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39集,陳獨秀的大兒子,二兒子陳延年、陳喬年英勇就義,看得人很扎心。據説很多人都是哭着看完這一段的。
那麼除了這兩個為革命獻身的兒子,陳獨秀還有其他子女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些子女後代如何?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本人特意梳理了一下陳獨秀的後代情況,在這裏做一個專題分享。
陳獨秀
一、陳獨秀的原配夫人及四個子女
嚴格來説,陳獨秀明媒正娶的只有一位夫人,相當於今天領結婚證的。不過那個年代沒有結婚證,願意同居、生孩子,都是事實上的婚姻。陳獨秀一生比較正式的婚姻有三段,加上有一段同居的關係,算是有四段感情經歷。其中前兩任妻子是一對親姐妹。陳獨秀的子女也都是這兩位夫人所生。第三段感情時間短,有諸多不明之處,一般不承認。第四位是晚年的伴侶,青年女工潘蘭珍,此時陳獨秀已經非常落魄,潘蘭珍的知識層次,自然和陳獨秀不在一個水平上,只是照顧晚年的陳獨秀有口熱飯吃,兩個人也沒有生育。
陳獨秀的第一次婚姻,是他中了秀才以後,有人介紹了大户人家的女兒高曉嵐。這一年是1897年,陳獨秀18歲,高曉嵐20歲。兩個人的婚姻實質上維持了12年,高曉嵐為他生下了陳延年、陳喬年、陳玉瑩、陳松年三子一女。
元配夫人高曉嵐
由於高曉嵐是傳統的女人,不願意讀書識字,因此與陳獨秀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最終他們的婚姻出現了問題。而搶走陳獨秀的,是高曉嵐同父異母的妹妹高君曼。高君曼考上了北京女子師範學校,在姐姐家裏,認識了他的姐夫陳獨秀。隨後他們在幾個月的時間擦出了愛情的火花,後來乾脆私奔了。
大兒子陳延年、二兒子陳喬年英年早逝
陳獨秀和小姨子私奔,讓兩個家族都很尷尬。這邊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從小跟着母親生活在安慶鄉下。直到1915年,陳延年、陳喬年已經長到了17歲,13歲,希望走出安慶求學,此時陳獨秀已經在上海創辦《新青年》,就把這兩個兒子接到了上海,算是盡了一點父親的責任。
兩兄弟和父親、小姨同住的時間很短,可能彼此都比較尷尬吧。不久他們就搬走了,自力更生,直到去法國勤工儉學。他們在法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國後,陳延年曾任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廣東、浙江及江蘇區委書記。
陳延年
陳喬年曾任中央委員,中共北方區委組織部部長、湖北省委組織部部長、江蘇省委組織部長等職。
陳喬年
1927年,中國共產黨五大上, 陳獨秀父子三人一同當選委員。只是沒有想到,不久之後,陳獨秀的兩個兒子就慘死在國民黨的屠刀之下。1927年,陳延年被捕,行刑時候因為不下跪,被國民黨亂刀砍死,時年29歲;1928年陳喬年被捕,6月6日,在上海龍華的楓林橋畔就義,時年26歲。
陳獨秀的大兒子和二兒子犧牲的時候,去替他們收屍的是親妹妹陳玉瑩和弟弟陳松年。可能是看到自己的親人死得太慘,陳玉瑩傷心過度,精神失常,不久也去世了,時年28歲。
陳松年晚年幸福,子女有成
高曉嵐的四個子女,只有小兒子陳松年活了下來。他沒有像兩個哥哥那樣留學海外,從小在安慶老家長大,小小年紀就是家裏的頂樑柱。由於父親和小姨私奔,幼年時期,陳松年甚至沒有見過陳獨秀。30年代,陳獨秀被國民黨關進監獄,他去探望,才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陳獨秀。
