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在唐朝得到了發展,宋朝時期,科舉制度已經成為封建社會選取人才的主要途徑。到了明朝中後期,已經有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規定。很多考生幾十年寒窗苦讀,就為了一朝能夠進士及第,光耀門楣。殊不知,在明朝洪武年間,曾發生過一次著名的“南北榜案”,導致兩位狀元被殺,從此,中國科舉制度迎來了分區錄取時期。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分享“南北榜案”背後,朱元璋的帝王之術。
一、中斷14年的明朝科舉
朱元璋雖然出身草莽,但他非常重視人才培養,公元1367年(朱元璋稱帝的前一年),當時朱元璋還是吳王時期,朱元璋就已經開始籌備科舉考試。待到至次年,朱元璋登基,朱元璋下令各州縣籌備童生考試。
到了洪武四年,明朝第一場科舉會試終於揭榜。但是,由於明朝立國不久,局勢並不穩定,許多年紀大的讀書人或隱居,或觀望,來南京參加考試的考生大多是年輕人,最終錄取了120名進士,朱元璋通過測試,覺得這些人不堪大用,因此這場會試考試草草了事。
此後明朝的科舉考試一度中斷14年,朱元璋按照漢朝的舊例,讓地方官推舉人才。但這種推舉制度,存在許多弊端,直到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再次開科取士。此後,明朝科舉會試終於恢復了三年一考的節奏,洪武二十一年、洪武二十四年、洪武十七年都順利地完成了殿試錄取。但是,到了洪武三十年,發生了極大的變故,最後,朱元璋大開殺戒,兩位狀元人頭落地,這就是著名的“南北榜案”。
二、“丁丑科”——劉三吾攤上事了
洪武三十年,正逢丁丑年,因此,這一年的科舉會試又稱“丁丑科”。這一年的科舉主考官名叫劉三吾。在明朝初年,劉三吾是個很了不起的人。
根據《明史紀事本末》記載,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十分傷心,但具體把明朝的江山交給誰,朱元璋很猶豫。朱元璋曾問大家:“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意思是:燕王朱棣最像我,立他為太子怎樣?眾人都不敢反對,只有80歲劉三吾質問朱元璋:
“皇孫年富,世嫡之子,子歿孫承,適統禮也。即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何地?”
劉三吾的意思是:朱標既然是長子,他死了,他還有兒子,你應該把皇位傳給長子一脈。如果立四子燕王為太子,那你讓秦王(二皇子朱樉)、晉王(三皇子朱棡)怎麼辦?
朱元璋覺得劉三吾的話有道理,最終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繼承人。
從這個事件可以看出,劉三吾為人正直,而且敢作敢言。
正是因為劉三吾有如此品格,朱元璋才讓他擔任丁丑科主考官,沒想到的是,等科舉放榜之後,劉三吾就攤上事了。
丁丑科狀元陳?,福建人;榜眼尹昌隆,江西人;探花劉仕諤,浙江人。換句話説,他們都是南方人。不僅如此,這次科舉一共錄取52名進士,其中49人是南方人,南方人佔比高達94.2%。
注:這裏的“南北”,是以“淮河-秦嶺”為界。所謂的北方,是北方5行省,指當時的山西、陝西、河南、山東和順天(後來演變為北直隸)。
這樣一來,北方的學子不幹了。科舉落榜,本就無處發泄,北方的學子們抓住這個機會,不僅大鬧貢院,還集體上書,認為這是主考官劉三吾在偏袒南方人。
考生們這麼説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劉三吾祖籍湖南茶陵,他也是南方人。
三、殺狀元,重新考
朱元璋雖然相信劉三吾的為人,但也覺得這事有蹊蹺,立即派洪武二十七年的狀元、侍讀學士張信成立一個十一人的調查組,重新對會試、殿試試卷進行評閲。
張信帶着另外10個人忙了兩天兩夜,到了第三天,張信滿臉疲憊地來回稟朱元璋:
“北方學子文理不佳,甚至有犯禁忌之語,新科進士名單,並無不妥。”
其實,明朝的科舉制度已經非常成熟,評卷是採用糊名謄抄制度,在公佈結果之前,閲卷人根本不知道考生的姓名、籍貫。若説主考官一味偏袒南方人,劉三吾的確冤枉。
張信為了讓朱元璋相信自己的調查結果,還特意把挑選了南北方考生的試卷呈給朱元璋,想讓朱元璋自己判斷。
沒想到的是,等調查結果公佈,北方考生更加憤怒,他們羣起激憤,認為不僅主考官劉三吾有問題,就連“調查組長”張信也在偏袒南方人(張信祖籍浙江,也是南方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考生們反正落榜了,就毫無顧忌地鬧騰,最終,朱元璋為了解決問題,下令將新科狀元陳?、“調查組長”張信(洪武二十七年甲戌科狀元)兩人斬首示眾。並將主持本次科舉的副主考一併處死,只有主考官劉三吾,朱元璋念及他已經85歲了,饒他一死,改為充軍發配。85歲充軍發配,其實和判死刑沒有區別。
