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驚濤三萬裏:第一批遠赴重洋的留學生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經典

1872年9月15日的《紐約時報》上,有這樣一則報道:昨天到達這裏的30名中國學生,他們都是很勤備和優秀的淑女和紳士,客貌俊秀,要比任何在這之前到美國訪問過的中國人都好看很多。有3名身為中國官員的教師陪同他們。朝廷拔出100萬美元用於這些學生的教育。

30名少年中,有24人來自廣東;24名廣東少年中,有很多來自一個叫香山的縣城。出洋留學、政府買單。儘管洋人們早巳用槍炮橇開了國門,見過“紅毛”的人,也知道了“紅毛”們的膝蓋是會彎曲的(鴉片戰爭前,多數國人以為外國人的膝蓋不會彎曲,還風傳外國人日常主要吃幹牛肉粉,沒有中國的大黃和茶葉為之通便,就會脹死,就連以禁煙聞名的林則徐,都曾一度相信這些傳聞),可是,天朝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在國人的認知裏,中國就是世界的中心,外國自然是看不上的。

就在留學生遠赴重洋的前一年,曾國藩和李鴻章聯名向慈禧太后上奏摺。他們提出了具體的行動方案:從各省挑選聰明的幼童,每年30名,四年共計120名,分批赴美留學,學期15年,學成後回國報效。這份奏摺還進一步細化了留洋隨員(包括管理留學生的正副委員、翻譯)的俸銀、路費、辦公費用,留學生的所有費用一概由政府承擔,還有衣物、伙食等津貼。西太后把這份摺子交給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複議後最終批准。
早在十多年前,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的容閎就已經開始籌劃派遣留學生的事情。容閎的好友丁日昌,當時任江蘇巡撫,很支持這件事,本打算通過户部侍郎文祥轉奏朝廷,可當時文祥正居喪在家(古時為官者,父母去世,需要退職回家,守孝三年),此事也被耽擱。直到1870年,容閎成了曾國藩身邊的一名翻譯隨員,他再次説服丁日昌,再由丁日昌向曾國藩提出派遣留學生的事情。

從1872年到1875年,120名幼童先後赴美。他們中,有22位考入了容閎的母校耶魯大學,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的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詹天佑入土木工程系,主修鐵路工程。學成後回國,幾經輾轉,終於在1887年成為中國鐵路公司的第一位工程師,1894年建成中國第一座鐵路橋——灤河大橋。
唐紹儀也是120名幼童中的一位。他出任民國策—任內閣總理,為民主共和事業勞心出力。在回國的留美學生中,曹嘉祥出任天津巡警道,是中國新式警察制度的建立者之一;梁敦彥當過駐外大使、交通總長;鍾文躍是滬杭甫鐵路總局局長;劉玉麟當過駐英美使節。根據當代學者的統計,留美學生在不同的領域擔任着重要的職務。

留美學生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功不可沒。在留美學生中,唐國安出任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梁如浩任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校長,蔡紹基任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校長。在他們的推動下,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新興學科被移植到國內,生根發芽,使更多的國人接受新思想,知道了四書五經之外還有數理生化,君君臣臣之外還有“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幼童留美”之後,數以萬計的人走出了國門,並最終成為中國變革圖強過程中一股重要的力量。
1878年,清廷計劃把留美學生送入軍事學院和海軍學院,被美國政府拒絕了,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卻擁有這個資格。李鴻章得知,一聲嘆息,他促成幼童留美一事的實際目的落空了,原本是希望在這批學生中選拔海陸軍事人才的。此時,與他聯名上呈奏摺的曾國藩已在六年前病逝。一年後,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排華風潮愈演愈烈。

吃麪包、牛肉和奶酪的留學生們,很快就適應了當地的生活,而且從作風到思想都在逐步被“美國化”着——他們剪了辮子,穿上西裝,還對白皮膚、藍眼睛的美國姑娘心生愛慕之情,有人還信仰了基督教。這些變化,在清廷的守舊派眼裏是不能容忍的。當時負責留學事務的翰林陳蘭彬(陳蘭彬擔任留學事務局正委員,容閎為副委員)多次上奏李鴻章,要求全部撤回留學生,而開明的容閎堅決反對。
西太后和光緒皇帝也要求整頓留學事務局,對留學生嚴加管教。李鴻章不願看到留學事業早夭,又迫於壓力,最終採取了—個“半留半撤的折中方案——已入大學的學生不撤回,留下繼續完成未競學業,有望成才的聰明學生“酌留若干”,其餘的“逐漸”撤回。當時,已有過半的留學生進入大學,又因為“酌留若干”四字,撤回的學生寥寥。

可是,清廷內部的守舊派不依不饒,總理衙門向西太后上了—封“秦請將出洋學生一律調回”的摺子,在排華風潮、財政拮据、守舊勢力圍攻的共同作用下,西太后批覆“依議,欽此”。和當年批准幼童留美的摺子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