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半嶺五百年

在此,你們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下面評論。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歡迎大家的到來,接下來讓我帶領大家來開始分享。
半嶺村,位於柘榮縣英山鄉西南部,北與何家山、英山村相鄰,南與李家山村相連,東與田頭洋村、鳳洋村接壤,西與福安上白石沙坑村交界。清朝時期屬福寧府柘洋上裏。1934 年屬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田頭洋區蘇維埃政府半嶺村蘇維埃政府。1936-1940年屬英竇坑(後改稱英坪、康平)鄉的英竇坑保。1944年屬英山保。1950年屬英山鄉管轄。1958年屬英山人民公社半嶺大隊。1984年10月恢復稱半嶺村。這裏綠樹環繞,古道穿林,環境優美,原為浙江泰順往福安重要通道,有“雞鳴二省三縣曉,半嶺半山半天下”之稱,是國家級生態村。
柘榮半嶺五百年
半嶺村 彭麗華 攝
半嶺村絕大部分村民來自同一個林姓家族。自明朝中葉林氏先祖遷入半嶺以來,至今已歷500餘年。世事滄桑,逝者如斯,千古人物故事,多已湮滅無聞,難以稽考。今筆者受原寧德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市委下派半嶺村擔任鄉村振興指導員的李步舒先生之託,遍覽半嶺《林氏宗譜》,多方蒐集資料,將半嶺古來世事人物整理成篇,不揣譾陋,以供進一步研究參考。
道見天開 難中濟貧
南宋時期林氏先祖已經從福安不老洋遷居到了利家山(今稱李家山),半嶺林氏就是從利家山分遷來的。宋元以前,半嶺地方本來屬於利家山的地域範疇,尚無人居住,大部分為茂密的原始森林,緩坡平疇間或有幾壟耕休不定的肥沃梯田,是農耕生產的好地方。這時期半嶺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正靜待林氏家族的到來。
譜載,1244年(宋淳祐四年)半嶺林氏先祖林文松自福安上白石七都不老洋村遷居利家山的蘆蘇崎。文松“勤儉持家,規模宏遠”,生有四個兒子,分別是六一、六二、六四、六五。其中,少子六五公名良進“一日道行,洞然見天門開。後掘地得銀,興家立業,架屋東灣,置買朝山並四圍山場。”這樣林良進就從利家山分支東灣居住。到了元朝末年,林良進的長孫女名叫“志德”,嫁給柘洋原任江西省參政袁天祿,《袁氏宗譜》記載,袁天祿的第五房太太為林氏夫人,但未生子。至今林氏夫人的墓還在下村白巖亭邊的山上。墓碑鐫着:字樣。
柘榮半嶺五百年
半嶺林氏宗祠 林龍紹 攝
在明朝276年的時間裏,前一百多年半嶺還是無人定居,林木參天,流水淙淙,梯田疊壟而上,古道縱貫其中,野獸時常出沒,百鳥聚而爭鳴。這時在利家山定居的半嶺林氏先祖正全力聚積着向外開拓發展的力量。
在利家山,半嶺林氏始祖林煜的祖父林沔是個踏實善良而能幹的人,在1410年(永樂八年)他的房子慘遭回祿,燒成一片廢墟。經過一番努力後,他重新架造了新的房屋,並且還“遺田十石,賑濟貧乏”,幫助窮人。面對災難,林沔自己奮起重建家園,面對貧困,他救濟施捨別人。遷居利家山以來,林沔還是第一個重視家族譜系傳承的人。1464年(明成化十年)林沔於利家山主持修訂林氏宗譜,這還是這個家族第一次修譜。可惜此譜今已失傳。
尋牛得地 開基半嶺
1515年(明正德十年)林沔的孫子林煜(傑五公)從利家山分居遷來半嶺村。傳説,那是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林煜的耕牛走失了,眾人在利家山周邊到處都找不到。後來在白雪皚皚的山野裏發現只有今天半嶺村中心眾廳的位置一點積雪都沒有,而這頭失蹤多時的耕牛就半卧在這兒嘴裏不停地反芻着。林煜猛地受到啓發:這是一處藏風納氣的風水寶地。於是築屋構房,開荒墾種,繁衍子孫,開闢了半嶺發展的新天地。林煜成為半嶺林氏的第一世祖。入遷以來,林姓族人訂立族規家訓,尊祖敬宗,勤耕力作,崇尚節儉,實行家族式管理,不斷髮展壯大,不僅成為半嶺村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成為柘榮林氏所屬19個祠派之一。可以説半嶺林氏家族的發家史就是半嶺村的發展史。據宗譜記載到明萬曆年間,林煜的第四個孫子林憲三(正名不詳)外出從軍,隨軍移居福泉軍所,任正六品百户,具體史事不詳。
