朱”的皇帝是南明的隆武帝,隆武帝不僅賜他國姓,還賜名“成功”,同時封了鄭成功作為總統使,甚至將鄭成功當作駙馬看待,但可惜的是,那個時候的明朝幾乎名存實亡,處於明朝的末期,所以國姓分量便隨着朝代的落末而無足輕重。
南明皇帝賜姓,籠絡鄭成功
其實從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開始,明朝已經算是亡國了,隨後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明朝遺老遺少逃難到了南方,這才有了南明政權。
明朝在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從繁榮到後期的衰敗,明朝末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當時社會混亂,財富分配不均,大量財富集中在少數商户或是官宦人家手裏,農民等大部分的人羣,僅僅能得到的資源極少,社會不滿程度高,明朝皇帝沒有有效控制,皇權遭到禁錮,利國利民的政策無法施展,所以這時候的國姓,沒有繁盛時期來得重要。明朝在鄭成功的後代,孫子輩鄭克塽便降清了,明朝國姓隨着王朝更替而不被擁護,雖然人們稱呼鄭成功為國姓爺,所以人們依舊用鄭成功來稱呼。
不難想象,在清朝初期正是滿清安撫天下人心的時候,承認自己的正統地位,如果這時候在南方還有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或者説家族還姓朱,那麼勢必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很容易認為鄭成功還想復辟明朝,所以在修史的時候,肯定要避開朱姓,而且當時的鄭成功只能做到固守台灣,沒必要為自己帶來這麼大的麻煩,只會加劇滿清對自己征伐的進度。
第二點:鄭姓在當時的閩南地區影響力大
在閩台地區,“鄭”姓是一個有着重要影響力的姓氏,自古八姓入閩,所以在閩台地區有陳姓、林姓、黃姓、鄭姓等眾多的人口,在閩台地區姓“朱”並不會比“鄭”姓來得吃香。直到現在,福建地區還有不少地方尊奉着鄭成功塑像,宣傳鄭成功文化。
後來的清廷統治了中國二百多年期間,他人對鄭成功的稱呼,一直叫鄭成功為“鄭”,人叫多了,自然流傳到現在鄭成功就不是“朱成功”了,甚至很多人不知道鄭成功還可以叫做朱成功。
至於鄭成功本人,也是一個民族英雄,雖然和清朝對抗,但是憑藉自己的實力,趕走了台灣島上的荷蘭殖民者,這對於南明還是清查來説,都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所以在清朝初期,滿清才對鄭成功網開一面。讓其能專心驅逐荷蘭人。不過最終鄭氏家族還是沒逃過滿清的征討,最終被施琅水施納入清朝版圖。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