前後兩屆狀元,張信只是實事求是地調查此事,而陳?的新科狀元身份還沒暖熱乎,就無端橫遭慘禍,身首異處。朱元璋難道不知道張信、陳?是冤枉的?其實,朱元璋明知道張信、陳?是冤枉的,他也要殺,這就是帝王之術。
四、科舉制度的南北不平衡
其實,隋唐時期,國家政治經濟重心都在北方,北方的文化發展一度比南方優越。例如,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唐朝可以查到籍貫的狀元一共有8個人,其中7個都是北方人。安史之亂之後,唐帝國衰微,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逐漸從黃河流域轉移到了長江、淮河流域。
到了唐朝滅亡,五代十國時期,北方動盪不安,大量的士族遷徙到了南方。特別是在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人之後,趙匡胤的宋朝就只剩下南方的半壁江山。因此,北宋文化雖然繁榮,其實,繁榮的也只是南方。而北方長期受遊牧民族的統治和影響,文風大不如前。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南方考生全面崛起。
例如,北宋有詳細籍貫的進士共有9630人,其中有9164人的籍貫在南方,北方人僅佔4.8%。唐宋八大家北宋佔了6人,這6人都是南方人(“三蘇”是四川眉山人,王安石是江西撫州人,曾鞏是江西南豐人,歐陽修是江西吉安人)。
元朝時期,忽必烈等統治者雖然也舉辦科舉考試,但對讀書人的尊重大不如前。但蒙古人畢竟統治了中原近百年,對漢人,特別是北方士族影響深遠。即使在朱元璋登基之後,仍有許多漢人仍對元朝念念不忘。很多書生仍以元朝臣民自居,或曰“身在江南,心思塞北”,或曰:“不忘故國(元朝)也。”
因此,朱元璋所考慮的問題,不僅僅是科舉考試的公平性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即:如何解決科舉制度中南北不平衡問題,如何籠絡北方讀書人的心。
五、朱元璋的帝王之術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他之所以再次恢復科舉制度,不僅僅是選拔人才這麼簡單,更是要實現文化的繁榮,特別是籠絡全國的讀書人,包括南方人,也包括北方人。
然而,偏偏在這個時候,發生了科舉南北榜案,北方讀書人羣起抗議,在全國範圍內鼓譟明朝科舉不公平。如果是別的事情,或許可以理解,但這件事事關明朝和元朝文化的對抗,朱元璋不能不採取犀利手段。朱元璋雲:
“北方人士服屬於元較久,慮遺民猶有故元之思,頗欲以假科舉名以籠絡之。”
因此,朱元璋最終用兩位狀元的人頭,來徹底安撫北方5省的人心。而對於秉持公平考試的劉三吾、公正調查的張信等人來説,朱元璋的帝王之術,他們是不懂的,這就是書生和帝王的區別。
鑑於該事件影響巨大,為了儘快糾正這種失衡的局面,朱元璋決定親自閲卷,親自主持殿試,讓北方考生重新考一遍。最後,錄取61位北方學子。因為第一次錄取的52人大部分為南方考生(南榜),而第二次錄取的61人全部為北方考生(北榜),因此,人們稱洪武三十年的可見考試案件為“南北榜案”,也有人諷刺稱之為“南北榜糊塗案”。
六、南北榜後續影響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科舉考試的南北失衡仍然沒有解決,例如,建文帝時期共錄取106名進士,其中有89人為南方人。朱棣時期,南方考生佔進士總人數高達83%。直到明仁宗時期,大學士、“三楊”之首的楊士奇提出南北分區考試,明仁宗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只可惜,明仁宗在位10個月就駕崩了,南北分區考試被擱置。
明宣宗時期,科舉分區終於實施,按照“南六北四”的名額,對南北考生分別錄取。明代宗時期,考慮到西南諸省的文化事業發展緩慢,讀書人有倦怠之意,明代宗規定除了“南卷”“北卷”外,另設“中卷”。按照景泰五年的劃分:
南卷:應天及蘇、松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廣、廣東;
北卷:順天、山東、山西、河南、陝西;
中卷:四川、廣西、雲南、貴州及鳳陽、廬州,滁州、徐州、和州。
在這種“南北中”分區錄取的制度下,明朝的科舉區域公平問題得到了有效的均衡。
清承明制,清朝順治年間,科舉仍然按照南北分區錄取,到了康熙年間,南北分區被廢除,實行了分省錄取制度,這估計是今天高考分省錄取制度的起源(下圖為清代科舉放榜圖畫)。
朱元璋的帝王之心,書生們不懂。歷史的每一次前進,背後都有很深刻的故事,甚至流淌着無辜者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