柘榮半嶺五百年
林龍紹 攝
盛世勤耕 漸成旺族
清朝時期,是半嶺村大發展的時期。這期間,清朝出現了長達134年的“康雍乾”盛世,國力強盛,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迅速增加。1740年 (乾隆六年)全國人口突破1億,1790年 (乾隆五十七年)突破3億,到1834年(道光十四年)全國人口突破4億,佔世界人口40%還多,奠定了中國人口大國的基礎。半嶺村在清代李拔《福寧府志》中就有了記載,半嶺屬“柘洋上裏三十都”,當時人口也得到大發展。至道光年間,僅林啓麒一人派下的開字輩和國字輩的男孫就有67人,女孫43人,總人口達130多人。在這背景下,荒地得到大量開墾,耕地面積日益擴大,與閩浙周邊各地交往交流不斷加強,社會經濟文化各項事業都有了明顯改善。半嶺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半嶺村民安居樂業,“謹願自守,有儉樸之風,無嬙遊之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有一首詩《半嶺春圖》形象地描繪了村民當時的生產生活情況:“皓月墜林雞唱韻,荷鋤踏雪下耕犁;清幽古道行蹤早,晚伴霞飛落日遲。”勤勞的半嶺人民在這塊土地上,不斷披荊斬棘,辛勤耕作,繁衍生息,用雙手和汗水,描繪出半嶺村一幅幅美好的生活圖景。
1666年(康熙五年)9月24日半嶺林氏第一個有具體生卒時間記載的先祖林毓笙(1666—1736)誕生。此後林氏譜系有了詳略不一的人物生卒時間記載。這是清朝雍正時期開始實行“攤丁入畝”制度後,國民人生束縛得以解放的歷史事實在宗譜記載上的反映。
隨着人口的發展,狹小的半嶺村出現了耕地不足,住房擁擠,鄰里糾紛不斷等問題。於是一些林氏族人就開始向周邊外村發展。1678年(康熙十七年)林朝耿攜子士康(1716年生)遷泰順張宅下塘仔,續遷下東溪後圳發展。乾嘉期間,半嶺林氏十三世裔孫林朝璞分居洪坑山(裏)底,朝勤分居泰順七都二東溪。十六世裔孫啓龍遷泰順佔洋、啓鳳遷福鼎桐山。十七世裔孫林光桐、林光順遷官山崗,十八世裔孫林開富遷茶園東溪。這些林姓後裔的外遷,緩解了半嶺村民的生存壓力,也促進了當地的開發與社會經濟發展。後來的到二十世紀一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分別有魏姓、郭姓人家遷入半嶺,與林姓村人一起生產生活,共同開發半嶺,成為半嶺村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柘榮半嶺五百年
半嶺村一瞥 林龍紹 攝
明清以來,半嶺人務本力農,勤耕致富,風俗淳樸,安居樂業。科名雖寂寂無聞,人才卻蒸蒸日盛。到乾嘉年間,半嶺就出現了幾個遠近較有影響的人物。
乾隆五年出生的林啓麒(1740—1819),字正麟,被稱為“麒麟公”。生子光耀、光誨、光廷、光輝、光彩,子孫眾多,富甲一方。道光二十年林大成修譜有贊:“公温柔敦厚,克儉克勤,家室和平,蘭桂芬芳,親朋鹹燻,其德里,不聞閒言。果應盛世遺懷,誠為一鄉善士。”
林啓麒弟弟林啓富(1744—1815),字正豪,人稱“告狀王”,十歲時隻身前往縣衙控告財主欺人,當堂為母親何氏鳴冤,智救母親出縣衙,遠近傳為佳話。道光二十年林大成修譜也有贊:“公僻處鄉隅,好義賢直,持家安常,型下迪吉,惟孝友于雁行鵠立,臨事不苟,經權秉實,倡修家乘,皆翁之力。”
還有一個就是林光輝(1792—1884),字自騰,清光緒御賜金匾書“百歲遐齡”,加封聖旨兩封,恩榮八品頂戴。至於林光輝具體有何功於當時國家,目前尚不可知。光輝的弟弟林光彩生於1796年,字自煥,是啓麒最小的兒子。至今村民中還有幾個關於林光彩為富不仁、三代絕嗣的傳説故事,成為村人對後代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
