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五百一十期】(歷史系列第737講)
中美建交大功臣科恩是嬉皮士:1971年4月6日美國乒乓球隊前往中國訪問,史稱“乒乓外交”。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希特勒説過:昨天親密的盟友,明天就可能是仇敵。
道理也就是這樣。
就德國和蘇聯來説,前一秒兩人並肩作戰,瓜分了波蘭。
後一秒,兩國殺得你死我活,互相弄死對方的戰俘。
國際政治就是這樣: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在1971年,中美兩國都有共同的敵人,就是蘇聯。
1969年,中蘇分別在珍寶島和鐵列克提激烈交火,互有勝負。在珍寶島的交火中,雙方都使用了大量重武器,包括火炮、坦克、裝甲車等等,規模也不算小。
鐵列克提事件後,蘇聯主動要求緩和,兩國也達成邊界完全停火的一致觀點。
然而,蘇軍卻在遠東大量增兵,軍隊總數提高到100萬以上,包括大量的裝甲部隊。
面對100萬蘇軍,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都是心有餘悸的。
中國開展“深挖洞、廣積糧”的全國性戰備運動,規模非常大,也是迫不得已。
邊界沒有打仗,蘇聯的挑釁並沒有停止。
蘇聯空軍與蘇聯海軍航空兵在1970年代開始,頻繁出動機羣在日本週邊的第一島鏈進行的巡航及監視行動,這叫做東京急行。
本來蘇聯戰機只是從海參崴起飛,進入日本的防空識別區後返航,同中國沒有任何關係。
70年代開始,蘇軍大型轟炸機開始進入中國華東沿岸及南海,直接飛到越南金蘭灣基地。
這是赤裸裸的挑釁行為,中國方面自然知道。
同時,美國陷入越戰泥潭不能自拔,自知已經不可能勝利。
越戰美軍花費了2000多億美元鉅額軍費,卻無法保證南越的生存,國際威信有很大降低。
雖然北越的主要支持者就是中國,顯然蘇聯比中國要強得多,是美國的第一號敵人。
站在1971年美國的角度,他很想和中國搞緩和,一起對付蘇聯。
用尼克松的話來説:為了美國的利益,我們要和中國大陸搞好關係。
對於毛澤東來説也是一樣:中國古代就説遠交近攻,美國離我們還遠得很,蘇聯離得近。
在朝鮮戰爭後,兩國關係惡劣。
不過,美國人卻有些示好的行為。
在三年饑荒期間,美國發現中國大陸出現餓死人的情況,立即表示可以出於人道主義給以糧食支援。考慮從假想敵國家進口糧食,國內影響惡劣,中國大陸還是拒絕了。
不過,在美國牽頭下,大陸還是從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進口大量糧食。這些糧食運到中國以後,立竿見影地解決了饑荒問題。
期間,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糧食產量出現問題,中國只能經過第三國法國中轉,從美國進口了一批糧食。對內的宣傳,這是法國進口糧食。
官方資料這麼寫:為了緩解糧食緊張的局面,國家還採取了進口糧食的辦法。1960年12月,國務院財貿辦公室經過推算,認為到1960年底糧食實際虧欠可能在15億斤左右,“最大的危險是明年3月到6月,許多地區和若干大中城市可能脱銷,發生亂子。”為此,周恩來、陳雲等人多次研究調配方案。12月30日,陳雲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進口糧食,能進多少就進多少,我以為要‘吃飯第一,建設第二'”,得到中央贊同。糧食主要是從加拿大、澳大利亞訂購。但1961年上半年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宣稱本國遭災,放出賣糧不能延期付款的消息,還要漲價。1961年8月,陳雲經毛澤東同意,決定通過法國轉口購買美國糧食。經過努力,從決定進口到第一船進口糧運到天津只用了一個月時間。“1961年6月30日以前搶運到國內215萬噸(43億斤),用在’刀口上',避免了京、津、滬、遼和重災區糧食脱銷的危險。”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糧食年度,共進口糧食117億斤。1961到1965年,每年進口糧食500萬噸左右。
看看,在最關鍵的時候,美國人還是幫了忙。
不過,文革開始後,反美情緒又到一個新的高峯,中國大陸媒體對美國天天口誅筆伐。
這種時候,就算美國希望搞好關係,也找不到任何契機,中國大陸也同樣如此。
