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落地近四個月,課外補習帶來的“內卷”和“雞娃”等教育亂象,被按下暫停鍵。倒逼行業變革的同時,也讓“神獸”們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普遍共識是“雙減”減輕了家長負擔,又讓孩子們擁有了更多可支配的時間,尋找適合的成長道路。
不可否定,“雙減”讓家長焦慮得到釋放。今年9月,一份在全國範圍內針對 50 多萬個家庭的抽樣調查顯示,超7成的家長表示,教育焦慮有所緩解,更多受訪家長認為“雙減”政策有助於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然而,也有一部分家長犯愁:作業減了,孩子是快樂了,但學習時間少了,這能學好嗎?一時間,家長們陷入新一輪的焦慮。
這似乎是一種日漸顯露的新的社會心態,“減負”等於“大鍋飯式”拉平差距,“低焦慮”和“高質量”教育無法共存。這顯然步入了誤區,“雙減”明確了學校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了學校教書育人的主體功能,其核心目的不是讓孩子們不需要努力,而是要讓他們在學校更有效率、更有質量、更為多元地學習和成長。
更重要的是,相比於內卷式的焦慮,“雙減”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成長可能性,將本該自由探索、全面發展的時間歸還孩子們,讓他們能發揮興趣和特長,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愉快、童年的幸福、人生的充盈,這些並非停在紙面上的分數。
素養的提升如何落到實處?當下,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進步,讓教學活動的過程測量和精準評價成為可能。學校通過使用“數字工具”,記錄學生思考、成長的全過程,讓老師更多元評價學生綜合能力,從而發掘每個學生興趣與潛能。
這樣的願景正在成為現實。今年9月開學,天津和平區萬全第二小學,在課後三點半引入了少兒編程。老師通過騰訊智啓平台在線授課、批改作業,學生們在騰訊扣叮平台上進行編程練習,後台記錄學生的完成過程。
兩個多月的學習後,四年級學生陰政瑞發現,小區經常有亂扔垃圾的情況,由此萌生了設計“自動識別垃圾種類”垃圾桶、幫助環衞工人減輕工作負擔的想法。在和老師、同學討論後,大家利用學到的編程知識,寫好圖像識別的自動化程序,併為程序裝上了攝像頭與傳感器等智能硬件。
經過反覆調試,這套以“圖像識別”為原理的智能垃圾桶成功運轉起來。塑料瓶、易拉罐、紙盒等不同材質的垃圾,能夠被準確地識別出來。
創意的編程設計不止於此。為了避免因姿勢不正確戴上“小眼鏡”,有學生基於感應原理設計出了“距離感應桌”,矯正坐姿不端正的問題;有學生設計了一盞智能感應枱燈,提醒好朋友在讀書作業時注意用眼距離。藉助於青少年人工智能,學生們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不僅提高了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也培養出積極探索的心態。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必須看到,教育信息化是對傳統教育的超越,是教學質量、評價方式、發展方式等全方位的轉變,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有力支撐。“雙減”之下,科技緩解教育焦慮的方法是,通過過程性測量,釋放的時間去挖掘孩子的天性,找尋他們身上更長遠、更廣闊發展的可能性,做到教育生態的高質量均衡。
教育家陶行知説,教育要“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遵循教育成長規律,迴歸育人本質,科技是新的立腳點,未來大有可為。期待更多像萬全二小這樣的探索,通過科技,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抱更優質、更公平的公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