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對李廣的評價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個典故出自於《史記李廣將軍列傳》一文。通過這篇文章,可以得知司馬遷對李廣的評價。司馬遷和王勃在看待李廣事蹟時,持有相同態度,那就是為李廣感到憤懣不平。
李廣畫像
李廣一生征戰南北高達七十多回,但是統治者並沒有給李廣封侯拜相,這對李廣着實很不公平。那麼,世人對李廣的評價又是什麼?
漢文帝曾説:“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户侯豈足道哉!”從這句話中,可以得知漢文帝非常欣賞李廣,他認為李廣生不逢時,如果李廣生在漢高祖劉邦年間,給李廣封萬户侯,他都承擔得起。首先,李廣是位智勇雙全的將士,他遇事冷靜有策謀,在攻打匈奴時總能臨危不懼,看清大局勢後沉着發兵摧毀匈奴主力。其次,李廣非常愛惜自己的士兵,並且和下屬有着親密無間的關係。漢景帝和漢武帝年間,李廣立下很多戰功,但是李廣不驕不躁,對待士兵和藹謙虛。匈奴單于十分敬佩李廣,一心想讓李廣去他的陣營。司馬遷曾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總結世人對李廣的評價。
正所謂,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看似完美的李廣也有缺點。後人對李廣的評價還有一點便是,李廣言而無信。他鎮守隴西時,恰逢羌人起義,李廣誘騙八百多羌人投降,並承諾不會傷害他們。但是,李廣最終將他們坑殺,因此成為了一個言而無信地人。
李廣是個什麼樣的人
後人通過王昌齡所寫《出塞二首其一》一詩中,知道了“飛將軍”李廣。但是李到底廣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引起了很多讀者的思考。那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李廣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首先,李廣是個驍勇善戰,智謀雙全的人。
李廣畫像
李廣曾在漢文帝年間、漢景帝年間、漢武帝年間任職,先後率領士兵平定過吳楚七國之亂,在雁門、代郡等地打擊匈奴。據不完全統計,李廣曾率兵征戰七十多回,並立下多次戰功。李廣曾率領數百個騎兵用智謀矇騙了上千匈奴大軍,並且全身而退。匈奴人一聽到李廣的名字,都十分害怕,連匈奴單于都很敬佩李廣的才智與謀略。
其次,李廣還是位持之永恆,敢於追求夢想的人。李廣的祖先是秦朝名將李信,所以李廣在小時候就樹立了遠大的志向,即要成為一名驍勇善戰的將士,為保衞國家而努力。因此,李廣從很小時候起便練習射箭,無論嚴寒酷暑,李廣總能堅持不懈的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廣精湛的射箭技術終於練成,併成為西漢時期著名的神箭手。
除去上述的優點,李廣還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事實上,李廣還是位心胸狹隘,錙銖必較的人。李廣為人比較小氣,如果別人得罪了他,李廣一定會想辦法報復回來。比如,李廣殺霸陵尉一事中,就可以看出李廣報復心比較強。李廣在貶謫期間遭到了霸陵尉的奚落,等他再次受到重用時,毫不猶豫地便殺掉了霸陵尉,足以看出李廣是位心胸狹隘的人。
李廣巧計退兵
李廣巧計退兵講述的是飛將軍李廣的一則小故事,通過“李廣巧計退兵”這一事件,展現了李廣臨危不亂、智勇雙全的美好品質。漢景帝年間,匈奴進攻上郡,漢景帝讓他的心腹宦官監督李廣訓兵實況。
李廣畫像
一天,這位宦官帶着幾十名騎兵在野外馳騁,恰好碰見了三名匈奴人,併發生了交戰。宦官倉皇而回,將這件事情告知了李廣。李廣帶了一百名騎兵,前去包抄匈奴,不一會兒李廣追上三人,並射死了倆人,並留下一名俘虜。等李廣將俘虜綁在馬上時,看見前方有數千位匈奴騎兵。此時,匈奴大軍也看到了李廣,以為他們是誘敵的士兵便不敢輕舉妄動。李廣身後一百名騎兵非常驚慌,李廣告訴他們説:“匈奴肯定以為我們是誘敵的士兵,不敢輕易襲擊我們。”隨後,李廣命令全體士兵前進,大約與匈奴還有兩公里處,李廣便停了下來,並讓騎兵解鞍下馬。匈奴軍看見李廣隊伍鎮定自若的樣子,更加堅信李廣一行人是誘敵士兵,更加不敢輕舉妄動。隨後,一個騎白馬的匈奴將軍出來監護他的士兵隊伍,李廣和騎兵們立馬追上前去射殺了這名白馬將軍。隨後,李廣又解鞍下馬,側卧在土地上。天漸漸地黑了,匈奴以為埋伏在周邊的漢軍會來襲擊他們,於是便撤兵。等到天亮時,李廣率領一百名騎兵安然無恙地回到了駐兵處。這便是“李廣巧計退兵”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出李廣智勇雙全的一面。
