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三國名士曹植七步詩是什麼 三國名士曹植是屬什麼生肖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三國名士曹植七步詩是什麼

曹植的《七步詩》是中國古代最為短小的詩之一,作為曹植在太子之爭失敗後,曹丕登上王位後,還是對曹植不放心,覺得曹植還會覬覦自己的王位,便找機會除掉曹植。

曹植《七步詩》

史上有故事傳説曹操入棺時,曹植因為喝酒忘記了時間,曹丕便抓住這個機會要殺曹植,而這時候曹丕的母親卞氏為曹植求情,曹丕就賣了個面子給他母親。曹丕讓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否則就要處死曹植。曹植臨危不亂作下傳世名篇《七步詩》。詩中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曹丕對自己的殘害與緊追不捨,曹丕聽後,也覺得自己對曹植逼迫地太狠,心中慚愧便免去曹植的死罪。

一首小小的七步詩,卻暗藏無限的殺機,體現當時權勢鬥爭的激烈和殘酷。全詩語言淺顯易懂,無需多加的解釋便道出了“本是同根深,相煎何太急”的深刻含義。又讓讀者深刻體會到,曹植在當時的時勢下是何等地淒涼和無奈,曾經被自己父王曹操所喜愛的文采,今日竟成了保命的殺手鐧,不知曹植心中是何種感想。雖然曹植的《七步詩》暫時讓曹植逃過一劫,但是曹植日後的日子並沒有多好過,曹丕及其後代依然對曹植懷有深深的猜忌,常常給曹植施加壓力,最終導致曹植憂鬱而死。

曹植的這首《七步詩》不像他早期的作品那樣處處充滿着激情樂觀和浪漫,而是表達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和對這些矛盾所引起的悲憤與無奈。

曹操之子曹植洛神賦寫的好嗎

《洛神賦》是魏晉時期的文學家曹植的作品,是曹植模仿中國戰國時期楚國宋玉的《神女賦》所做。這篇作品虛構了自己與洛神的邂逅與相愛,作品中對洛神的描寫更是美麗絕倫,人神之戀浪漫縹緲,最後由於人神身份差距,二人不得不分開,抒發了無限悲哀悵惘之情。

曹植《洛神賦》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從小聰穎,文學建樹極高,是魏晉文化建安文學的而代表。曹植創作《洛神賦》的背景是在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入朝洛陽後,曹植奉命回到自己的封地鄄城,途中經過洛水的時候,想起楚國宋玉的《神女賦》,有感而作。這篇賦文文學造詣很高,穩重的想象很是豐富,曹植將路途中的夕陽樹林,小河流水,與洛神宓妃結合起來,營造夢一般的美景,將自己融入到想象之中與女神來了個互相欽慕,玄妙至極而又唯美至極。賦中又大梁採用華麗的辭藻,似乎是為了迎合女神的魅力。但是又不浮誇,清新四溢,令人神清氣爽。且文章格式隊長十分工整,言語整飭、優美。其中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都被後世才子佳人引用、傳頌千年。

《洛神賦》無論是思想、藝術還是用詞都被給予高度的評價,人們常把它和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相提並論。

關於《洛神賦》也存在很多的爭議,最為廣泛的就是有人懷疑曹植文中的洛神就是自己的嫂子甄氏,並猜測曹植和甄氏發生過一段愛情故事,所以寫下《洛神賦》來紀念甄氏。

三國名士曹植是屬什麼生肖

曹植生於公元192年,屬相是猴。字子建,沛國譙人,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上有大哥曹昂,戰死了,二哥曹丕,就是後來的魏文帝。曹植是魏晉時期著名的文人,是建安文化的代表。

曹植

曹植天資聰穎,十餘歲便能誦讀《詩經》、《論語》等書籍,才思敏捷,下筆成文,曹操極其寵愛曹植。曾是曹操眼裏最能成大事的兒子,若不是曹植日後放任、屢屢觸犯曹操的禁忌,也許魏晉的歷史會被改寫。而他的二哥曹丕見自己的才華不如曹植就改走苦情路線,在曹操面前表現地勤儉憨厚,讓曹操對曹植失望的時候,覺得曹丕很是穩重,可以挑大樑。於是曹植便見見被冷落了。

曹植的人生經歷對其詩歌的影響很大,早期得到曹操的寵愛的時候他的詩歌大多熱情洋溢而又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後期被曹操冷落及曹丕繼位後,曹植的境遇每況日下,所以後期曹植的作品大多感嘆之作。

曹植作為一個文人的聲譽大大超過其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其代表作《洛神賦》被後世傳為千古佳作,後人與多篇以《洛神賦》為題材的詩詞歌賦。他更是把五言體詩歌推到了一個新的藝術巔峯,南宋詩人謝靈運讚揚曹子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可見其作品的穿透力和影響力。