陳松年及其子女
陳松年在安慶老家結婚生子。日本人佔領安慶以後,陳松年帶着祖母,一家老小去四川,與陳獨秀會合。此時的陳獨秀已經非常落魄,全家人的收入就靠陳松年夫婦微薄的收入。晚年陳松年一家在這裏陪伴父親直到陳獨秀去世。陳松年是一個孝子,他既孝敬父親,也很尊重後母潘蘭珍。陳獨秀去世以後,是他將陳獨秀靈柩運回老家下葬。
解放後,因為父親的關係,陳松年碰到了很多困難,一度淪落到窯廠做工。1958年,毛主席視察安慶,瞭解到他的情況,考慮到陳獨秀對革命曾做出一定的貢獻,於是囑咐當地政府每月給予陳松年三十元的生活補貼。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陳松年還被選為安慶市政協常委,安徽省文史館官員,從此過上了穩定的生活。他有三女一子,都比較有出息。長子陳長琦現任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學院院長,黨總支書記,教授,中國真空學會理事。長女陳長瑋,大學畢業後在一所鋼鐵設計院工作,曾任工程師。1984年病故。次女陳長璵,大學畢業後在一家軍工廠工作,現為高級工程師。幼女陳長璞,任安慶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長,是研究祖父陳獨秀的一方權威。
陳獨秀的第二次婚姻高君曼
高君曼是高曉嵐同父異母的妹妹。和姐姐不同的是,她接受了新思想,並且文化程度比較高。1909年7月,高曉嵐的在北京女子師範讀書的妹妹高君曼,趁着學校放假來姐姐家做客,不料與姐夫陳獨秀一見鍾情,相見恨晚;不到半年,他們遠走高飛,同居杭州。以後,高君曼跟隨陳獨秀來到上海,陪伴他一起創辦《新青年》雜誌,一起創建中國共產黨。1925年兩人分居。後來陳獨秀再度有外遇,高君曼就帶着兩個孩子離開上海,移居南京城內的幾間破草屋苦度歲月。
高君曼
至死不承認父子關係的陳光美
高君曼為陳獨秀生了2個兒子,1個女兒,但是有一個兒子從小就被寄養給別人了,因此族譜上沒有列入。陳獨秀之所以要把這個兒子寄養給別人,應該是為了給自己留下血脈。想到大兒子、二兒子都被國民黨殺害了,陳獨秀可能也做了最壞的打算。為了保留血脈,把他和高君曼生下的第一個兒子陳光美寄養到了四川鄉下,與郭沫若是老鄉。
陳光美自幼飽讀詩書,擅長詩詞、書法,才學響譽民國。但終身隱居蜀中,以耕田種地為生,直到1999年去世。此子生前一直未承認他是陳獨秀的兒子。
2002年,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刊物《環球人物》2012年第14期發表文章《陳獨秀之落寞後半生》,用簡短文字載明陳光美系陳獨秀與高君曼所生之子,證實了此前陳光美是陳獨秀之子的傳言。既然官媒發聲,應該是確切的。
2019年是陳獨秀誕辰140週年,也是“五四”100週年,互聯網首次公開陳光美的回憶文章《陳獨秀,原諒我此生不敢做你的兒子》,以他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陳獨秀對他訣別時的那段話,看起來也讓人潸然淚下。
“數十年來,那句訣別的話一直縈繞在耳邊:“我陳獨秀造了一輩子反,老蔣殺了我兩個兒子,還要殺我,判我坐牢,我不怕死不怕坐牢,但是,保不準今後有人還要殺我的家人。”陳獨秀死死盯着板凳,突然抬頭看着我,“記住,你是陳大成的兒子,不是我陳獨秀的兒子,以後不要再來看我了。”説完,他的眼淚出來了,我知道,他的眼淚不是為我而流,而是那個他深愛的、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我的生母高君曼。“陳獨秀,原諒我此生不敢做你的兒子。我理解你流淌的熱血,但你能理解我心中的惆悵嗎?”得知陳獨秀去世的消息,養母告誡我不要去江津為他送終,因為重慶和延安的人今後可能殺我們。”
