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女生自制小紅旗為融匯加油,小學生集中隔離生活並不孤單

1月18日清晨,北京市衞健委的一則疫情通報,將人們的視線從之前發生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順義轉向大興: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出現兩例本地確診病例!

疫情的演進讓人們始料不及。19日,融匯社區內一名9歲男孩確診,隨後,大興區迅速對病例所就讀學校——北京教育學院附屬大興實驗小學融匯校區的1081名師生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一年級女生自制小紅旗為融匯加油,小學生集中隔離生活並不孤單

桃子舉着自己製作的小旗子

一週來,孩子們的集中隔離生活如何?記者對此做了連線採訪。

一聲“加油”讓人動容

19日凌晨4點,熟睡中的桃子媽媽接到了學校打來的電話——預料中的集中隔離來了。

桃子媽媽很鎮定,最早隔離的一批家長早在微信羣裏分享了“隔離秘笈”:孩子愛玩兒的玩具、喜歡看的書、便攜的體育鍛煉器具是必備品。匆匆起牀洗漱後,桃子媽媽有條不紊地整理出三個大包,便和桃子靜靜等待着集合通知——按照規定,家中可由一位大人陪同孩子共同進行集中隔離。

面對未知,等待的時間顯得格外漫長。

不斷響起的微信提示音通報着集中隔離的最新進度:一輛輛大巴車來了,又走了;車窗中映出的一張張小臉勾起媽媽們的無限柔情,“孩子們小小年紀就要面臨這些,真是挺不容易的。”有媽媽在羣中感慨。

桃子媽媽卻不這麼想。雖然桃子剛上一年級,但是在她眼中,面對這一切的孩子並不柔弱。“過去一年裏,孩子在疫情中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成長。”

跟桃子一商量,母女倆決定做點兒什麼。找出家裏庫存的手工材料,兩張紅紙對貼,插上小木棍,一面簡易版紅旗迎風飄揚。桃子想在紙上寫點兒加油的話。寫什麼呢?就寫“加油!融匯!”吧!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有些字的書寫難度有點兒大。於是,桃子媽媽先把難寫的字寫在紙上,桃子再照着“畫”出來。作品完成,舉着寫有“加油!融匯!加油!一(1)班!”的小旗子,桃子一臉笑容。

“最開始我是發到了業主羣裏,想告訴大家不用太為孩子們擔心,孩子們挺堅強的,沒想到反響那麼大,好多人説看到照片都落淚了。”桃子媽媽説。

出門之前,桃子也沒忘拿上自己的小旗子。這幾天,在隔離酒店裏,她正和媽媽商量着,回家的時候在旗子的另一面寫點兒什麼,“已經有思路了,想對那些為我們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表達感謝。”桃子胸有成竹。

“雲交流”驅散無聊寂寞

“秋風吹來,黃葉落了一地,小燕子來向小松鼠告別:‘朋友,再見吧!我要到南方去過冬了……’”21日早上8點多,像往常一樣,正正坐在桌前,以晨讀開啓自己一天的生活。

一年級女生自制小紅旗為融匯加油,小學生集中隔離生活並不孤單

正在上網課自主閲讀的小學生

這是他和爸爸在隔離酒店生活的第二天。短暫的一天適應期後,正正已經恢復了在家中的作息。“一切都挺正常的。”集中隔離第一天,正正和爸爸還喝上了應景的臘八粥,這個小細節瞬間安撫了陌生環境帶來的不安。

除了晨讀,正正還給自己安排了一節英語網課,進行了三分鐘的口算練習,讀了會兒自己喜歡的《米小圈上學記》……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寒假任務不多,爸爸給他額外準備了一份“菜單”,每天一早,從”菜單“中自主選擇一天的活動,正正已是輕車熟路,這個習慣也被帶到了隔離酒店。

不過,當天正正額外享受到了一份特別的“福利”。上午看完書,爸爸給他準備了一個電子交互遊戲,在“無人島”上釣釣魚、種種樹、挖挖石頭……正正玩得不亦樂乎。玩遊戲前,爸爸細心估量了下,廳裏還算寬敞,玩遊戲時離着屏幕有3米遠,對孩子眼睛的傷害也不會太大。“在這種封閉的環境裏,可能還得待上一段時間,所以我就想着在不荒廢時間、讓孩子有所收穫的同時,也要開開心心。”