1971年3月到4月,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由於文革原因,中國乒乓球隊已經兩屆沒有參加國際大賽。此次為了替國家爭光,中國隊應邀參加了這次比賽。時代很特殊,即便是參加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這種事,也要毛澤東親自批准才行。
在毛批准以後,周恩來特別囑咐隊員“接觸許多國家的代表隊”,“我們也可以請他們來比賽”。同時他要在座的人“動動腦筋”。
不得不説,周恩來是很高明的,早已預計到了可能出現的場面。
這一天4月4日,出現了意外的事情。
比賽開始第一天,美國兵乒球運動員格倫·科恩遲了一些出發。他為了追趕其他隊友,搭了一輛正要出發的大巴車。
在當時的體育比賽中,搭車是很尋常的事情。上去以後,格倫·科恩才發現這是中國隊乘坐的車輛,也沒有什麼驚訝。
這裏就要説説格倫·科恩。
科恩年僅19歲,是一個大男孩。他出生於美國一箇中產猶太家庭,住在洛杉磯。在他15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全家失去了主心骨。科恩因沒有父親教導,很快成為嬉皮士,在社會上瞎混,奇裝異服、留着長頭髮,一説還有抽大麻的愛好。
科恩有很好的體育天賦,具有很高的兵乒球水平。
他以此為生,經常去打一些比賽,依靠獎金生活,得以參加了美國國家隊。
上車以後,科恩只是坐在座位上,車程也不過20分鐘。
中國隊員都保持沉默,科恩也沒有説話。
到車輛快到體育館的時候,曾經得過多次世乒賽冠軍的莊則棟站起來。
通過翻譯,莊則棟和科恩交流起來。
科恩對政治並不感興趣,只是出於禮貌聊了5分鐘,車子就到了。
快下車的時候,莊則棟送給科恩一件印有黃山風景的杭州織錦。科恩也想回贈一些東西,但他的包裏面只有球拍和梳子,只能坦率地説“我想送給你點什麼,但我總不能送你梳子吧”。下車時科恩手持紙巾的情景被在場記者抓拍,成為爆炸性新聞。
第二天,科恩准備了一件印有和平標記和“Let It Be”字樣的運動衫,專門在中國隊的必經之路上等待莊則棟,回贈禮物並與他擁抱。
有記者問科恩:你想不想去中國?
科恩隨口回答:我想去任何我沒去過的國家,阿根廷、澳大利亞、中國!
雙方由此接上了頭,美國方面也很高興。
幾天後,國乒乓球隊副領隊哈里森,來到中國乒乓球隊下榻的酒店,與中國代表團的負責人會面,詢問能否邀請美國隊訪問中國。
中國隊立即向國內彙報。有意思的是,外交部非常謹慎,提交給周恩來的報告上指出邀請美國隊訪華似乎不合時宜。
周恩來將報告上交毛澤東。
根據莊則棟回憶,毛看到報告以後非常高興,大肆表揚了他,指示立即邀請美國隊訪華。
次日,美國國務院接到美國駐日大使《關於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報告》,立即向白宮報告。
尼克松當然表示同意。
從4月10日開始,美國乒乓球協會運動員4位官員和科恩、雷塞克等9位運動員還有2位配偶和一小批美國新聞記者經香港抵達北京。
科恩他們,也成為1949年以來第一批獲准進入中國大陸的美國運動員。作為回報,美國乒乓球隊邀請中國乒乓球隊訪問美國。1972年4月11日,中國乒乓球隊回訪美國。
這就是兵乓外交了。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中美關係解凍,開啓了中美關係的大門。
不過,大功臣科恩的日子卻不好。
19歲的科恩在受到周總理接見的時候,介紹了“嬉皮士運動”。
周總理對他説:“年輕人要嘗試不同的事物,祝你進步!”
後來接受西方媒體採訪時,周總理卻表示了對嬉皮士的一些批評:有些年輕人對世界迷茫,試圖探索自己的道路,這是值得鼓勵的。但發現這條道路是錯誤的,就應該及時改正。
回國以後,科恩生活仍然較為頹廢,保持着嬉皮士的生活模式。
他曾經寫了一本教授乒乓球的書,水平不高,銷量很少。
由於年齡的原因,他很快退役,只是偶爾參加業餘乒乓球比賽。
科恩不喜歡死板的生活,他四處遊蕩,隨遇而安,做過鞋店售貨員、代課老師,有時候甚至露宿街頭。
科恩有大麻毒癮,中年期間越來越嚴重,頻繁向朋友和親戚借錢。
自然,這些錢是不可能歸還的,導致眾叛親離。
吸毒導致他的精神和心臟都有問題,科恩在2004年死於心臟病,享年52歲。
知道科恩去世的消息後,莊則棟反覆聯絡不上他的家人,就讓科恩曾經朋友轉達自己的哀悼。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