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説: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有人以為同理可推,孩子初中成績好,到了高中也差不了。可事實上,不少初中成績優秀的同學,到了高中卻成績呈斷崖式下跌,直到高考都一直萎靡不振。
小學初中學習成績優秀,並不代表高中也一定學得好,有些同學高中跟不上,其實早已註定了。特別是這3種同學,需要及時調整心態、學習方法,才有逆襲的機會。我們先來看看哪3種典型:
1.死讀書型
有些同學學習真的很用功,晚上熬過12:00,早上不到6:00就早讀,白天除了吃飯花點時間外,幾乎所有時間全用在學習上,為了中考簡直走火入魔。我們都很清楚小學初中的學習,更多的是靠理解和記憶,只要按老師的話去照做,把該記的記好,然後保質保量地獨立完成作業,考試成績就八九不離十。
如果到了高中仍然只懂得用時間換分數死讀書的話,這會讓取得不錯中考成績的心高氣傲的同學失望了。初中的學習只要端正態度,認真、刻苦、聽話,基本上成績就不會差。可到了高中卻完全不同了,所學科目的內容不僅在初中的基礎上擴大了容量,還拓展了深度和寬度,這就要求同學不僅要把知識理解、記憶,還要完全消化並懂得融會貫通、活學活用才行。
舉個簡單的例子:初中階段,老師教學生包餃子,就會按部就班地從和麪、拌餡、擀皮、包餃子等全套流程交待清楚並演示一遍或幾遍,並且時不時進行強化訓練,考試題型就是圍繞着包餃子,要麼將餡兒材料更換一下,要麼增加或減少餃子數量;到了高中,老師可不會手把手地教如何包餃子,只是講個大概以及注意事項,考試題型包餃子算是容易的了,很有可能改為煎餡餅、做包子,如果同學們只習慣於死記硬背,而不懂得融會貫通的話,最後能做成美味的餡餅、柔軟的包子嗎?
2.靠補課上高中
如今的校外輔導班多如牛毛,大多數初中生都有補習的經歷,有些同學做法更是讓人咂舌,為了考上高中,到了初三根本不去學校正常上課,而是在校外輔導班裏補課,花昂貴的費用請名師一對一輔導。難怪中職學校的基本上都是寒門學子,因為家裏難以支付不菲的補課費。
可進入高中後沒有時間到校外輔導班補課,因為一個月才有一個週末休息,平時的晚自習都要到上10:00,還要額外完成一些作業,晚上12點能上牀睡覺都已經很不錯了,哪還有時間去補課呢?在初中沒有形成系統的學習方法,沒有養成主動自覺的學習習慣,到了高中肯定是跟不上的。
3.心理素質差
有些同學只要沒有考好,就要沮喪很久,甚至哭得死去活來,不良情緒要維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調整過來。等到下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又要浪費不少時間調整心態,如此一來,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在緊張的高中學習中就是一寸光陰一考分,別的同學在馬不停蹄往前趕路,自己去在蹉跎歲月,能跟得上考得好才是怪事呢!
初中階段的學習,只要態度好就有高中上;而到了高中,如果能力不行,即使如今的高考升學率達到89%,也還有可能考不上大學。那麼,到了高中該如何做,才能跟得上正常的進度呢?
一、心態
良好的心態是學習的基礎,也就是説先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有利於端正學習態度和建立自信心。能考上高中的同學,都算得上優秀生,中考成績越好,越是進入重點高中重點班級,那麼面臨的競爭也越激烈。如果到了高中出現成績下滑,很容易失去信心,繼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有些嚴重的還會出現厭學情緒。在這樣高手如雲的高中,必須要有好的心態,正確認識自己,瞭解同學,才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二、方法
進入高中,學習光靠勤奮努力,顯然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要有高效的學習方法。簡單地説,學習要用巧力,學會四點撥千金。上課多問為什麼,怎麼樣?從多個角度理解、反思;做題時不僅要知道答案,還要清楚如何演算推理,還要歸納題型、知識點、難點重點等。只有這樣深入進去思考、鑽研,才能真正掌握要領。而不要停留在“體力勞動”上,花時間和精力做個苦行僧,不但取不到理想成績,還會把自己攪進越努力越後退的惡性循環中。
總之,學習有方法、技巧、捷徑,最關鍵的還是主動學的意願和行動,只要端正態度,就會琢磨怎麼學習,如何學習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後就會在學習中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否則,再好的學習方法都只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