公元232年,曹植去世,卒諡思,有的史書記載曹植是抑鬱而死,因為曹丕對曹植逼迫太緊。


 

有關三國曹植的故事有哪些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國(現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植自小非常聰明,才十歲不到,就可以背出《詩經》《論語》及往代歷史各種詩書,諸子百家也曾廣泛閲讀。他活潑好動,聰明伶俐,和曹操一起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曹植曾經有七步作詩的壯舉,更是讓人對他連連稱讚,也是更加説明了曹植的文學素養。

楊洋飾演的曹植

曹植一生中一直性情坦率,不是那麼講究自己的儀容儀表,不追求那些華麗的外在。

後來逐漸曹操把重心轉移到曹植身上。曹植15歲便開始追隨父親東征海賊。17歲隨父南征劉表31歲的曹植被封為鄄城王32歲的曹植被封雍丘王38歲的時候被封東阿。曹植一生非常注重隱士,曾經想把散落在人間的隱士人才重新聚集起來但是最終成效並不是很大。曹植一生中也是創作了許多文學著作,在他的《曹子建集》中錄了曹植所有的詩詞歌賦。其中收錄詩歌有80餘首,一半以上為樂府詩體。比較具有名氣的作有《七哀詩》、《白馬篇》、《贈白馬王彪》、《門有萬里客》等。其中《洛神賦》更是描寫了洛川女神的婀娜多姿,是文苑奇葩。曹植的歷史評價也是頗高,李白更是説出:曹植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駕。天下豪俊,翕然趨風,白之不敏,竊慕高論。杜甫也是評價頗高:曹子建文筆壯,河間經術存。

曹植古詩雜詩寫的好嗎

雜詩最早出現於《文選》書中選取的漢魏詩人的詩歌,大多數人會以為這些題目為《雜詩》的詩歌是後世流傳過程中失傳了,所以是後人個這些詩歌取名“雜詩”。其實不然,有史書記載,“雜詩”這種題材的詩歌是曹植創作的。

曹植

曹植本身就是魏晉侍寢建安文學的代表,其文筆才氣本就是數一數二的,被譽為“建安之傑”。曹植的《雜詩》共有七首,曹植寫這些雜詩的時期是他有平原侯被貶安鄉侯,同年又改封為鄄城候,都是曹植人生後半生的事情,而曹植的雜詩也就是作於後半生這段時期。

曹植的幾首雜詩中很多表現了詩人壯志未酬的不甘心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帶給詩人的苦悶。因為在曹丕稱帝后,曹植很是被曹丕猜疑,曹丕從心底是不想留曹植在世上的,所以才有後來的傳説,即曹丕讓曹植七步作詩的故事,所以那時候的曹植是深深被讒言畏忌困擾,早已沒有了年輕時候的熱情灑脱和積極樂觀,所以曹植的雜詩正是他那時候的遭遇和心情的真實寫照,曹植在詩中懷念親人朋友、思念家鄉,還通過寫思婦來折射自己和思婦一樣的悲憤之情,詩人的感情壓抑至極,如“高台多悲風,朝日照北林”等。

曹植的雜詩融入了太多他個人的人格、痛苦、悲憤,雖然曹植的雜詩沒有屈原那樣有感動人心的勁道,但是也形成了他自己的一種怨又不憤怒的婉轉之風,獨居特色。

曹植為什麼會失去曹操的寵愛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才高八斗,前期深受曹操喜愛。曹植字子建,又稱曹子建,因身前做過陳王,所以又稱陳思王。是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和其父曹操其兄曹丕並稱“三曹”閃爍文壇。

曹植

曹植在和曹丕爭奪太子之位的時候是有相當大的優勢的,曹操本就是十分喜愛有才華的人,曹植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在建安十五年的時候曹操在鄴城的銅雀台召集文人登台作賦,曹植第一個完成《登台賦》,自此曹操便對曹植寄予厚望,時常帶曹植出征。曹植的失寵完全是由於曹植過於放縱自己,觸碰到了曹操的底線。建安十九年,曹操征討孫權,讓曹植留守鄴城,並親自告誡曹植,要有所作為,要發憤圖強。而曹植似乎有恃寵而驕的味道,常常任性而為,讓曹操很是生氣。建安217年,曹操外出的時候,曹植喝了點酒便私自乘着王室的馬車並且擅自開啓司馬門,一直遊玩到金門,早已忘記曹操曾經説過,司馬門只能在帝王舉行典禮的才能開啓,這然給曹操大為惱火,直接處死了公車令,曹操心中對曹植的不滿一併爆發,再也不對曹植心有信任,將喜愛之情轉移到一直表現地很憨厚的曹丕,覺得曹丕雖然才氣不如曹植,但是為人善良,沒有曹植那麼任性放蕩,很是穩重。日後便立了曹丕為太子,徹底放棄了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