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被打了,教他打回去,下場會更慘,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你這樣做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經典

孩子被欺負了,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這一直以來都是家長非常糾結的一件事情。

而各個媒體上,也有很多明星媽媽表示其實自己也非常的困惑,不過都是比較偏向於教孩子“打回去”。

就連李玫瑾教授也説“要讓孩子打回去”。

但是家長們好像忽略了一件事,會被打的孩子,性格更多的都是比較內向的、安靜的、冷靜型的。

沒有説這種性格不好,但是這樣的孩子確實是即使家長告訴孩子“打回去”,孩子也不會打回去。

而在孩子心裏,就會覺得“我怎麼這麼差勁,媽媽都告訴我解決方法了,我還是不敢。”

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在下一次被打的時候不敢和父母説。

並且由於孩子不敢反抗,但是又把事情告訴了父母,反而會更讓其他小朋友更願意去欺負他。

退一萬步説,孩子突然變得勇敢了,真的敢打回去了,那麼接下來就要擔心的事情,就是孩子從一個“受害人”變成了一個“施暴者”。

孩子遇到事情也喜歡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因為爸爸媽媽説了可以打回去呀,是可以打人的呀!

而孩子變成這樣,相信也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

那麼當孩子被打了,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怎樣去規避呢?這是全世界的難題,對此,美國兒科學會給出5項建議:

直視對方的眼睛,大聲地制止他STOP(停);筆直站立,保持鎮定;語氣強硬地告誡對方“我不喜歡你這樣”或“請不要這樣對我説話”;徑直走開;如果對方繼續,向大人或警察救助。

孩子被打了之後,家長的角色非常的重要,既不能讓孩子一味地忍耐,也不能讓孩子動不動就使用暴力。

其實小孩子打人從本質上來説就處於兩種心理。

一種是“捉弄心理”。覺得這樣好玩。

還有一種就是“自卑心理”。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是長期生活在嚴厲的甚至暴力的管教方式之下,產生自卑。

並且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模仿父母用暴力解決問題,並且覺得暴力是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感的一種行為模式。所以就會施害於其他更弱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看着膽大妄為,實際上內心是脆弱的,也是一個“受害者”。

當孩子幹敢用堅定地眼神正視“施暴者”,告訴對方“不”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傳遞一個信號,“我不是一個弱者”。

這可以非常有效地震懾“施暴者”。

幼兒園觀察節目《小孩的秘密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一個情況,小女孩一諾被老師選為班長,其它小朋友不服氣。

其他小朋友不服氣,把她圍住捉弄她、貶低她,小女孩不反抗,就一直低着頭哭泣。

然後坐在教室另一旁的小男孩王昱堯看到之後直接對着欺負人的是三個小朋友喊道:“行了!夠了!都聽班長的!”

於是,三個小朋友就都乖乖回到座位了。

為了培養孩子有 敢説“不”的勇氣,中國原創繪本領軍作家保冬妮精心創作了《幸運的米拉》這套安全教育繪本。

並且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預防中小學生被害專家王大偉為每個故事提煉了相應的安全知識點,以童謠的形式讓孩子將平安意識熟記於心。

《幸運的米拉》分為意外篇、家居篇、户外篇、行為篇、心理篇。預防校園暴力的就是在《幸運的米拉·行為篇》中。

這一套書共10本,比如《不許欺負人》告訴孩子打人是錯誤的行為、《我不膽小啦》學會勇敢,釋放焦慮、《誰錯了》學會承認錯誤,知錯能改……

通過小北極熊米拉的趣味成長故事教會3—8歲小朋友瞭解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

並且每本書後面都有相應的一首童謠,比如不許欺負人這本書後面就有童謠《不惹事也不怕事》。

強大不能欺負人,

弱小也不怕欺凌。

遇事一定告家長,

成人應做保護神。

因為小朋友都具象思維,也就是説,和孩子“講道理”不如直接讓孩子“看到應該怎麼做”。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事情孩子答應了卻不做不到的緣故,因為沒有辦法把家長的説話和現實場景聯繫起來。

而繪本就是很好的一個榜樣,讓孩子直接就可以用眼睛看到,遇到這樣的問題可以這樣去做。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