尊崇傳統 接續公益
隨着村中人口的增加,公共事務不斷增多,族人經常聚到村中心的祖屋,這時是槐五公林朝爵(林毓笙之父)家的房屋議事。1736年(乾隆元年)8月這兩間房屋慘遭回祿,林毓笙也死了,雖然隨後再建了新屋,但1807年(嘉慶十二年)12月16日整個房屋再次失火,把這個約定俗成的議事點燒成一片廢墟。幾十年過去了,人口更多,公事更繁了,村裏迫切需要一個平時集中議事的公共場所。這樣直到1829年(道光九年)在耆老林光輝的倡導下,通族公議,捐錢在原槐五公住的兩間祖屋舊址建起公共議事點——眾廳一座。1995年又毀於大火。2015年在原地重建了現在的眾廳,為一層鋼磚結構,佔地約80平方米。
康乾期間,林氏先祖為解決村人“舂米難”問題,而在半嶺東邊門樓兜,構建設置了腳踏米碓基房四間,利用槓桿原理製成腳踏的“米碓”,通過人力踏木碓搗谷為米,俗稱“碓米”。一般古代南方碓米多用水碓,較為省力,因半嶺水力資源不足,因而用人力。這樣半嶺的碓房還是費時費力,不久廢棄不用,所以古代半嶺村民主要還是用舂臼舂米。
半嶺林氏十分注重宗族文化傳承。譜有載,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9月林光輝率眾在村中建造林氏祖祠一座,坐西朝東。分東房半嶺、西房泰順東溪。該祠青磚土木結構,佔地一畝有餘,內設戲台。據半嶺父老所説,堂內有光緒御賜金匾一塊,恩榮加封聖旨兩封,“進士”、“文魁”各一塊,“貢元”二塊,鎏金龍牌37塊。解放後為辦學校,拆改林氏宗祠,文革中相關文物被毀。2016年翻新重建,現有建築面積共680平方米。
林沔修譜三百年後的清乾隆二十三年開始,林氏家族都堅持“推本追源,遞加修譜”。分別在1758 年(乾隆二十三年)、1764年 (乾隆二十九年)、1790年 (乾隆五十五年)、1803年(嘉慶八年)、1840年(道光二十年)、1873年 (清同治十二年)、1887 年(清光緒十三年)、1909年 (清宣統元年)、1931 年(民國二十年)、1980年、2016年進行十二次修譜。其中1840年沙源境例授修職郎、候補儒學司訓、歲貢生林枝一修輯半嶺《林氏宗譜》,楊開元協修兼校對。這次所修譜也是現存半嶺林氏宗譜中年代最久遠的一本。正如該譜編者在譜序結尾所言,譜中“革去澆薄之俗,惇崇淳厚之風。型仁講讓,道德一而風俗同。佇見衣冠文物之盛,偕年世以俱永。”本譜在半嶺村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之前所修譜牒早已滅失的情況下,此譜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資料,為後世半嶺林氏歷次修譜提供了主要參照。實為傳族之寶,應慎而珍藏之。
柘榮半嶺五百年
劉壽福 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半嶺人生態保護意識十分強烈。在清代半嶺《林氏宗譜》中,就有《重蔭樹》這一篇,將環境保護作為專門一項宗規內容列入宗譜,這是一般姓氏的宗譜中所沒有的。如1873年半嶺《林氏宗譜》載“各山樹木,祖宗手澤,所存原以護衞風水也。任意砍伐,根株殆盡,殊非克肖子孫。斧斤以時不可勝用。日以暄之,雨以潤之,發榮滋長,留錄成林,鬱鬱葱葱,蔚然一族巨觀。”要求子孫後輩,保護樹木,使之“暢茂條達,佳氣鬱然”,守護半嶺一方風水,造福子孫後代。
此外,當時半嶺人還廣泛種植油茶,油茶產業成為半嶺人重要的收入來源。為此村裏還修建了油茶加工廠——油坊,後廢。
探索奉獻 築夢未來
半嶺地處閩浙“兩省三縣”交界,在福安通往泰順的古道上。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半嶺成為紅軍經常活動的據點,許多半嶺羣眾受革命思想的影響,積極參加農會、反“圍剿”、“五抗”等各種革命鬥爭。1933年半嶺人民的優秀兒子林加炳(1890-1935)參加革命,歷任福安縣潭頭村紅帶連班長、紅軍游擊隊班長,參加福壽邊區地土地革命鬥爭和閩東蘇區反“圍剿”游擊戰。1935年在楮坪鄉湖頭村開展革命活動時被敵捕殺,壯烈犧牲,其革命事蹟載入《柘榮人民革命史》。還有林興暖(1918年生)、林家爵(1921年)出征抗日未歸。林興儷(1931年生)參加革命工作被殺害。
