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學生組裝細胞機器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普工作是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素質的關鍵措施,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提高全民科學素質,需要從娃娃抓起。
近年來,為普及科普知識、提高青少年科技素養,內蒙古自治區各級科協組織和教育部門大力推進基礎建設規範化、科普工作常態化,基層科技場館建設和科普設施建設不斷增強,為全區中小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科普展教資源,把科技教育貫穿到青少年成長成才各階段,幫助他們養成科學興趣、樹立創新自信。11月12~13日,內蒙古科協組織的媒體基層行採訪團來到包頭。
內蒙古一機集團第一中學學生設計交通信號燈控制程序
在孩子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13日上午,在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的操場上,科技社團的孩子們正在操控展示無人機飛翔表演……校園裏熱鬧非凡。“這個細胞機器人是我們自己組裝的,我們自己設計、自己編程……”11月13日,在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的科學課堂上,四年級的楊佳睿和二年級的王遠興高采烈地向記者展示他們的機器人“蠍子”。他們告訴記者,科學課讓自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也讓自己更加熱愛科學,每週3節科學課,從不缺席。
六年級王涿遠是學校科技社團的“元老”了,他嫺熟地帶領着學弟學妹們操控着智能機器人。他説,通過科學課的學習和實踐,不僅提高了動手動腦能力,也讓自己從“萌新菜鳥”變成了“機器人高手”。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創意出了“自動音樂輔導機”的機器人,參加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了包頭賽一等獎。“科技創新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 王涿遠説,想成為一名機器人專家,製造出更多對人類有幫助的機器人。看着孩子們在科學課堂上的孜孜不倦,科技輔導員張瀚文很自豪也很欣慰。她告訴記者,自己從事青少年科技教育6年多了,從僅有十幾個孩子的科技活動小組到現在的近300名小團員的十大創客社團,孩子們在追逐着夢想飛翔。科技社團不僅鍛鍊了了孩子們的動手動腦、創新和邏輯的能力,更重要是要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
兩名小朋友在包頭市科技館體驗“奇妙的碰撞”
“為孩子們插上科技創新的雙翼,讓科學家的夢想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校長杜素花説,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意識是教育工作者的時代使命。據介紹,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是內蒙古首批科技示範學校,2019年成立了校園科協,學校現有科普信息員近500人。
兩名同學在包頭科技館體驗“拋物線”
實現科學夢想
在內蒙古一機集團第一中學的3D打印實踐中心的教室裏,擺滿了社團成員自主創意設計的3D作品。
“科技離我們並不遙遠,從編程到模型製造,在創客空間社團的學習中,讓我拓寬了視野,也明白了很多科學原理。”高三年級的龐軼文對記者説道 。
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的科技輔導員在給小朋友講解新冠肺炎病毒
創客空間社團創始人於龍宇已經是內蒙古科技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了。他告訴記者, 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萌生了創辦創客空間社團的念頭,後來在科技老師的教授下,逐漸學到了一定的機械、電子設計能力,真正讓他的作品由夢想變成了現實。
來到創意編程教室,高一年級的同學們正在電腦前聚精會神地設計、試驗自己的創意作品。高一8班的劉師羽和席燕清的作品是《倒計時計時器》。她們告訴記者,在生活中非常喜歡機器人,在學習了創意編程課程後,就越發喜歡這門科技課程了,也感受到了科技的奧妙。高一9班的石書舟和郝嶽經過初步調試程序,他們的作品《流動交通信號燈》試驗成功了。他們説,創意編程課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非常有成就感,將來上大學就要選擇計算機專業。
智能機器人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
內蒙古一機集團第一中學科技輔導員李相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青少年是人才的儲備力量,是發展的助推之星,更是社會進步的希望所在。學校的科技教育實驗室為愛好科學的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發明研究平台,歷屆學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這些成績激勵了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動腦思考和發明創造這個活動中來。同時,包頭市科協也為科技輔導員提供了大量的培訓機會,助推學校科學教育的良好發展。
幾名青少年在體驗模擬滑雪
據瞭解,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和內蒙古一機集團第一中學的科學活動課只是內蒙古青少年科學素質培養的一個縮影。
搭建木塊,感知平衡
培養科學精神
在包頭市科技館裏,兒童科學樂園、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宇宙與生命四大主題展區的新奇展品吸引了記者的眼球。包頭市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參觀科技館。三年級的黨秋然、張馨予和謝子萱開心地旋轉着一面大鏡子。她們告訴記者,這是太陽能發電的科學原理,太陽能發電可以讓小飛機的螺旋槳旋轉。
模擬心肺復甦
在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青少年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或者體驗項目。
模擬縫紉
“科普教育是學校科學教育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加強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書記、主任張雪峯介紹説,該中心圍繞“科技築夢未來”主題,設有科普e站、科普講堂、科技體驗、科學傳承、科創生活、應急救護等六大模塊科普教育主題基地。依託5.1萬平米的科普教育實踐場地,以服務青少年為重點,可以開展科普實踐、科普研學等工作,從而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培育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養。
同學們在操控創意機器人
包頭市科協青少部部長任敏蔚説,一個人的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思維與科學方法,從來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後天的教育與實踐中培養出來的。因此,學校、家庭應當重視孩子科學興趣的培養,這不僅關乎他們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更關乎把我國建設成創新型國家、實現科技強國的宏遠目標和夢想。接下來,包頭市準備打造40所科普示範學校和基地,培養一批愛科學、善思考、會創造的青少年科學家儲備人才,為我國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強國做好人才保障工作。(文·攝影/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段麗萍)
【來源:正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