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喊出第一句並沒有那麼清楚的話語時,語言的發展便一發不可收拾。從八九個月開始,孩子的語言能力就在父母的注視下出現肉眼可見的變化,而孩子的説話發音也在這變化中愈發清晰。
從模糊到清晰、從顛倒到順暢,孩子的語言發展經歷語言準備期、語言發展期、語言模仿期和語言完善期四個階段終於形成了自己的語言能力。而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們懂得了怎麼樣用語言能力與其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
不管語言有着怎樣的變化,不管時代的風雲如何起伏,交流和溝通始終是語言表達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前者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更好的聯通,後者則讓知識、情感、思想得到了最好的流通。因此,交流和溝通也正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之一。
如果説學會使用工具是區分人和動物的重要標誌,那學會語言就是人類智力區分於動物和其他生物的標誌。正是因為有了語言,人類才得以從蠻荒時代來到了文明的社會。
或許很多人並不能感受到語言對自己所帶來的幫助,畢竟大家已經對語言的存在和作用習以為常,也不覺得語言到底是一個多麼稀奇的技能。是的,因為習慣,所以大眾並不覺得語言對自己的作用,所以對語言的發展也就並不太上心。
對已經具備語言能力的成人來説關不關注語言或許已經不那麼重要,可對於語言才開始發展的孩子來説,他們的語言相當脆弱,稍不注意就會發生某些意外,從而導致語言的發展出現問題。
語言發育遲緩,就是這樣一個容易出現在孩子語言發展階段的問題。
那麼,語言發育遲緩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語言問題呢?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正常發育水平的構音障礙,主要出現於兒童語言發育的早期階段。
導致語言發育遲緩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智力發展低下會引起語言發育遲緩,育兒過程中的某些錯誤做法也會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的出現。由於原因眾多,而且出現的時候比較隱秘,因此很多語遲兒童都是在三四歲左右時才發現異常的。
其實想要確定孩子有沒有受到語言發育遲緩影響的方式有不少,比如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互動注意他的反應能力、通過交談注意孩子的邏輯能力。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相當簡單的方法,那就是注意孩子語言水平落後的時間。
一般來説,兒童語言發展的速度不一,有些孩子可能快一些,有些孩子可能慢一些,但只要不超過半年都屬於正常的表現。可要是落後時間超過半年以上太多時間,那就基本可以確定為語言發育遲緩。
發現了語言發育遲緩,那我們是不是就應該及早帶着孩子去專業的語言矯正機構進行矯正呢?的確,多數家長都是這樣選擇,可是還有一部分語遲兒童的家長秉持着錯誤的觀念不去矯正。
一份專業的機構調查顯示,在不去語言發育遲緩矯正的家庭中,有47%的家長認為孩子説話晚可以再等等,34%的家長以工作太忙或子女放在老家不方便看病為由推遲就診,還有12%的父母認為語言發育遲緩只是遺傳所致,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不去真的沒問題嗎?當然不是,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不僅表現在説話發音上,還有智力上的落後和部分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