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週精選

由 烏雅建義 發佈於 經典

天涯共此“食”

  這是11月19日在昆明市拍攝的月食景象。

  11月19日,一場月偏食在夜空上演,本次月偏食食分較大,達到0.978,非常接近月全食。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掛在半山腰的學校”的素質教育

  11月22日,白河高級中學學生在上體育課(無人機照片)。

  秦巴山深處的陝西省安康市白河高級中學依山而建,被稱為“掛在半山腰的學校”。該校堅持“五育並舉”,多年來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堅持開展社團活動,成立了涉及科技、體育、藝術、文學等內容的40多個社團,每週安排固定時間開展社團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護林員雷其元:17年守護綠水青山

  11月24日,護林員雷其元行走在巡查的路上。

  今年66歲的雷其元是廣西武宣縣東鄉鎮屯應村的一名村級護林員,管護着約5800畝公益林,至今已堅守了17年。

  雷其元管護的公益林所在山區海拔最高有1400多米,最長的線路來回走完需要近10個小時。

  17年來,雷其元所守護的公益林從未發生火災、偷盜砍伐林木等問題。望着眼前鬱鬱葱葱的山林,雷其元幹勁十足。“守山護林是我的職責,只要我還走得動,我就要繼續幹下去。”雷其元説。

  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風雪中,他們揮舞6米長竿

  11月23日,在鶴崗市振興廣場,園林工人用長竹竿清理針葉樹樹冠積雪。

  日前,黑龍江省鶴崗市迎來新一輪強降雪天氣。為防止城區針葉樹因樹冠掛冰雪導致樹枝折斷、樹木倒伏等問題,鶴崗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園林中心提前準備6米長竹竿60根,就近存放各廣場,同時為各區配備打雪員、司機、裝卸工共計100人,配備清雪運輸翻斗車、吊車等車輛16輛,及時對城區主次幹道兩側樹木的樹冠積雪進行清理,保證市民出行安全。

  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一夜無眠戰暴雪

  11月22日凌晨,在雞西站西場,工作人員進行清雪作業。

  黑龍江省雞西市氣象局於11月22日03時50分將暴雪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雪紅色預警信號。為保障當地物資運輸暢通、居民出行便利,雞西市相關部門迅速組織除雪力量,一夜無眠的“逆行者”在暴雪中用自己的辛苦付出,保障城市有序運轉和居民正常生活。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等媽媽回家——一個癌症病人家庭的求醫之路

  11月24日,女兒吳姝(左)在北京的住所內抱着剛剛出院的媽媽,臉上掛着幸福的淚水。

  69歲的沈建羣是吉林長春人,做了一輩子設計院工程師,女兒吳姝在新西蘭工作、生活。去年,沈建羣被查出腸癌肝轉移。他們怕遠在海外的女兒擔心,選擇隱瞞病情、默默治療,但女兒吳姝還是在一次視頻聊天中無意間發現了媽媽患病的端倪。

  儘管受疫情阻隔,但吳姝還是排除困難回到國內,為媽媽尋找治療方案,並最終找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肝膽外科團隊。在多學科診療模式下,團隊整合手術切除、射頻消融等多種手段,為沈建羣進行治療。經過近兩週住院治療,沈建羣順利出院,與親人團聚,在康復路上繼續前行。

  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鷗翔春城舞蹁躚

  11月21日,紅嘴鷗在空中飛翔取食。

  當日,春城昆明天氣晴好。在滇池海埂大壩,成羣的紅嘴鷗時而盤旋、時而嬉戲。

  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一夜無眠戰暴雪

  11月21日晚,國網雞西供電公司的工人在雪中巡查線路。

  黑龍江省雞西市氣象局於11月22日03時50分將暴雪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雪紅色預警信號。為保障當地物資運輸暢通、居民出行便利,雞西市相關部門迅速組織除雪力量,一夜無眠的“逆行者”在暴雪中用自己的辛苦付出,保障城市有序運轉和居民正常生活。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守護電力“天路”的“蜘蛛人”

  11月23日,在六安市金寨縣山區,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工人在500千伏輸電導線上進行檢修作業(無人機照片)。

  近日,安徽省多地受冷空氣影響,氣温大幅下降。面對冷空氣來襲,電力工作者在寒風中堅守崗位,守護電力“天路”,保障電力線路運行安全。

  新華社發(鄭賢列 攝)

全國海拔最高鄉的“守護者”

  11月20日,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在巡邏途中。

  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是全國海拔最高的邊境派出所,坐落在全國海拔最高鄉——海拔5373米的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這裏空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40%,氣壓只有平原地區的一半,年平均氣温零下7攝氏度。派出所的移民管理警察守護着轄區內的祖國領土。

  守護國土是神聖的使命。民警們常在中國和不丹的邊境地區巡邏,那裏冰川密佈,碎石路下往往暗藏冰裂縫。巡邏途中,民警們會熱心幫助前來求助的牧民羣眾。“鄉親們有困難總是會想到我們。”民警阿旺平措説。

  新華社記者 王沁鷗 攝

“80後”化妝師免費為農村女性化妝造型點亮自信

  11月17日,周文娟(右)為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和諧村村民蔣冬娥照鏡子。

  周文娟1988年出生於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朝陽村。2007年,從小就特別愛美的她決定隻身前往北京學習化妝。每次周文娟放假回家,村裏的阿姨們都對她的化妝品充滿好奇。從那時起,周文娟就萌生了為這些一輩子沒化過妝的阿姨們好好打扮一次的念頭。2012年,她學成回到永州,此後一直從事美妝相關的工作。

  2020年春節,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復工較晚,一直在老家的周文娟終於將想法變成了現實。她為村裏的阿姨們免費化妝,並用視頻記錄阿姨們妝前妝後的變化。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視頻發到網上後,在多個社交媒體平台登上熱搜。之後,不少附近的年輕人找到周文娟,希望她也能為自己留守農村的母親帶來化妝初體驗。至今,周文娟已經為周邊的50多名農村女性免費化妝造型。

  “很多農村女性一生為家庭操勞,很少關注自己。我希望在幫她們化妝的過程中,她們能發現自己的美、做自己的主角。”周文娟説。

  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邊城大考——雲南瑞麗戰“疫”紀實

  空中俯瞰清晨的瑞麗市(11月18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