陳光美有一個孫子,叫做陳恩田,目前在互聯網比較高調。百度百科介紹是:當代跨領域華人學者、著名書法家。現任一帶一路國際日首席發起人、世界和平絲帶組織領導人、國際七三學社第一屆委員會主席、榮譽博士。
到陳恩田這一代,他們算是認祖歸宗了。目前他的身份是陳獨秀曾孫。
流落美國的陳子美
陳獨秀和高君曼公開的兩個子女分別是陳子美和陳鶴年。這兩個孩子因為父親的關係,後來流落海外,命運非常坎坷。
大約1925年起,陳獨秀和高君曼的感情逐漸冷淡,高君曼帶着兩個十來歲的孩子獨自生活。在孩子十幾歲的時候,陳子美她與弟弟鶴年不得不半工半讀,進入職業學校;她先學收發電報技術,後又學婦產科。1931年,她快畢業之時,母親高君曼病死了。
陳子美經歷了兩次婚姻。第一次是與一個大她10歲的南京銀行職工張國祥,他與張國祥有4個孩子,後來離婚,與一位叫李煥照的男子結婚,生了兩個兒子。新中國成立以後,陳子美因為接生技術好,成為接生員,後來從上海移居廣州。到1966年,因為父親的影響,陳子美遭受了不少的苦難和折磨。可能是忍受不了批鬥和折磨,1970年,陳子美鋌而走險,帶着小兒子秘密逃亡香港。當時陳子美已經58歲了,她身上綁着五六個醬油桶,在海上漂泊了十多個小時,偷渡到香港,從此杳無音訊。這事他丈夫都不知情,所有的人以為她已經不在人世了。
陳子美在香港呆了幾年,於1975年帶着小兒子到了美國,從此定居在紐約。他起初去醫院上班,後來開了一個診所,生活還是不錯的。但是在1991年,陳子美因病入院期間,放在家中的積蓄被人全部偷走,她曾因無力負擔公寓管理費而面臨被逐出公寓的困境,不得已,陳子美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一時之間,陳獨秀女兒在美國的消息,成為世界各大媒體的熱門。後來在中華海外聯誼會的幫助下,陳子美渡過難關,於2004年安然病逝,享年92歲。
但是不知何故,陳子美帶去美國的小兒子,始終杳無音信,可能另有隱情。陳子美去世後,遺體無人認領。消息見報後,陳子美在大陸的前夫長子李大可前往紐約善後,按照母親的遺願,找出當年的結婚禮服,讓母親下葬時穿上。
滯留香港的陳鶴年
陳獨秀與高君曼所生幼子陳鶴年,繼承了陳獨秀優秀的基因。在北京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政法系,在北大讀書期間,他積極投身到由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愛國救亡運動之中,是當時北平的“三大學生領袖”之一。還加入了地下共產黨,成了一名預備黨員。
那時的陳鶴年是一個很有抱負的青年,也曾經想投身革命隊伍中,為共產主義理想奮鬥一生。然而,由於父親在黨內影響的負面效應很大,1938年底,陳鶴年攜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抗日戰爭期間又回內地。抗戰勝利後,再度帶全家定居香港,在《星島日報》工作。
新中國成立伊始,鶴年對未來抱有極大的希望,便先把妻子和四個兒女送回北京,自己卻留在了香港,等待機會再回大陸,為新中國效力。但是此後他一直久居香港直到去世也沒有回來。
