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背誦了古詩,同學們迫不及待拿起了菜籃子,在這節課上,他們要採摘自己種植的蔬菜了。3月3日下午,為了進一步探索老城區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和推廣勞動教育成果和經驗,“老城區新活動,勞動教育創新”特色交流活動在荔灣區蔣光鼐紀念小學舉行。除了荔灣區內五所學校代表分享勞動教育經驗外,蔣光鼐紀念小學還進行了勞動基地、勞動種植和勞動成果展示。
同學們正在教學樓天台採摘蔬菜。
荔灣區大力推進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
據瞭解,荔灣區教育局在疫情期間印發《荔灣區教育局關於做好2020年勞動教育工作的通知》,同時在2020年6月底,對區內各中小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情況進行全面摸查,100%的學校配備專、兼職勞動教育教師和綜合實踐教師。
勞動教育要在學校常態化實施,需要多種途徑齊開展,課程推動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基於國家課程、區域課程以及學校培養目標的前提下,荔灣區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題、項目式學習為形式,開展廣泛的勞動教育,梳理出基於生活自理、學校環境、地域文化、學科融合、職業體驗、社區資源、社會服務、家校共育的典型勞動教育精品案例與課程資源。
以疫情期間為例,荔灣區教育局組織學校舉辦豐富多樣的家校協同線上勞動實踐教育活動,指導家庭有針對性地教會孩子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在勞動節期間,組織各校開展抖音勞動技能展、最美勞動者故事分享等多形式活動。返課復學後,在加強學生校內公益勞動同時,推進校外志願服務、公益勞動和學農實踐活動,指導學生掌握基本勞動技能,養成熱愛勞動的品質。
同學們正在教學樓天台採摘蔬菜。
巧妙利用空間,在教學樓頂搭建趣味莊園
老城區寸金尺土,在推進勞動教育方面,學校能怎樣做呢?蔣光鼐紀念小學校長朱能幹告訴南都記者,老城區寸土寸金,所以我們向空中發展。”朱能幹介紹,蔣光鼐紀念小學的勞動教育基地是利用教學樓的天台整層建造而成,佔地面積大約800平方米。他還透露,今年基地還將進行升級改造。
這個勞動教育基地分為六個區域,以“田”為中心,按照“田、園、站、坊、廊、堂”六大區域逐步進行區域建設。其中,“田”指班級方塊田;“園”是迷你種植園;“站”是果蔬檢測站;“坊”是美食工作坊;“廊”是勞動文化長廊;而“堂”是指空中課堂。
同學們能在“田”“園”裏種植蔬果花卉;在“站”裏觀測瓜果蔬菜的生長情況;在“坊”裏享用自己耕種的蔬果;在“廊”裏感受勞動的魅力;在“堂”裏瞭解蔬果的相關知識。
同學們展示自己的收穫。
家校共育,家長擔任勞動教育校外輔導員
怎麼解決勞動教育的師資問題?蔣光鼐紀念小學就請家長當“勞動教育輔導員”。朱能幹介紹道,學校召開學校家委會、講座、各班家長會等形式,引導家長了解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同時讓擅長種植的家長作為學校勞動教育校外輔導員,他們每週都會到校一次,為學生們講解種植知識和實操指導。
同學們採摘蔬菜之前,就先背誦了《憫農(其二)》,採摘後,採摘完成後,同學們如數家珍一般地分享自己種植的蔬果。有同學在小組裏科普土豆是怎麼長出來的,而家長義工給同學們講解同學們收穫農作物的相關知識做補充。
據介紹,本學期,蔣光鼐紀念小學挖掘和邀請與主題相關的專技人才,進行技術指導和勞動技能的普及,邀請華南農業大學植物學博士梁穎怡老師及其兩位助教為學生講解和教授園藝種植方法。
同學們分享自己採摘的蔬菜。
勞動教育激發了家長參加親子活動的熱情
同學們在天台熱火朝天地收割“豐收的果實”,一邊檢查果實是否成熟,一邊互相幫忙採摘。六年級的馮同學剛採摘完南非葉,她表示參加勞動教育後,對植物的瞭解增加了許多,“南非葉可以清熱解毒、降血壓,煮水後即可服用,對血壓高的人很有幫助”。
蔣光鼐紀念小學勞動教育的活動形式不只有勞動實踐課,學校組織各年級開發了校本課程《蔣光鼐紀念小學勞動實踐課程》,還通過勞動實踐與德育教育活動相結合,如把學校勞動實踐、家庭勞動服務、社區服務納入《荔灣區蔣光鼐紀念小學勞動教育評價手冊》。
朱校長介紹,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實踐,同學們不僅提高了勞動的積極性,而且提升了勞動的技能。家長們認識到適量的勞動並沒有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反而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和孩子的共同勞作中,激發了家長參加親子拓展活動的熱情。勞動教育不僅增進了家長與孩子間的情義,也增進了和老師的溝通。
同學們在“空中課堂”與家長老師互動。
採寫/視頻:南都記者 葉斯茗 實習生 遊沅滏 郭藹妍 通訊員 鍾聘枝
攝影:南都記者 鍾鋭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