李廣是哪裏人
李廣是漢文帝以及漢武帝時期最優秀的武將,漢武帝北伐匈奴,完成中華民族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這其中有着李廣的很大功勞;李廣一生戎馬,在與匈奴的大小七十多場戰役中,李廣連連告捷,軍事方面的天賦很好的表現出來,多次在不利的情況下獲取勝利,因此即使是對手,李廣也贏得了匈奴的尊重,被北方的遊牧民族稱作“飛將軍”;李廣是哪裏人?李廣少年從軍,從一個簡單的護衞軍到最後的邊關太守,雖然殺敵萬千,但最終還是沒有獲得王侯的封賞;年少輕狂的李廣憑藉着出色的身手在部隊中十分搶眼,李廣是哪裏人?這是很多朋友關注的問題。
李廣雕像
李廣是哪裏人?根據史書記載,李廣是隴西成紀人,這是當時漢王朝的領土區域,也就是現在的甘肅天水區域;李廣一生征戰沙場,期間多次輾轉,但是在中年時期,當上御林軍統帥之後,李廣確實身披戰甲,回到故鄉;為了表示對李廣的愛戴,當時附近的鄉紳集體出資為李廣打造雕像,威武的石像確實展現出飛將軍的威武氣勢。
中年之後李廣一直定居長安,這也是因為李廣此時在朝廷中已經擔任重要職位,後來多次領命北伐匈奴,雖然在五次大決戰中,李廣都沒有發揮出最大作用,但是與匈奴交戰七十多場,匈奴對於這個漢王朝大將軍還是十分認可;晚年擔任邊關太守的李廣更是保一方安定。
李廣數奇
李廣是漢朝最出色的將軍,作為一名駐守邊關的武將,李廣通過自己的實力讓北方匈奴聞之變色,即使是對手,遊牧民族也稱其為飛將軍”;漢朝是中華民族真正意義上完成統一的時刻,漢武帝時期,北方匈奴多次侵犯大漢王朝領土,李廣一生與匈奴交手七十多次,屢次邊關告捷,李廣先後成為御林軍總管、先鋒將軍和邊關太守,但是作為一名出色的軍事人才,李廣一生也沒有獲得封侯的機會,在晚年因為在征戰匈奴之戰中,在大草原迷失方向,生怕耽誤軍機,李廣斷然以死謝罪,漢武帝在其陵墓之情哀嘆,李廣數奇,指的就是人生多舛。
李廣雕像
李廣先後輔佐過文帝和武帝兩代君王,雖然一生戎馬,最終如願戰死沙場,但是對於一名有着無數軍功的李廣而言,最終還是沒有獲得皇帝的封賞;李廣數奇在漢朝之後就成為很多懷才不遇的人抒發心中感慨的暗喻,想起曾經征戰沙場的“飛將軍”自己確實沒有什麼可以埋怨的,雖然李廣一生沒有獲得爵位,但是民族統一的願望最終還是實現。
李廣數奇除了針對李廣本人之外還與大汗王朝當時的用人制度與社會現狀有關,漢朝開國之時就提倡“家天下”,雖然漢武帝推出軍功制度,但是家族觀念依舊沒有淡化,王公大臣通過自己私下底買通官僚,在朝廷中組建小集體,像李廣這樣沒有背景的將軍只能成為封建制度的犧牲品。
李廣難封
李廣是一名出色的將才,中華民族在漢武帝時期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民族統一,作為漢朝歷史中最出色的武將之一,李廣為大漢王朝與北方匈奴戰鬥七十多場,在戰場上連連告捷的李廣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軍功卓越而被分為王侯,相反,最後還選擇自殺;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令北方遊牧民族聞聲喪膽的飛將軍為什麼沒有受到漢武帝的受封?自漢朝之後,很多懷才不遇的文人、俠客都會吟唱李廣難封,暗喻自己的仕途不得志。
李廣劇照
李廣一生征戰沙場,雖然沒有獲得王侯爵位,但是史書記載,李廣在軍事方面的才華確實讓人欽佩,自發組建的李將軍在與匈奴交戰過程中也是發揮巨大作用,李廣及其李家軍是漢武帝平定北方匈奴戰亂的主要力量;李廣難封,對於一名忠君愛國的將軍而言,國家平復戰亂或許比任何君王獎賞都要重要,李廣是文帝、武帝時期最優秀的將軍,先擔任過御林軍統帥以及征伐匈奴左前鋒,仕途最得意的時候,擔任邊關太守,保得一方數年平安。
李廣難封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李廣的個人問題,漢武帝時期,漢朝開始實行軍功制,李廣一生雖然與匈奴交手七十多次,勝利數不勝數,但是在大規模的五次戰鬥中,李廣並沒有為漢王室帶來勝利,三次在沙漠迷路,兩次因為寡不敵眾而失去勝利,所以在以軍功制選拔王侯的漢武帝時期,李廣確實沒有得到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