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文學成這樣,家長氣得想砸掉手機!
我家的孩子(初中八年級)我實在管不住了,一放學就玩遊戲,吃完飯就玩遊戲,簡直比我還忙!一位家長很生氣地向孩子的班主任老師“反映”孩子在家裏的表現,並向班主任求助,稱想砸掉孩子的手機。
敍述
遊戲可以説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成長過程需要經歷現場玩遊戲的階段。孩子玩遊戲沒有壓力,只有快樂。孩子玩遊戲的好處似乎很多。例如,體驗團隊的快樂,學會交往,鍛鍊協調能力,獲得表現自己的機會,獲得某些生活知識或者技巧,等等。
王守義《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裏説,“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意思是,孩子天生就喜歡玩耍,而怕被約束。教育孩子要“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這話的大致意思,也就是教育要順應孩子的天性。
上面的家長所説的遊戲並非生活中兒童的現場遊戲,而是網絡上的電子遊戲。一個孩子放學回家就開始打遊戲,體驗過關,卻未體驗到玩的快樂,而是失敗。而且,打遊戲的時間要比寫作業的時間長。
也許不少家長都遇到過上述問題。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打遊戲,想盡了辦法,但是效果卻很差。有的家長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打遊戲,乾脆放棄了管教。也有的家長實在沒招了,才找班主任求助。
在網遊充斥電腦和手機的時代,絕對禁止孩子打遊戲恐怕不現實。我們應該看到,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玩遊戲的根本目的是娛樂。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出發看如何對待孩子打遊戲帶來的問題。
事實上,家長眼裏的孩子問題,並非是簡單打遊戲問題,而是如何教育孩子正確對待遊戲的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允許孩子打遊戲,但同時要教會孩子合理分配寫作業的時間和打遊戲的時間。如果孩子學會了管理時間,娛樂和寫作業才會兩全。
至於上述家長反映的孩子的語文學成那樣的問題,如字寫得不好看,有錯別字,語句不通順等問題,恐怕與孩子打遊戲關係不大,而主要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不好有關,與表達能力弱有關,與閲讀和寫作訓練不足有關,這些都需要具體分析。
認知能力與學習習慣有關。有的孩子平時也喜歡打遊戲,但是看過的書也不算少,字寫得並不差,作文寫得也是有模有樣,閲讀能力不差,語文成績也不低。這是因為他們懂得該學習時要學習,該玩時才玩,沒有因為玩而耽誤學習,耽誤寫作業。
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王守義給出的答案是“讀書以開其知覺”。也就是我們讓孩子讀書,就是來開啓孩子的智慧。然而,現在的孩子缺少玩耍的時間,要承受考試和排名的壓力。在這樣的環境中,家長更需要教孩子處理好寫作業和打遊戲的關係。
遊戲是砸不掉的,網上有太多的遊戲。遊戲開發者和經營者要拿遊戲來賺錢。手機砸掉了等於破壞自己的財產。我們想提醒家長,孩子打遊戲只是影響學業的表面現象,要解決深層的問題,需要幫助孩子提高認知能力,培養孩子會學和會玩的良好習慣。