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今的四大名樓,最後一個其實是替補進來的
現如今,關於中國四大名樓,有很多人一直都認為是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和鸛雀樓,但是真實情況卻不是這樣。
以上的中國四大名樓,其中的鸛雀樓已經除名了,或者説只能成為許多文化學者心目中的四大名樓之一了,雖然很無奈但卻是事實,如今的四大名樓有了新的名單,最後一個作為鸛雀樓的替補被列入四大名樓之中。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的一首《黃鶴樓》,讓古今很多詩人墨客到了黃鶴樓都不敢興起題詩的念頭。
據傳,當年李白登上黃鶴樓,有人見到這位大詩人遊臨此地,於是上前言請李白題詩,然而,因為前面已經有崔顥的一首《黃鶴樓》,李白聞言搖了搖頭,他説:“眼前有景題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很顯然,當時崔顥登臨黃鶴樓,一時感懷,信手題出的一首《黃鶴樓》成為了黃鶴樓的第一詩作。
作為中國四大名樓,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在歷史的長河中歷經各種滄桑,屢次被毀,也屢次得以重建,令人嘆幸的是黃鶴樓終究是被保存了下來,讓它未絕於世。
關於黃鶴樓,它還有這一段神話傳説,相傳黃鶴樓本是不存在的,它的前身只是一位女子開設的一家小酒樓,而一道士喜酒,光臨酒樓,女子見道長要飲酒,於是便施捨千杯,之後這位道士懷恩在心,臨行之前,在酒樓牆壁上信手畫了一隻黃鶴,畫畢,道士一聲輕喝:“鶴來!”
令人女子大感神奇的是,這時天際間傳來一聲鶴唳,隨即一陣笛音響起,只見那道士縱身一躍,跳到了那隻黃鶴的背上,轉眼間就駕鶴直上雲天,消失不見。女子這才醒悟,原來那討酒喝的道士竟是一位仙翁,於是為了紀念,女子在原地興建了一座高樓,取名為“黃鶴樓”。
故事有些離奇,但總歸是一段傳説,黃鶴樓之盛名由來已久,歷代文人騷客莫不前往登樓飲酒,賞景題詩,而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崔顥的這首《黃鶴樓》了。
岳陽樓
還記得那一篇被傳誦千年的《岳陽樓記》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站在岳陽樓上,范仲淹觀巴陵勝狀,看着洞庭一湖,而後感嘆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樣氣吞山河的氣魄,憂國憂民的情懷,將“覽物之情”和“濟世情懷”相結合,使得這篇樓記成為了後無來者的傳世文章。
也正因為這一篇《岳陽樓記》,使得岳陽樓聲名遠播,有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多少文豪大家登上岳陽樓之後都不敢題記,被傳為古今第一。
岳陽樓內有着歷代許多名家文人的佳作,更有一代偉人毛主席親書杜甫《登岳陽樓》的詩,毛主席的筆法蒼勁雄健,奔放豪邁,形神兼備,更加使得岳陽樓聞名遐邇。
滕王閣
滕王閣被稱作是江南三大名樓之首,聳立於江西省南昌市的贛江之畔,盛名遠傳於海內外。
滕王閣也有這一段歷史典故,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受封為滕王,後來奉命來到南昌任都督一職,在職期間,在別的方面,滕王沒有什麼大的功績,而他在贛江之濱興建了一座自己的別居,命名為“滕王閣”,因此,滕王閣才得以誕生。
後來,當時的天才詩人王勃途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恰巧碰上了都督閻公之雅望,於是恭臨盛宴。
宴後,王勃應興寫下了被高度盛讚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那一句“秋水共長天之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寫出了無限的意境,令人為之拍手稱絕。
如同其它名樓一樣,滕王閣因為王勃的這一篇《滕王閣序》而名聲大噪,更是成為了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蓬萊閣
位於山東煙台的蓬萊閣成名於蘇軾的一篇《海市詩》,同樣的也有一段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説與之有密不可分的聯繫,也因此,蓬萊閣被稱作是“北方第一閣”。
其實呢,原本的蓬萊閣並沒有位於中國四大名樓的行列之中,它的位置原本是屬於鸛雀樓的,想當年,王之渙的一首《登鸛雀樓》道出了多少世間真理。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很多了熟讀了這句詩之後都想登臨鸛雀樓一探究竟,看看鸛雀樓到底是多麼的高,能夠讓人窮極千里之目。
然而可惜的是,在元末明初之時,鸛雀樓就已經不復存在了,留下的一片廢墟令人感慨唏噓。
雖然如今得以重建,但地址已經不是原來的地址,樓也不是原來的樓了,甚至是如今鸛雀樓的造型也根本不是最初的樓樣,樓閣損毀,原址難尋,且無圖紙樣式,故此四大名樓的名號已然不副其實。雖然在很多通曉古史的學者看來,鸛雀樓仍舊是四大名樓之一,但實際上也只能是心目中的名樓了,在如今的鸛雀樓上根本難以找到往日的歷史文化印記。
於是乎,蓬萊閣成為四大名樓的一個替補“人選”,被國家郵政部門新列入中國四大歷史名樓之中,從而得以出版發行了《中國歷史名樓》的特版紀念郵票。
新的四大名樓就這樣誕生,如今的鸛雀樓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