60年代,陳鶴年的四個兒女受到了很大的不公平待遇。改革開放以後落實政策,子女都去了香港。比較低調,沒有太多的信息。留在大陸的只有一個大女兒陳禎榮,改名陳紅,是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人體機能系副主任、生物學教授。
2000年,陳鶴年在香港默默離開人世,走完了他87年的人生。至今互聯網上也沒有一張他的照片。
應該説,陳子美和陳鶴年流落海外是被迫的。畢竟在特殊的年代,他們在大陸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神秘的施芝英
陳獨秀的第三段感情,現在一般不太承認。大約1926年,陳獨秀患傷寒病住進了醫院,愛上了施芝英醫生,兩人同居了。兩人一起生活到1927年3月分手,施芝英與他人結婚。
1937年9月,一個名叫陳虹的女孩找到陳獨秀,自稱是他的女兒。陳獨秀當面告訴她,你不是我的女兒,你是你母親施芝英的養女。也就是否定了這個女兒。
改革開放以後,有三個在新疆工作的年輕人,寫信給有關方面,説他們的母親叫陳虹,外祖母叫施芝英,外祖父是陳獨秀。後經調查,才知道陳確與施芝英同居過1年左右時間,但陳、施二人並沒有生育。兩人的這段感情,施芝英直到1973年病故,也沒有吐露任何細節,留下了懸疑。這個叫陳虹的究竟是不是陳獨秀的女兒,目前也沒有確切的説法。
晚年伴侶潘蘭珍
1927年陳獨秀被撤銷了總書記職務後回到上海,輾轉隱居在嶽州路永興裏一棟石庫門前樓。一天,陳獨秀胃病發作去買藥,半路上暈倒在地。他的鄰居煙草公司女工潘蘭珍正好下班路過,趕忙將陳獨秀背到家中,並請來醫生診治。陳獨秀甦醒過來,從此視她為救命恩人。
此時的陳獨秀非常落魄,孤身一人,沒人照顧生活起居。潘蘭珍經常替他買菜、做飯、洗衣,兩人關係日漸親密。1930年年底,52歲的陳獨秀正式宣佈和潘蘭珍結婚,那一年潘蘭珍只有22歲,兩個人沒有生育子女,領養了一個女兒取名潘鳳仙。
兩年的生活,潘蘭珍一直不知道陳獨秀的身份。直到1932年,她回了一趟孃家,恰在此時,陳獨秀因為譴責國民政府被捕了。一時之間,報紙上到處都是陳獨秀被捕的消息。看了照片,潘蘭珍才知道,和他朝夕相處兩年多的丈夫是大名鼎鼎的“五四”領袖陳獨秀。
她把女兒寄養在孃家,去南京為丈夫整整送了5 年牢飯。1937年,陳獨秀走出監獄,幾經輾轉,帶着潘蘭珍來到偏僻的重慶江津縣,陳獨秀拒絕了各方的拉攏,晚年不再過問政治。
1942年5月,多次昏倒的陳獨秀知道來日不多,囑咐潘蘭珍趁着年輕找個工作,遇到合適的人再嫁一次,不久陳獨秀病逝。
抗戰結束後,潘蘭珍回到上海,在浦東租了一間房子,又在一所小學找了一份煮飯的工作,還託人從南通接回養女。潘蘭珍於1949年10月因患子宮癌病逝在醫院,終年42歲。
後記
陳獨秀四段感情,七個子女的經歷,令人不勝唏噓。和小姨子私奔一事,説明個人私生活是有一些不檢點。不過放在那個時代,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不能因此而譴責。魯迅、郭沫若這些人,哪一個都差不多。
陳獨秀的子女,總體上看是比較優秀的。大兒子和二兒子英年早逝,是非常可惜的。不過如果設想他們沒有在1927年被國民黨殺害,後面會是什麼結局,實在不好説。平安活下來的,原配夫人只有一個小兒子陳松年,這個沒有讀過太多書的小兒子,最終為父親養老送終,料理後事。也因為父子的關係,受到過不公正待遇,但是晚年苦盡甘來,如今是根正苗紅的陳獨秀後裔。
陳獨秀的第二段婚姻生下的三個孩子,命運就更坎坷了。以至於生前都不敢承認,至於陳子美和陳鶴年,流落海外,也是無奈之舉。
歷史,終歸會給陳獨秀一個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