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評論】高職“50強”排名該休矣

最近,各類高職“50強”排行榜紛紛公佈,各類頒發“50強”的會議粉墨登場。喧囂過後,如何看待這個高職教育界的奇特現象,更多人持批評態度。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跟着“50強”的頒發機構一起玩呢?

早在2016年,高職院校“50強”的排行就開始出現了。近兩年,“50強”更如洪水氾濫一般,在高職院校大行其道。

筆者通過網絡搜索高職“50強”,發現真可謂名目繁多,內容涵蓋產教融合、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實習管理、服務貢獻、教學資源、育人成效、智慧校園、國際影響力、融媒體影響力、院校品牌影響力、全國網絡熱搜熱度、示範性高職院校影響力、治理體系建設優秀案例、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職業院校世界競爭力等。

然而,不少“50強”並未公佈具體統計數據和信息,根本看不出其背後的評選標準和方法,很多不過是藉着籌備一場主題會議,就簡單給出一個排行,缺乏基本的權威性與公信力。還有些“50強”恐怕是一些所謂的職業教育“聯盟”、“集團”形成的“圈子文化”,彼此相互給予的一種稱號和榮譽,到最後只是高職院校自娛自樂、自説自話,滿足虛榮心的一種“噱頭”罷了。

俗話説,物以稀為貴,天下事物,凡多必濫,“50強”的泛濫直接導致其含金量大打折扣。不過,這些看起來“高大上”的“50強”,卻讓不少高職院校趨之若鶩,很多高職院校在自家宣傳介紹中將之視為珍饈,不厭其煩地列出一個個“50強”榮譽,生怕漏掉某個。

前些年,“高職排行榜”的流行,似乎已經招致了業界不少人的質疑與批評。眾所周知,不同於本科研究型院校,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是服務於地方產業與經濟的發展,其專業建設、院校品牌建設均有賴於地方產業和行業的發展。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存在很大差異,不僅在全國範圍內、跨地域之間進行數據蒐集,其準確性與客觀性難以保證,不同辦學側重點和特色的院校之間,諸如面向旅遊行業、農業畜牧和交通航運的院校等,也很難進行數學建模、數據對比、影響力排序等。換言之,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不同地區、不同職業院校,很顯然有失其科學性和可信度。

然而,這本應該成為一種普遍的常識,卻始終無法抑制高職院校進行排行的衝動。或許,是高職界對“排行榜”這個叫法已經深感審美疲勞,又或許是為了區別於普通本科教育才改頭換面,內生出“50強”的新概念,有人甚至將“50強”調侃為高職教育類型的基本特徵。這不禁讓人反思,“50強”氾濫的背後,究竟暴露出了一種什麼樣的高職教育生態?

不得不承認,在學歷導向的教育環境中,高職院校是在夾縫中成長起來的,還存在着諸如辦學歷史不長、辦學層次較低、文化底藴與社會影響力相對不足等痼疾,在社會總體對職業教育認可度較低的情勢下,高職院校也太需要獲得社會、家長和學生的認可。在社會上普遍颳起大學排行之風的語境中,高職院校也很難坐懷不亂,“50強”的橫空出世,不管是主管部門還是第三方評定的,或是“圈子文化”拱手給予的,無疑都滿足了一些高職院校的這種急切的虛妄之情。

反過來,這也恰恰説明年輕的高職院校,太缺乏淡泊寧靜的定力了,浮而不實,急功近利。真正一流的職業教育不需要藉助於轟轟烈烈的各種外在形式與虛名來包裝和遮蔽,不需要在各種衡量和評價指標上做足功夫,也不需要靠外部各種名號和頭銜就能躋身於“一流”的行列。

實事求是地説,尊重教育規律,按照規律辦學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情,教育本身就是慢功夫,兩三年甚至也不一定就能做出什麼成績。須知,教育評價是帶有導向性質的,本應該科學地引領職業教育朝着良性與規範的方向發展,這些“50強”,於學校來説,搞得大張旗鼓、聲勢浩大,對參與其中的人員而言,忙得不亦樂乎、焦頭爛額,可是,落到學生的實處來説,能夠惠及多少學生,到底有什麼收穫,卻真的很難説,然而,這也是不少高職院校混跡在各種排行中,最容易遺忘的一個根本出發點。

著名教育學家潘懋元先生指出,一流大學不是排行榜排出來的。同樣,一流的高職院校也不是排出來的。本質上説,“50強”的流行當然只是一種表象和結果,根本在於高職院校定力不足,很容易受到外部各種“大學排行榜”盛行風氣的影響,難以沉澱下來,然而,這種外化的浮躁氣焰越積越深,不及時澆滅,也很容易上升為進一步加速浮躁之風的原因。

當然,摒除這種浮躁,正本清源,既是一種態度問題,更是一種能力問題,唯有通過夯實內涵建設的根基與實力,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社會服務等具體的社會功能上完備和成熟起來,恐怕也才能真正凝神定氣,站穩腳跟,免於外部干擾。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24 字。

轉載請註明: 【職教評論】高職“50強”排名該休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