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凱迪
鋼鐵洪流,是今天網友們對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恐怖戰鬥力的形象稱謂,後來也被引用到了在綠茵場上無往不利的德國足球隊身上。然而,這輛鋼鐵戰車,曾經在2018年世界盃之際遭遇了一場涉及政治敏感的風波。
當年夏天,厄齊爾、伊爾卡伊·京多安兩位德國國腳與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合影事件遭德國媒體曝光,一時間關於德國國內種族主義的風波甚囂塵上,厄齊爾這位曾經的德國前鋒也因此離開德國隊。實際上,厄齊爾事件不僅僅是一場偶然。
在今天的德國境內,已經有600萬土耳其裔(德國總人口8000萬),這一龐大的羣體如何產生在與土耳其並不接壤的德國呢?
01 來自奧斯曼的士兵們
在今天的地圖上看來,土耳其與德國相距甚遠,一個位於亞洲,一個位於歐洲中西部,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國家。但是在歷史上,德意志與土耳其兩個民族確實有過領土接壤的時代,雙方曾經有着密切的互動。
16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席捲巴爾幹半島,從君士坦丁堡一路打到了多瑙河流域,在滅了匈牙利王國之後,奧斯曼帝國便與當時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德意志接壤,甚至曾經數次圍攻維也納城。
在經年累月的對攻戰之中,雙方軍隊都曾經大量俘虜過對方的士兵。從公元16世紀中葉到17世紀後期,一部分在戰火中被日耳曼人俘虜的土耳其人來到德國境內,並開始在當地進行定居。當然,這些土耳其人在周圍的基督教羣體中自然不受待見,但是他們的價值卻被當時奧地利人的對手普魯士發掘。
當時的腓特烈大帝(1740-1786年)大力發展普魯士的近代軍事體制,因而迫切需要體格健壯的士兵,當時淪落德國的土耳其人戰俘自然成為了搶手的戰鬥力。當時的普魯士大帝奉行實用主義的政策,不因為這些士兵的宗教屬性而區別對待,甚至堅信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適時招攬土耳其人來到普魯士充當僱傭兵,併為願意留在普魯士的土耳其人建立清真寺,歡迎他們的定居。這批以僱傭兵與戰俘身份出現的土耳其人便是最早的德國土耳其裔祖先。
圖/普魯士軍團中不乏土耳其士兵身影
02 良好的德土關係
由於普魯士為主體建立的德意志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並不接壤。因此,在第二帝國之後的日子裏,德國人與土耳其便沒有了之前的地緣領土衝突。根據遠交近攻的傳統地緣戰略原則,德國人認為這個隔着奧地利的穆斯林國家可以成為自己在巴爾幹半島上牽制奧地利人、對付俄國人的重要幫手,而土耳其人則對這個快速崛起的歐洲軍事強國信賴有加。
因此,土耳其與德國在一戰中站在一個隊列之內,並始終保持着較為密切的關係。甚至在二戰中,大量土耳其人蔘加了納粹黨衞軍的外籍軍團,由此可見,雙方的關係一直保持在相對友好的水平上,這就為後來土耳其人的大量湧入提供了基礎。
03 戰後的勞動力
二戰之後,西歐國家儘管遭受重創,但是高素質的國民與良好的工業知識體系依舊依舊給經濟恢復提供了無限可能。再加上山姆大叔的全套馬歇爾計劃,當時的法國與德國經濟迅速進入發展快車軌道。然而,由於二戰中的人口喪失,法國與德國兩個歐洲經濟的發動機都面臨着一個重要的問題——勞動力短缺。
面對這個問題,法國人自然就想到了自己遼闊西非土地上那些淳樸的黑人兄弟,而德國人則想起來曾經的老朋友土耳其人。
圖/法國的非洲軍團
之所以選擇土耳其人,一來是因為穆斯林社會的土耳其自身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率較高,二來土耳其本國經濟發展在二戰後相對遲緩,有外出務工需求的土耳其人數量巨大。於是,到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土耳其人已經成為了德國最大的勞動來源地。這些後來的土耳其人來到德國境內,不僅享受了良好的工資待遇,還見到了少許與家鄉有關的面孔與風物,如此體驗自然讓國內的土耳其人更加趨之若鶩,呼朋引伴的來到德國謀生存安家。
圖/德國當地的土耳其勞工
不過,土耳其人來到德國同樣存在着一定的問題。首先,土耳其人的快速湧入使得這一族羣能夠形成自己的規模化社區,從而產生羣居與社團圈子。另外,土耳其人的宗教信仰畢竟與基督教格格不入。因此,久而久之,土耳其人在德國就形成了相對獨立與封閉的內環小社會,對於德國本身的文化同化能力產生了免疫與抵制。
不僅如此,他們還不斷爭取自己的政治與經濟權利,甚至在要求社會福利的同時要求當地政府對自己文化習慣的尊重。在歐洲白人生育願望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土耳其人的生育率卻居高不下,在此消彼長的人口對比之中,“德意志斯坦”可能並不完全是個想象……
圖/德國符騰堡的大清真寺
參考文獻:
1.德國史
2.世界全史百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