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衞生研究所所長馬軍介紹,2019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和以前的7次體質調研結果顯示,學生形態發育指標等方面持續向好,特別是身高。但也有一些問題又有新體現,比如因受疫情影響,近視檢出率有所反彈;中小學生速度、柔韌性、耐力方面都有所改善,但大學生體質下降的趨勢仍然存在。
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顯示,自2014年以來,我國學生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持續向好,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中小學生柔韌、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質出現好轉,學生營養不良持續改善。以10-12歲、13-15歲兩個年齡段為例,與2014年相比,2019年男生身高分別增加1.26cm、1.69cm;女生身高分別增加1.24cm、0.97cm。
會上,有記者提出的如何解決學生體質與健康方面存在的近視、肥胖等現象的問題,教育部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進行了回應。
劉培俊指出,調查大數據顯示,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方面存在三個趨勢:青少年近視基數和比例較大,但是近視防控的效果初顯,基本實現每年下降0.5個百分點防控目標;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率上升,但是總體增長趨勢放緩,以低齡段學生肥胖問題放緩最為明顯;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得到加強,但是大學生體質下降的趨勢仍然存在,學生健康干預亟待加強。
他表示,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促進青少年健康的政策體系,基於上述三個趨勢,下一步將圍繞政策落實,以問題導向、目標引領和需求驅動來解決問題、增強兒童青少年體質。
劉培俊具體介紹道,到目前,我國已發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衞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以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關於加強中小學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希望通過落實這一個《意見》、兩個《綱要》、三個專項行動,把青少年體質健康比較突出的視力、肥胖、耐力、速度等基本健康指標下降的問題得到有針對性的解決。”劉培俊説。
健康教育將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衞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近日印發。意見要求,將健康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相結合,融入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全過程。
提升學生健康素養,健全學生健康素養評價機制,納入教育評價改革。明確健康教育內容。落實課程課時要求,確保各級各類學校將健康教育貫穿教育全過程。拓展健康教育渠道。保障食品營養健康,開展學生膳食營養監測,實施學生營養干預措施。增加體育鍛煉時間,提倡中小學生到校後先進行20分鐘左右的身體活動,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強化心理健康教育。養成健康行為習慣。
來源:央視網、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