出門時忘帶運動器具,不過正正爸爸心裏早已有了主意,他瞅準了房間裏的礦泉水瓶,準備裝上水當作小啞鈴,陪孩子一起做做力量練習。

與此同時,在桃子媽媽所在的家長羣裏,一場“飛花令”正在上演。“含‘月’字的詩詞比較多,先飛個‘月’吧。”桃子媽媽一提議,家長們紛紛響應,“明月幾時有”“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你來我往中,詩詞的火花彼此碰撞。

學校各個班級的家委會羣和班級羣裏都活躍着。擔心孩子們無聊、孤單,線上的交流明顯豐富起來,“讓每個孩子表演個節目”“回頭搞個雲晚會”“一起做個平板撐”……在互動參與中,孩子們的心離得也更近了。

讓愛和温暖在線上流淌

21日下午5點多,北京小學大興分校副校長巴德新接到通知:緊急建立微信羣,成立一個與隔離點教師對接的聯絡組。“我們的定位就是採集一線聲音,為他們‘代言’。”

蒐集上來的一線聲音讓人動容——

“想給你小星星,送你花一朵。你在我生命中,太多的感動……因為有你,温暖了四季,謝謝你,感謝有你,世界更美麗。”四年級的小姑娘對着門外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手動比心,留下温暖定格。

“一場突如起來的疫情,讓我和我的孩子們備受矚目。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學會了看見‘幸福’。”一年級數學教師林學由衷地表達着自己的“抗疫心聲”:貼心的隔離安排、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並肩前行的鼓勵,都讓老師和孩子對“幸福”有了別樣的理解。

“山河同域你我同心,眾志成城抗擊新冠,國之興旺民之福氣,勝利之日近在咫尺。”四年級一班的家長用蒼勁有力的書法書寫下必勝的勇氣。

“需要消毒用品,送餐時就給配送了;設備壞了,立馬維修;需要餐盤,第一時間配齊……被這麼多人關心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

就這樣,愛和温暖在線上源源不斷地流淌着。

心理諮詢搭起溝通橋樑

“老師您好,我們家孩子這幾天一直不怎麼吃飯,還吵着想回家,我該怎麼辦呀?”1月22日,大興區小學生心理熱線正式開通。卞巧雲、董藝芹、楊葳三位經驗豐富的心理老師公佈了自己的QQ號,為有需求的家長和學生隨時寬心解懷。

心理熱線開通第一天,他們就接待了一位苦惱的家長。

“孩子來到一個跟家裏不一樣的陌生環境,出現這樣的問題和情緒是正常的。”楊葳設身處地的解釋,讓着急的家長鎮定了不少。接着,楊葳又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一場更加深入的溝通,“孩子想回家,是想家裏的什麼呢?想家裏的誰呢?”瞭解了背後的癥結,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楊葳建議,家長還應讓孩子明白隔離的意義,激發出小傢伙身上的使命感。“您也可以多跟孩子一起做做運動,通過體力的消耗來增加食慾。”接受完心理輔導,家長長舒了一口氣。

一年級女生自制小紅旗為融匯加油,小學生集中隔離生活並不孤單

不僅孩子有情緒,家長們也在承受着疫情帶來的衝擊,這也是心理團隊關注的重點。

這不,熱線開通不久,就有爸爸打來電話,語氣中充滿了對居家隔離妻子的憂慮和擔心。原來,妻子的檢查結果不太樂觀,身為丈夫,無法陪伴在需要自己的妻子旁邊,內心充滿歉疚,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安慰。“您彆着急,家人之間的鼓勵、情緒心態的穩定,都有利於免疫力發揮作用。”董藝芹安慰道。經過一年的疫情,心理老師們也已經有了成熟豐富的診療經驗,一席寬慰的話給焦慮的爸爸吃下一顆定心丸。

卞巧雲介紹,與2020年年初相比,這次疫情帶給孩子和家長的衝擊已經小了很多。對於集中隔離期間,學生可能出現的一些情緒、心理問題,老師們也提前進行了預判,做了充分的準備。“這一年間,我們全區的心理老師參與錄製了一些微視頻,形成了一個資源包,涵蓋了情緒調節、親子溝通、學習方法等各個方面。”卞巧雲説,如果在諮詢中遇到相關的問題,他們會給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送。

“總體來看,有家長和老師的陪伴,孩子們的情緒都比較穩定。”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牛偉坤

編輯 高晨晨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36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年級女生自制小紅旗為融匯加油,小學生集中隔離生活並不孤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