柘榮半嶺五百年
古道 林龍紹 攝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土地改革,半嶺貧下中農分得了土地。1958年實行“一平二調”,“吃食堂”,毀綠造田、統種、統收,推行“一大二公”“大鍊鋼鐵”,開展羣眾運動。文化革命時期,以階級鬥爭為綱,貧下中農掌權,批鬥“地富反壞”,半嶺村經濟文化也經歷了浩劫,發展遭受嚴重挫折。文化革命後期,有一批十多人的知識青年響應毛澤東主席"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的號召,“上山下鄉”來到了半嶺,住在村裏大路下的房子裏,與貧下中農同生產,同勞動。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撥亂反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生產責任制,分田到户,允許以工補農,發展個體經濟,使一部分人先富越來,半嶺村也出現一批致富能手、“萬元户”。1992年村支部書記林進旺、村長林雲光發動羣眾克服重重困難,自願投工投勞修建半嶺至鳳洋的進村公路,打通與外界的通道。半嶺村社會經濟面貌得到改善,重現生機。
1997年以來,由林進旺、林自發先後任黨支部書記,林強、林順榮、林興木先後任村主任,興建二座茶葉初制廠,6口沼氣池,建設造福工程,實行人居環境整治,完成污水管網建設及廳堂硬化、改水改廁改圈改廚,實現垃圾日產日銷,重建村委樓,成立廣播站,開設村活動室、快遞站,2008年半嶺村被列為福建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建設示範聯繫點”。2017年投入1200萬元建成半嶺到英山5.17公里寬敞的公路。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半嶺村鼓勵村賢返村創業,發揮半嶺村特有的森林資源和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積極推動半嶺村傳統農耕經濟與現代文化旅遊產業的融合。2016年村賢林鳳蘭返村流轉土地500畝,採用勞動力入股方式,創辦奇嵐山獼猴桃標準化基地,種植獼猴桃、黑木耳、靈芝等林下經濟作物,打造特色民宿,形成了水果種植、林下經濟、鄉村旅遊為一體的半嶺村產業發展格局。
柘榮半嶺五百年
劉壽福 攝
目前,半嶺村村容整潔、村民勤勞、村風文明,全村下轄4個自然村(半嶺、老富彎、長洋、雷米丘), 9個村民小組,196户858人。村民收入以茶葉、藥材(太子參、白朮)種植為主,以養殖業(肉兔)為輔,2019年全村農民人均收入達 16000元。
2020年6月原寧德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李步舒同志響應市委號召下派擔任半嶺村鄉村振興指導員,創思路、繪藍圖、聚人才、引資金、促發展,村務工作風生水起,村容村貌大為改觀,半嶺村更加生機盎然,充滿希望。
本文參考:
①清道光二十年、同治十二年、光緒十三年、宣統元年、民國二十年、1980年所修半嶺《林氏宗譜》各譜本。
②清乾隆二十七年李拔修《福寧府志》
③柘榮《袁氏宗譜》
④《柘榮人民革命史》,中共柘榮黨史研究室編
⑤2020年6月10日《柘榮今報》載《英山半嶺:黨建引領鋪就
美麗新農村畫卷》(楊洋、鄭婷婷、鄭穎)
⑥《半嶺林氏宗祠概況》(林順榮)
⑦口述:林龍紹 林自發 林順榮 林雲光 林長盛等
作者:吳振苗
長壽柘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772 字。

轉載請註明: 柘榮半嶺五百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