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世界中,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和父母相互陪伴,在成長中第一次和小朋友接觸,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次交朋友都是新鮮有趣的事情。而孩子們對朋友的界定也是隨着年紀的增長不斷變化。有的孩子愛和同性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孩子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玩得很開。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會嚴格界定孩子的交往範圍,反而是孩子自己彷彿有着自己的小羣體,與另一個異性小羣體總是格格不入,相互嫌棄。這也是所有孩子都有的一種現象。
當孩子與異性小朋友玩耍的時候,有的家長會稍加阻止擔心孩子經常與異性交往會導致早戀的傾向。但其實孩子並沒有考慮那麼多,只是喜歡和有一樣愛好的人一起玩。而在大人的眼裏孩子的一些正常交往模式都會變成一種傾向。微博上有人發佈了一條國外類似朋友圈的段子。其中寫道,“我弟弟去和他的小女朋友約會了,她這樣子是真的陷入愛河了……”並且配圖是一個男孩,女孩坐在卡車上野餐,男孩滿臉笑容的用浪漫的眼神看着身邊的女孩。而小女孩卻絲毫沒有察覺到身邊熾熱的眼神。其實這也只是對生活的調侃,是有趣的生活瑣事。並且男孩的眼神還真有這就是愛的堅定和温暖。很多網友調侃説道“這個眼神,這就是愛情吧。”“傳説中的你在鬧他在笑。”“公主與王子的故事。”
孩子們都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清楚地知道男生和女生的區別,也懂得男女有別的道理。所以即使家長和老師有意地引導孩子相互交流交往,孩子們都更傾向於同性的夥伴。男生和女生玩耍的時候會説過家家的話,或者男孩會引導着女孩追趕着玩。這樣的活動叫“邊緣活動。”這些活動視為孩子在青春期以後的異性夥伴交往奠定基礎。
有的研究結果顯示,成人鼓勵孩子從小交往異性朋友可以避免不同性性別的交往缺陷。也有利於孩子琮琤兼具男性女性兩種性別的優勢特點。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家長過於刻意地讓孩子們開啓浪漫異性交往也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家長不能阻止孩子異性交往一樣,過於刻意地讓孩子與異性朋友營造浪漫的關係,會讓孩子們的情緒過於早熟。不利於孩子正確地處理與異性朋友之間的關係。而有的時候家長也會發現孩子可能有了一個自己心儀的小夥伴,那麼家長這時候應該怎樣做呢?
就比如孩子每天與家長分享在學校的有趣的事的時候,總是會有一個小朋友的名字出現。當孩子對某一個異性表現得格外有興趣的時候,家長不需要太緊張,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一個小夥伴比較依戀和喜歡是正常的事。家長可以對孩子的話題參與討論,讓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孩子説出“我要和他結婚”這樣的話,家長也不要太詫異,這只是孩子內心表達自己對某個人的喜愛之情。家長可以適當引導孩子,對一些內容忽視不重複。讓孩子逐漸轉移視線,對多次提到的小夥伴轉移情感。
並且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也會在選擇朋友上更加傾向能夠帶給自己心情愉悦的朋友。家長不要過多的撮合某個夥伴與孩子交往。過早地引導孩子會對孩子選擇異性朋友產生影響。
孩子有自己選擇朋友的權力,家長只需要在孩子選擇朋友之前教育引導孩子如何正確選擇朋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