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小寶9月要上幼兒園大班了,前幾天收到老師的通知,要統計最後一年還有多少小朋友留在這所幼兒園,看起來挺無奈的。
這是因為我們所在的這家是公立幼兒園,很多家長都不太滿意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孩子只知道傻玩",每年這個時候就有不少孩子轉園離開,轉而去報有會教算數、拼音和英語的幼小銜接班。
看着市面上那些火爆的早教課程,中國家長似乎都在忙着把孩子留在課堂,儘可能地多學知識、早學知識,以免輸在了起跑線上。
然而,有些國家卻展現了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狀態。
芬蘭:老師經常帶着孩子進森林
去年有一部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很火,我記得裏面提到的芬蘭教育還引起過熱烈討論。
芬蘭被稱為"教育最強國",到底強在哪呢?跟我們在哪裏有所不同呢?
紀錄片裏展示了一所在森林邊的小學,老師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帶着孩子進森林"實踐學習"。
當記者拿起一片樹葉問道:"這個叫什麼?"老師回答:"孩子們可以叫它任何名字。"
不刻意教授孩子專業名詞,芬蘭老師的目的不在於讓孩子學習多少知識,而是給機會孩子更多地去接觸大自然,體會氣味、發現顏色差異、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
除了這所離森林進的學校,其他學校同樣會因地制宜,芬蘭基礎教育的理念,就是就近選擇最生活化的場景和物品,教給他們最生活化的知識和技能。
例如,北極圈內多馴鹿,那裏的小學還會開設"馴鹿課程",十分有當地特色。
日本:泥巴土地就是最好的操場
不僅僅是歐洲,同在東亞的日本也倡導孩子多接觸大自然。日本幼兒園有一個特點,絕大多數操場都不是現代化的橡膠地,而是泥巴土地。
國內很多父母有一個誤區:幼兒園越現代化越好。其實恰恰相反,越是自然地東西越好,泥巴土地就是最好的操場。
明明是難能可貴的室外活動時間,而那些橡膠地只是看起來安全,卻生生成為了孩子與大自然之間的一堵牆。
央視曾播放過的紀錄片《零零後》中,我很喜歡的那所幼兒園"芭學園",也是和日本幼兒園差不多的模樣:操場上是泥巴土地,花草樹木都鬱鬱葱葱,孩子們的户外設施都是由廢舊輪胎、麻繩、柵欄等等物品組成,看起來十分自然。
這所幼兒園絕不是偏遠山區的小幼兒園,而是處在北京城中的一所知名幼兒園,從《零零後》的紀錄片裏也能看出,裏面孩子的家庭環境大多都很不錯。
為什麼家庭環境好的孩子,也會上這樣的幼兒園?答案當然是自然有它的優勢和好處。
留在課堂VS接觸自然,哪種更好?
國內外截然不同的教育觀,甚至是同在國內,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觀念。
一面是急不可耐把孩子送早教班、幼小銜接班,一面是帶孩子在自然環境下盡情玩耍。
應該來説,我能理解大部分家長想搶贏起跑線的願望。然而,關注孩子教育問題,並不是簡單的讓孩子提前學習知識,特別是在幼兒園階段提前學習小學的知識,這樣其實是"揠苗助長",容易讓孩子產生學習疲勞,弊大於利。
所以如果非要選擇哪一種教育模式,我覺得應該在6歲以前讓孩子儘可能多的接觸自然,而不是把他們困在課堂上。
提前學的都是機械記憶的"死知識",而大自然裏接觸到的才是鮮活的知識,培養孩子的能力也會更豐富,這樣才是真正為以後學習打好的基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